厦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luò tuo____的小fàn____把装bǎn lì____的袋子放在地上,接着来到小吃tān____前,先洗干净zāng____手,然后要了一gāng____子水来喝,又要了一盘jiǎo zi____就着____吃起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 ) 增添——( ) 雄壮——( )  神秘——( )

浓烈——(   )  愠怒——(   )   关闭—— ( ) 美丽—— ( )

3、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东西南北风。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______

(3)_____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_____

(5)______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读新闻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标题“盘点十大奇异新物种,享受视觉的饕餮盛宴”。根据加点词的偏旁,猜想词语可能跟_________有关。联系字典,“饕餮盛宴”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_________

5、联系学过的课文,填空。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者通过加点词语写出了李大钊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

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_________(国家)著名童话大师_____________写的,我还知道他的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跨越百年的美丽》盛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玛丽·居里没有被盛名宠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3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__

②缘:________

③不识: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填空。 

①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

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②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③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

8、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现代文阅读

牵着母亲过马路

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啊!”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爱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经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的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喜不自禁:______________

娴熟: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与“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相照应的句子,画“________”。

【3】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母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喜。第七自然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母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喜。

【5】第四自然段中写“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为什么“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短文主要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指祖国母亲。

C.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3】“精兵简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举出采用李鼎铭的意见这一事例,是为了说明文中的哪句话?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5】文段共______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个使人想起段,写的是人的联想。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征服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能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恐吓之时马上要生孩子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逃跑和漫长无期的良心谴责,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重新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 因为他强大,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1999725日。  

(1)写近反义词近义词:艰难________      喝令________

反义词:犹豫________      简单________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 

(3)为什么说一边是牢狱之灾,一边是即将出生的生命让劫犯选择,每个选择都是艰难的?  ________

(4)劫犯放下枪后,围观人群为什么鼓掌?  ________ 

(5)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这一句话的?________

13、   青城天下幽

高缨

青城山与峨眉山同负盛名,人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假如说峨眉山是一个俊秀的美男子,那么青城山便是一位恬淡幽静的淑女。

青城山整个儿都是绿的。苍绿的松柏,翠绿的杉,淡绿的楠木,嫩绿的枫;万千杂树,铺地遮天,更有老藤悬于峭壁,苔藓抹上怪石,幽兰垂在岩畔,池上浮萍,泉边百草。山外风来,风是绿的;林间洒过一阵雨,雨珠儿也是绿的。难怪杜甫在此留下了“缘云拟住最高峰”的名句,贾岛也形容“万岭深积翠”。自然这万绿丛中,也有花叶斑斑点点,春有山茶,夏有海棠,秋有红枫,冬有冰花,却衬得青城更加的绿。

青城山又是一个寂静的世界。这儿远离市声,一尘不染,纯然是大自然的原貌。游人踏上曲径,步入密林,行过深谷,攀上绝壁,登上高峰,处处是空灵深邃的境界。若是在“天然阁”的林荫伫立,能见白鹭翩翩起落;若是在“云巢”的崖下停步,可闻林涛的轻叹。坐在“凝翠桥”头小歇,有山泉的清音;穿过凿岩成路的“偏桥”,又传来杜鹃啼唱;立在最高峰的“呼应亭”上仰天一啸,四山答以回声;而如果在山中住宿一夜,知更鸟会伴随着一枕清梦。当然,从“上天梯”攀上绝壁的时候,会吓出点儿汗来,却大可领略一番探险者的情趣。

这山色的幽,山境的静,构成了青城的“幽”。青城的幽,青城的美,青城的古朴和文明,以及林涛、泉声、云海、日出,都属于不畏攀登的人们!

(选自中同三峡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删改)

1读短文,填空。

(1)青城山自古就有“_____”的美誉,这一旅游胜地最大的特点是_____

(2)最后一段中的第_____句概括了个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就短文而言,作者使用了_____结构方式。

(4)从作者“见白鹭起落”“闻林涛轻叹”“_____”“_____”“鸟伴清梦”“攀援绝壁”等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作为探险者的一番情趣。

2在读到“游人踏上曲径……处处是空灵深邃的境界”这句话时,我们可以联想到“曲径_____”这个成语。

3短文第三自然段写了青城山的绿,这和青城山的“幽”有什么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四自然段既然写青城山的静,为什么还会写到各种微小的自然之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明明写的是青城山,开篇为什么还要提到峨眉山?请说一说这是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说“风是绿的”“雨珠儿也是绿的”,风和雨怎么可能是绿的呢?请说一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说说下面提供的材料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例:“苍绿的松柏,翠绿的杉,淡绿的楠木,嫩绿的枫”

“春有山茶,夏有海案,秋有红枫,冬有冰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短文最后一句话,你得到哪些启示?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名著阅读

下面是一本书的封面和对这本书的评价,请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 海明威称其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

● 流行全球的儿童冒险经典小说。

● 被指定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1】从书籍封面的文字中,能获取这本书的____、译者、________等信息。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这本书和《鲁滨逊漂流记》一样,属于世界名著。( )

(2)被困在山洞里的汤姆借助风筝线向前探路,后来找到了出口。( )

(3)汤姆是因为读了一本写冒险故事的书,所以决定离家当海盗。( )

【3】从以上三个评价中任选两个,用一组恰当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写下来,可适当修改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春天难道不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学习不努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难道不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根据词语不同意思造句。

(1)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2)骄傲(自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