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词语。
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__________)
2.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__________)
3.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__________)
4.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__________)
2、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来思乡时: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送别友人时: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
3.赏游西湖时:________,________。
3、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头发 (______)的做法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犬牙
4、(课文链接)(《和田的维吾尔》)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句子运用了 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_____________。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与课文中“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互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了和田维吾尔人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挑(_______) 模(_______) 陶(_______) 悔(_______) 待(_______)
眺(_______) 漠(_______) 淘(_______) 诲(_______) 侍(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7、阅读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练习。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朝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__________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诗。
【3】诗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送别时的环境“________”,这样的环境烘托出与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中,一个“_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8、读《春雨》,比较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心灵创可贴
佚名
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妈妈回答。
“为什么呢?”①“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关照___1___照顾)她一段时间。”
“为什么呢,妈妈?”②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柔声说:“你看,苏茜,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甚至没法做饭。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儿聊天,或者愉快地做一些妈妈和女儿一起做的事情了。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也许你会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照顾史密斯太太。”
苏茜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③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几分钟之后,苏茜敲响了邻居家的门。过了一会儿,史密斯太太开了门,跟她打招呼:“嗨,苏茜。”苏茜注意到史密斯太太的语调(diào tiáo)不如从前和别人打招呼时那么委婉动听了。(因为 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因为 而且)④她的眼睛很湿,还有些肿。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苏茜?”史密斯太太问。“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心都碎了。”苏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创可贴,“这是为您受伤的心准备的。”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泪水有些止不住。她蹲下来抱住了苏茜,声音有点颤抖地说:“谢谢你,亲爱的,这很管用。”
史密斯太太买了个带玻璃框的小钥匙环,把苏茜给的创可贴和一张家人的照片一起放进镜框,以便每次看到时能提醒自己要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那片创可贴已成为治疗她心灵创伤的象征,尽管她不会忘记曾与女儿一起分享的爱和欢乐。
【1】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
__________聪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伤心(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密斯太太听了苏茜的话后非常感动,感动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可贴”本来是指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为史密斯太太做了什么事?( )
A.送去了创可贴 B.送去了镜框 C.送去了钥匙环
【5】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
外貌描写:______ 语言描写: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 心理描写:______
【6】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
【1】这个站的名称是_____,经过这一站的公交车有____、____
【2】王阿姨在汽车站想到节制闸站,她选择____路公交车比较好,理由是_________。
【3】小明想从汽车站去人民医院,他选择______路公交车比较好,票价是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端午日
沈从文
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dào dǎo)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从商就平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 健康)、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般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jí jì)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纯粹 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鹈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③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读音和词语,用“√”标出。
【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是: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____,写出了全荼峒人过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哪几个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提到茶峒人的端午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其中三个)
【5】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划龙船时,鼓声的作用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B.帮助桨手保持划船节奏,保证龙舟两边用力均匀,方向走的是直线。
C.鼓舞士气。鼓声加快,表明已经到达最后冲刺阶段,整体划桨频率就要加快。
【6】文中画“ ”的句子主要通过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把龙船竞技这个风俗活动描写得具体、详细,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链接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你怎么理解这
句话?
13、快乐阅读。
①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②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一艘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宽慰——( )深重——( )
【2】“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这种“处境”是指____________面对这种处境,鲁滨逊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_______。
【4】说说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对身处困境的人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 dà jīng shěn(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在括号中写出短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改成反问句:
2.春天到了,映山红开了。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一美景。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句子:
4.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 ,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天上飘下雪花。(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4)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缩写句子)
(5)你对别人付出了真诚。 别人会以真诚回报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
(6)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
21、习作。
大自然存在着许多奥秘,只有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才会有所发现。你从自然中发现过什么秘密吗?你是怎样发现这个秘密的?请你根据亲身经历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把发现问题的过程写清楚,还要写出自己受到了哪些启发,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