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_____广益 各_____己见   触类旁_____  独出心_____

张灯结__________图强   见微知_____  同心_____

(1)对于“开卷是否有益”这个问题大家______,讨论得十分激烈。

(2)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_______,取得了胜利。

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pái huái           zhǒng zhàng          dǎo méi

( )          ( )          ( )

yán jùn            xī shēng            bō li

( )          ( )          ( )

3、我爱汉字。   

1)汉字追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________

2)巧猜字谜。

①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谜底________

谜底________

(提示:谜语②可从十二生肖十二地支子鼠亥猪的角度去思考。)

3)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滥用错字、别字对我国普遍汉字的习惯有着较大的影响。请你找出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崭钉截铁

4、照样子,写词语。

载歌载舞(ABA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五颜六色(含数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成语、对联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也很有意思,你来试试看。

①将成语补充完整:精兵________     ________机妙算    文质________

②成语加减法:________顾茅庐+________步登天=________海为家

十全十美-_____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__

③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美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父亲的语言不多,只有两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

A.平静中含有坚强的语气

B.激动而又忧伤的语气

C.愤怒而又无奈的语气

D.傲慢而又沉重的语气

4法庭上父亲见到妻子和孩子时神情为什么不激动、不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两人先比刻碑洗字。这活儿张石匠整整干了30年,手艺精,根底硬。张石匠艺高气粗地对众人说:“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张石匠先干。他把一纸楷书碑文贴在石碑上,叮叮当当,一会儿就洗好了。活干得干净漂亮,那些字的点、钩、挑、捺(nà),笔笔匀称,秀丽端正,丝毫不走样。众人齐声叫好。

  该小伙子了。他请人当场写了一纸草书碑文,写好后他从头到尾细细看了几遍,再把碑文交给别人收好,掂起錾(zàn)子,抡起锤就干开了。没用多大会儿,石碑就洗好了。只见那字个个如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就是那“飞白”“转笔”的地方,也洗得干净利落。更使人惊奇的是,和纸上的字对比,大小、章法、布局分毫不差。

  张石匠看了,心里嘀咕:刻碑洗字怕是他的绝招,不行,再比一次才能见高低。张石匠搬来两块七棱八不齐的石头对小伙子说:“就这料,咱俩一人刻样东西,3天后分上下。”小伙子微微一笑,点头答应了。

  3天后,按规定的时间,张石匠和小伙子来到十字路口,满村的人都赶来看热闹。张石匠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团东西,放在路边的一块石板上。抖开一看,原来是一条石链。这条石链环环相扣,活动自如,团起来有一捧,拉开八尺有余。再细看那只只链扣,没有一个接口,显然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哎哟!人们连声叫绝。刻这石链可真是功夫呀。立时,众人都转过头来瞧那小伙子。只见小伙子不慌不忙地把一个小红布包放在张石匠手上。张石匠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慢慢把红布包打开。他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小伙子刻的是个石算盘。粒粒石珠有手指肚大小,拨动起来灵活轻便,乒乓作响。众人啧(zé)啧称赞,互相传着细看,见那算盘的边框上还雕有四季花草,13位档(dàng)柱上下没有一点儿缝隙,也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张石匠自愧不如,跪下就要磕头拜师。小伙子急忙上前一把拦住说:“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我只想说明,艺无止境呀!”

【1】张石匠和小伙子都做了哪些比试?结果怎么样?

 

【2】张石匠看了,心里嘀咕:刻碑洗字怕是他的绝招,不行,再比一次才能见高低。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张石匠怎样的心里?

 

【3】“张石匠自愧不如,跪下就要磕头拜师。”从中可以看出张石匠是怎样的一个人?

 

11、课外阅读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为复方川贝片写说明书。

复方川贝片是安民制药厂最新推出的科研成果。本药给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本药由川贝母、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药配制而成,能止咳化痰,并能起润肺、平喘作用。除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和孕妇外,其他人可放心服用。使用时要口服,一天服三次,每次2mg。本药保质保量。一瓶24片,每片1mg。

复方川贝片使用说明:

1[功能与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法与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全神贯注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一次邀请他的挚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他家做客。饭后,罗丹带着客人参观他的工作室。他们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矗立在他们的面前。茨威格不仅拍手叫好,并向罗丹祝贺,祝贺大雕塑家的又一杰作诞生了。可是,罗丹端详一阵后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斜一点,脸上……对不起,你等我一会儿。”说完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就知趣地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退后,嘴里有时叽里咕噜,像同最亲近的人密谈;有时眼里闪着异样的神色,似乎在与人进行激烈的争吵。他的脚把地板踏得吱吱直响,他的手不时在空中舞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的动作越来越有力,情绪更为激动了。他好像喝醉了一样,好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大约一个小时以后,罗丹才停顿下来,他对着那座女像发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毕了,就走向前去,准备同罗丹交谈;不料,罗丹这时竟旁若无人地径直向门外走了,而且出门还拉了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把罗丹叫住:“喂!我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呀!”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尊贵的客人是在他身旁的。他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啊哟!我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时说:“这一天下午,我在罗丹那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的要丰富得多,因为,从那时以来,我便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那就应该全神贯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消失——______   立刻——______   回忆——______

矗立——______   参观——______   激烈——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

旁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画出文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

4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标题“全神贯注”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茨威格的话和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桥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50多公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只有10米多宽,水流很急。河里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下寒冷的急流,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班长看到“桥”还不稳,就说:“还缺桥腿,咱们一班来当!”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两个班的战士合在一起,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放心过吧!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这座“人桥”。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同志们浸在11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班长大声喊:“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有的战士唱起来:“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奉命:________

迅速:________

2从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摘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为什么要“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竭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竭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围绕“表里的生物”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部分先是写出了“我”内心的_______,之后又写出了“我”内心的_______。由此“我”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_______。这两句话说明了“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在第四自然段中用“○”圈出三个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这三个词语体现出“我”的   精神。

4“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举一个实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原来的意思。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爽,我真舍不得走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

2)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上无不或者…………”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

3)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6、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着不一样的发现,有时我们生活现象中发现了自然的奥秘,有时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发现了做人的道理,有时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也会发现有美的存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3)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