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情境写名言诗句。

恰当的引用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说服力。师傅在教徒弟学艺时常常教导徒弟要精益求精,超越师傅,就可引用《荀子》中的话:____________。孝敬父母要趁早,我们常常会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读书需要用心并下苦功夫,就可说: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劝说少年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奋进,我们就可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张老师从不呵斥学生,总是耐心细致地促膝谈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

2、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荒无( )        ( )( )          与世( )

( )扬扬       ( )( )        ( )欲试

(1)上面的词语中结构是“AABC”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出几个这种格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与“真心实意”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与“人山人海”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带着问题来读书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_____全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我们家乡,人们吃jiǎo zi( )时总要蘸点xiānɡ cù( )

(2)春节一般从áo zhǔ( )là bā zhōu( )开始,一直到yuán xiāo jié( )后才结束。

5、文言文默写:《学弈》《两小儿辩日》

(1)弈秋,___。使___,其一人专心致志___;一人虽听之,___,思___。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曰:非然也。

(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___。”一儿曰:“我以___,而___。”一儿曰:“日初出___,及日中___,此不为___?”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___,此不为___?”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___________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其实是写__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的精神。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是地上霜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8、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给自己加满“水”

朋友,你在生活中能经常听到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吗?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真是受益匪浅。

一艘货船卸货后正在返航途中,在浩淼的茫茫大海上突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暴。海浪像魔鬼一样疯狂地一次次扑向货船。暴风席卷着它,把它一会儿抛到浪尖上,一会儿又甩到浪谷底,时刻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险。

水手们一下没了主意,个个脸色苍白。有的主张把船上的物品扔下船,以减轻船的重量;有的准备弃船逃命;有的把老船长团团围住,求他马上想出一个脱险的办法。船被狂风吹打得歪过来又歪过去,海水哗哗地溅到甲板上。看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老船长思忖着。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果断地下达命令说:“打开所有的货仓,立刻往货仓里灌水!”

什么?往船里灌水,这怎么行?水手们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老船长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于是对大家说:“你们见到过这种情况吗?根深体重的大树被暴风刮倒了。”水手们想了想都摇摇头。老船长接着说。“这样的树是不会被风刮倒的。而被刮倒的往往是那些根浅体轻的树。就如同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把它盛满水,增加了它的重量,就不会被打翻了。不过,大家放心,我会控制好货仓的水量。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快行动吧!”( )

暴风依旧那么疯狂,巨浪依旧那么猛烈。随着货仓里的水一点点升高,货船真的渐渐平稳了,像在海水中扎下了坚实而沉稳的根。水手们这才完全相信了老船长的话,围着他欢呼起来。渐渐地,风浪小了,货船平安脱险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似乎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人,和那风浪中的货船是那样的相似。在风浪中,给船加满水,看似增加了它的负担,但是它会走得更稳,从而战胜了风浪的威胁。人也是如此。在成长中,我们也会面临困难、失败,甚至挫折,如果我们不轻言放弃,给自己压力,去迎接挑战,我们也会站得更稳,走向成功。

朋友,快给自己加满“水”吧。

1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A.水手们争先恐后地打开了空货仓,水立刻灌了进来。

B.水手们半信半疑地打开了空货仓,水立刻灌了进来。

C.水手们恍然大悟地打开了空货仓,水立刻灌了进来。

2概括“我”听到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水手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文章内容想一想,作者认为“给自己加满‘水’”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 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 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大的麦穗(节选)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东张西望:

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2】用___画一个比喻句,用~~~~画一个拟人句。

【3】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都没有摘到一株最大的麦穗?

【4】这篇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爱

母亲_____人间第一亲_____母爱_____人间第一情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报得三春晖_____母爱伟大无私_____犹如春风_____又如春雨_____吹入并滋润着我的心田_____

那晚,夜深了。我难受地躺在床上,浑身发烫,无力地呻吟着。这时,妈妈急匆匆地赶来,用手触摸着我的额头,着急地说:哎呀,糟糕,发烧了!”“天又这么黑,你爸还没回家,医院关门了,家里又没有退烧药,该怎么办哪?妈妈嘴里不停地唠叨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不停地踱步。过了一会儿,妈妈去浴室端来一盆冷水,放在我身边,轻轻地对我说:亚妮,好好躺着!我听了,使劲地点点头。她用冷水将毛巾浸湿,拧干,铺平,然后放在我额头上。此时,我借着那清幽的月光,看出妈妈的眉头皱在一起。

过了许久,妈妈见我微微地闭上眼睛。她便悄悄地出去了。说实话,那时的我怎么能睡得着呢?我只是在尽力掩饰自己罢了。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她的步伐是那样的沉重。随后,便听到妈妈给爸爸打电话:喂,我们的女儿正发烧呢!快回来!我担心……”说完,妈妈又轻轻地向我走来。糟糕,身上还发烫呢!都怪妈妈不好,只顾工作,没照顾好你。说着,妈妈豆大的泪珠如同断线的珠子直往下掉。我用嘴一碰,好苦……

我忍不住眼泪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我正想尽力地起来擦去妈妈那苦涩的眼泪,她却好像看破了我的心思,扭过头去说:眼睛进沙子了。正在这时,门开了,爸爸回来了!他们二话没说用外衣裹紧我,背着我朝门外走去……多年后,当重温起这件事时,妈妈却是一头雾水:有这事?妈妈对我的关怀太多,也许是忘了,可我却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怀记在心上,当作最宝贵的礼物。

1在文中横线处加上标点。 

母亲________人间第一亲________母爱________人间第一情___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___报得三春晖________母爱伟大无私________犹如春风________又如春雨________吹入并滋润着我的心田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无私——________     滋润——________     无限——________

掩饰——________     沉重——________     苦涩——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的泪珠        ________的珠子

________的眼泪      ________的礼物       ________的步伐

4照样子,写词语。 

悄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匆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乐园。

下一次就是你

阳光的温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

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chī)迷,一个偶然机会,她被父母送到了体校学踢足球。

在体校,女孩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球员,因为此前她并没有受过规范的训练,踢球的动作、感觉都比不上先入校的队友。女孩上场训练踢球时常常受到队友们的嘲笑,说她是野路子球员,女孩为此情绪一度很低落。每个队员踢足球的目标就是进职业队打上主力。这时,职业队也经常去体校挑选后备力量,每次选人,女孩都卖力地踢球,然而终场-肖响,女孩总是没有被选中,而她的队友已经有不少陆续进了职业队,没选中的也有人悄悄离队。于是,平时训练最刻苦认真的女孩便去找一直对她赞赏有加的教练,教练总是很委婉地说:名额(é)不够,下一次就是你。天真的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又努力地接着练了下去。

一年之后,女孩仍没有被选上,她实在没有信心再练下去,她认为自己虽然场上意识不错,但个头太矮,又是半路出家,再加上每次选人时,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上,因此上场后就显得紧张,导致平时训练水平发挥不出来。她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黯(àn)淡的前程感到迷茫,就有了离开体校的打算。

这天,她没有参加训练,而是告诉教练说:看来我不适合踢足球了,我想读书,想考大学。教练见女孩去意已决,默默地看着她,什么也没说。然而,第二天女孩却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她激动不已地立马前去报了到。其实,她骨子里还是喜欢着足球。女孩这次很高兴地跑去找教练了,她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教练这次开口说话了:孩子,以前我总说下一次就是你,其实那句话不是真的,我是不想打击你而告诉你说你的球艺不精,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下去啊!这个女孩就是获得20世纪世界最佳女子足球运动员称号的我国球星孙雯。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业(    

2立马的意思是立刻,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个即可)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用哪个词代替?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a着迷  b致使  c渺茫  d闪耀  e欢喜  f婉转

1)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迷。(

2)教练总是很委婉 )地说:名额不够,下一次就是你。

3)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上,因此上场后就显得很紧张,导致 )平时训练水平发挥不出来。

4)她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   )着喜悦   )的光芒。

4.每个队员踢足球的目标是(  

A.锻炼身体

B.调节生活情趣

C.进职业队打上主力

D.赚大钱

5.文章开头写道:阳光的温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结合孙雯的经历选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

A.阳光能照到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B.失败是成功之母。

C.成功会青睐每一个付出努力的人。

D.只要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4、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在这段话中“条件”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列举的事例来看,科学发现中确实存在着“偶然的机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7、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写清楚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