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修饰词。
( )的太阳 ( )的双眼 ( )地跨过
( )的黄昏 ( )的怀抱 ( )地消逝
( )的沉寂 ( )的手边 ( )地注视
2、默写名言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油腻——细腻 心脏——脏话
B.素手——色素 盈利——热泪盈眶
C.缺乏——乏味 妩媚——春光明媚
D.国籍——古籍 熬粥——熬夜
4、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妈妈很疼爱我,我们关系密切,我不在家她看我的日记也可以。(______);理由__________
2.我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他们可疼爱我了,所以不管我的什么要求,他们都应该答应。(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
3.“严禁践踏草坪”这句提示语比较生硬,若果改成“别踩我,我怕疼”表达效果更富有情趣。(______);理由__________
4.书信—定要有问候语。(______);理由__________
5、[选材]下面的材料,可以作为本次《心愿》习作的选材写一写。
1.外婆生了重病,需要做手术,我希望她手术成功,早日康复。
2.我想去看大海,去感受大海的宽广与气势。
3.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少加班,多陪陪我。
我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
不要人夸好颜色,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__________。 清气: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梅花的特点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此诗的前两句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_________,只是_________________。
【5】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
8、再读《墨竹图题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 朝人,他是 之一。这首诗是他在 的情况下写的。和“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的是 和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几个字的意思。
萧萧: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两句诗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 ”为依托,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作者 ,以 为己任的胸襟,以及“ ”的气概。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秘密
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贫穷小男孩的故事。
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当时老师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老师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老师拿过了那支铅笔,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批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本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 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2】短文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3】短文写了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________。
【4】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刘继荣
(1)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程就要开始了。这是一次级别很高的竞赛,有各学校的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渴望一切有光环的东西,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一切。
(2)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告诫我,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万万不可拖堂,这次大赛规则里有一条,对拖堂者采取一票否决制,前面有几位参赛者已经“触电”,与奖杯无缘。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孩子们都很认真,可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他,他竟然拒绝修改。
(3)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这时,惊惶的班长跑来告诉我,安锐与同桌打架了,打得很凶。
(4)看见我的一刹那,两人同时松了手。同学们纷纷告诉我,同桌嘲笑安锐不爱自己的妈妈,所以把她画成了老巫婆。谁也没想到,瘦弱的安锐,像个发怒的小豹子般扑了过去。
(5)就要上课了,听课的老师坐满了教室,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安锐的胸脯一起一伏,他的眼睛盯着我手上的那张画,我轻轻地将画递过去,他愣了一会儿,不敢相信似的伸出小小的手,在握住画的一刹那,他的眼睛湿了,这时,铃声响起来。
(6)我们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听课的老师们,脸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7)在这种气氛里,我发挥到最佳状态,孩子们的表现也格外出色,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脸上也露出赞许的表情。马上就要下课了,坐在教室后排的教研组长眉开眼笑,给了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8)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孩子。
(9)被诧异的目光包围着,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都憋红了。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又给我做了个手势:别理这个怪异的孩子!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着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孩子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10)忽然,他的同桌气呼呼地站了起来:“他是个怪人,他不爱秋天,不爱冬天,他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
(11)“我爱我妈妈!”安锐大声反驳。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教研组长无奈地摇头,我似乎听到了他懊恼的叹息声。
(12)“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他的声音仍然在发抖,语音却变得流利。
(13)“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踩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14)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的掌心会有硬币似的茧,为什么在秋季里,他每天都会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15)安锐举起那张引起非议的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16)“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17)我微微哽咽着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与此同时,安锐的同桌也举起了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孩子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有个光光的豁口,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18)十多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八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19)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爱?
【1】将题目换成“一节公开课”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锐是怎样一个孩子?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最后两段加点的“爱”的不同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二十四节气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在我国使用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以及植物生长规律的变化,综合了天象、气象与物象,并通过对时间的掌握,来指导生产,安排生活。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十分重要。比如,很多节气与众多民俗相互依存、相依相融。立春和春节、惊蛰与“龙抬头”、春分与社日、夏至与端午节、秋分与中秋节等都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而立春、清明、立夏、冬至等,早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传习,成为东亚乃至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与感情纽带。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的一些文化符号,依然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依据,并激励着民族精神。例如,“【甲】”,督促我们顺应天时、勤奋有为;“【乙】”,提示我们认知和尊重生命节律;“【丙】”,发酵着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情思。
材料四:
2017年9月23日,北京国际设计周“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获奖作品颁奖典礼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设计师简山设计的“二十四节气”标识最终获得了专业组一等奖。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笑称:“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也终于有了一眼就能认出来的‘中国印记’。”“二十四节气”标识既是留住传统文化本真的需要,也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的选择。
【1】材料一中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考虑了_______、_________以及植物生长规律的变化,综合了天象、气象与物象,并通过对时间的掌握,来指导生产,安排生活。
【2】材料二主要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根据上下文,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雁南飞,春燕归巢 ②一年之计在于春 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4】阅读材料四,设计“二十四节气”标识的原因是( )
A.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中国标记”。
B.人们已经忘了“二十四节气”。
C.“二十四节气”标识既是留住传统文化本真的需要,也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的选择。
12、阅读理解
《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⑵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⑹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
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铸造——( ) 抛弃——( ) 精力衰竭——( )
【2】本演讲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
提出赠言→ ________________ → 指出怎样做学问 → 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出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另外再补充一个恰当的同类事例(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组成一个可浓缩全文内容的警句。
不要抛弃学问,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章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的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完成题目。
架桥
森林里有一条小河,河上没有桥,过河很不方便。小猴和小熊都想在河上架桥。
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架桥计划,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小熊没有多说,努力地做着架桥准备。
一天,大家看见河上架起了一座桥,都说小猴的行动真快啊!后来一打听,哦,弄错了,原来桥是小熊架的。大家都夸小熊做了一件好事。小猴很不好意思,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
【1】小猴和小熊的共同愿望是___。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小猴到处说_____,小熊在____。
【2】桥是________架成的。( )
A. 小猴 B. 小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 做事不能只说不做,要动手去做。 B. 美好的愿望是重要的。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掌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先生说:“我希望你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儿东西。”(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请用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在生活中,感恩的表现有很多:回报师长的传道授业,回报朋友的悉心关照,回报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感恩,是做人的道德,是生活的大智慧。请以“感恩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中心明确,条理清晰;③语言简洁生动,感情真挚;④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