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填。
①、在(__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__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过去的日子(_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__________)了。《匆匆》
②、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日歌》
③、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心录》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⑥、但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囚歌》
⑦、《学弈》中其中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填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请写出“孰为汝多知乎?”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1)兔走,触株而死。(走:跑。)走马观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是出自名著《_______》,这其中涉及______和______两位英雄(请填写人名)有关。
4、课文回顾。
1.于谦的《石灰吟》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在1944年9月8日____________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目的是为了号召大家学习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或_________。”为_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还轻。
4.“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有心去做某件事情,却往往惨遭失败,反倒是无心去做某件事情,却成功了。
5、辨字组词。
魔( ) 残( ) 皎( )
磨( ) 钱( ) 饺( )
刑( ) 籍( ) 衰( )
刊( ) 藉( ) 哀( )
拌( ) 旬( ) 醋( )
伴( ) 甸( ) 醒(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三章节“节日内涵探究”中有关“中秋”的内涵呈现。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②。
未必素娥③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隅:角落。③素娥:嫦娥。下句中的“玉蟾”即嫦娥居住的玉蟾官。
【意象摘取】
【1】(诗歌意象)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在本诗中,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烘托了孤寂清冷的气氛,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情感分析】
【2】(主旨情感)对比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说说两首诗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_________
(2)清白: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泊船瓜洲》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_____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 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都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_____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说着,便_____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联系上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的横线填上合适的描写人物神态、表情、动作等的词。
【2】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ABCC):________
频频点头(AABC):________
【3】这段话中提到的优秀文学作品________ 、________有你阅读过的古代文学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4】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江主席为青年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用“_____”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暑假( jià jiǎ ) 撒 ( sǎ sā )娇
这么薄( báo bó ) 暖和( hé huo )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_____________)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_____________)
【3】选择:“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 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原文第四自然段中 ,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这段话加上标点。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6】“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你认为它神奇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__)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_______)
【2】选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选段中第一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认真思考一下,它们是如何对比的,试将这一处对比的作用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中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借芭蕉扇(节选)
①悟空知道上了当,借来的是一把假芭蕉扇。他眨眨眼,又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摇身一变,变做①________,来到了翠云山。铁扇公主辨不出真假,打开洞门,拉着他进了洞。
②铁扇公主把借扇的经过说了一遍。假牛魔王故意怒气冲冲地说:“可惜!可惜!夫人,你怎么把宝贝借给那猴子?真气死我了!”
③铁扇公主笑着说:“大王不必生气,他借去的是假的。”假牛魔王说:“夫人,真扇子可要藏好,别让那猴子偷走。’,铁扇公主笑嘻嘻地说:“我藏在嘴里,谁能偷得走?”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晃了晃,变成了一丈二尺长的大扇子,递给了假牛魔王。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形,边走边说:“多谢嫂子!”铁扇公主气得跌倒在地上,哭喊着:“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④孙语空刚走,牛魔王就回到了芭蕉洞。铁扇公主哭哭啼啼 , 把孙悟空借扇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牛魔王气得双脚直跺,转身去追赶孙悟空。他远远看见孙悟空扛着芭蕉扇往前走。他想了想,摇身一变,变做②________,叫道:“大师兄,快把扇子让俺老猪来扛吧!”
⑤假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接过芭蕉扇,口里念了念,大扇子变成了小扇子。他把小扇子放到嘴里,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拔剑朝孙悟空砍去。
⑥孙悟空抢起金箍棒应战。他们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牛魔王打不过孙悟空,连忙叫起来:“别打啦,别打啦,我把扇子借给你!”说着,从嘴里吐出芭蕉扇,乖乖地交给了孙悟空。
⑦孙悟空一个跟头回到火焰山。他举起芭蕉扇,使劲儿一扇,火焰变小了;又一扇,凉风( )( ) , 火全灭了;再一扇,乌云( )( ) , 下起雨来。
⑧第二天一早,孙悟空还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越过火焰山,继续向西天走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乖乖:________。
哭哭啼啼:________。
【2】短文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哪个人物?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孙悟空 B.猪八戒 C.牛魔王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给第⑦自然段中两处括号各填一个合适的叠词。
①凉风(_______)(_______)
②乌云(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④、⑤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间见闻
一声嘹亮的鸡鸣,惊扰了我睡梦中的思绪,揉揉惺忪的睡眼,洗漱完毕,便迎着不急不缓的清风,随妈妈前往那条山间的小路,通往外公外婆那亲切的笑容之路。
坐在车上,清风徐来,吹乱了我的发丝,我也自在安然,全身心地投入这大自然奇妙的景观中。苍翠欲滴的青山,雄伟,一眼望去,层峦叠嶂,看不到山峰,只见烟雾朦胧,颇有一种雾里看花的奇妙境界,特别之处是那江南水乡独有的秀丽,令人深陷,不能自拔。说到江南水乡,自然不能不说到水,潺潺的溪水缓缓流动,没有大江东流一眼望去的气势磅礴,但它用不惊不扰的优雅姿态描绘着属于自己的惊艳。
侧耳细听,几声婉转的莺啼和夏日的蝉鸣交杂在一起,竟也悦耳动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的歌声中,我仿佛明白了什么是大自然的奥秘,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
不知不觉间,到了外婆家,外婆那和蔼可亲的笑容首先映入眼帘,交谈了一会儿,大人们便去准备早餐了。而我呢,独自跑到菜园,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瞧!红艳艳的辣椒一串串地挂着,它们骄傲,自信,认为旁边的绿叶不过是它们的陪衬。大白菜一棵棵长势喜人,翠绿肥美,真令人垂涎欲滴,恨不得大饱口福。最精细的当属刚刚成熟的小番茄了,也称“圣女果”,它们红彤彤的,如同小灯笼,我赶紧摘了一颗,顾不得清洗,连忙塞入口中,酸酸甜甜的味道立马在嘴里散开,余味无穷。
忽然,一只黑白相间的蝴蝶停立在一朵淡蓝的鲜花上,我不敢惊扰它,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它在花间流连。它嬉戏了一会儿,便扇动翅膀,飞往杂草丛生的地方。追随着它的脚步,我竟在纷乱中发现了一方小天地!轻轻扒开草丛,是星星点点的小花:白的、黄的、蓝的、紫的……颜色和式样竟有十余种之多,我惊喜万分,野生的小花虽不如精心栽培的花朵鲜艳,可仍有自己独特的风姿!蒲公英将自己的种子撒向四方,它们坚韧、顽强,凭一己之力在荒芜中生存了下来,即使不被人在意,也不自暴自弃,反而活出了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看完半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好听见外公外婆亲切的呼唤声:“多多,吃饭了!”我顿时热泪盈眶,发现自己是多么幸福,说我感性也不过如此了吧。
生活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这些美好和希望恰恰存在于平凡之中,这便是我关于此次见闻的感悟。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16、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红的吗?(改成陈述句)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
【5】我们讨论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改病句)
【6】这件事是真的。(改为反问句)
【7】天上的星星闪亮亮的。(改为比喻句)
20、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生活就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其中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用书信格式告诉你的朋友,信中注意详略得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学校和姓名。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