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强悍  渗透  伶听  陶醉   B.尴尬  气氛  悠闲  松驰

C.火炬  绅士  木薯  按摩   D.感染  粗犷  脊粱  充沛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船艄 辽阔 牲畜 水罐

B.翘起 仪式 恢复 保姆

C.雇定 笼罩 凳子 辽阔

D.牲畜 簇拥 幺喝 窗帘

3、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妒忌)

B.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支援)

C.旧时指旅馆、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客家)

D.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客官)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一填。(13分)

《草船借箭》一文出自古典历史小说《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   )、(   )、(   )的故事,书中塑造的(   )、(   )、(   )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 )、 ( ) ( )、 ( )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yǐn mán zhǔ fù  

_________ _________

zhà  piàn léi  gǔ nà  hǎn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怀了个地图——____________

3.神枪手打靶——_____________

4.牵牛牵牛鼻子——_____________

7、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使( )( )     ( )( )

8、我会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能力展示(阅读理解)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o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个造句。

     

     

 

3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 画出文中具体说明天翻地覆的语句。

5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点灰尘也不沾染,非常清洁。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把短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写在短文的括号里。

【2】为了使文字表达更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拟人句,请你用“﹏﹏”画出其中一句。

【3】请你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句动态描写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

【4】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除此之外,山坡上还有什么景物?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朱总司令让马

朱总司令对战士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就拿行军来说吧,当通过崎岖狭小的山路时,他总是命令饲养员把马停在路旁让部队先过,像慈祥的父亲叮咛(nínɡ)再叮咛:“同志们,当心一点,别滑下山崖了。”到了宿营地,他就又不顾自己的疲倦,东走走西瞧瞧,检查部队住下了没有,帐篷搭得牢不牢,会不会被风吹跑,脚洗了没有……他常常教导我们说:“我们红军部队是革命的大家庭,同志间要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长征的每一个同志都是将来的干部,多带出一个同志,就给革命增添一份力量。”他自己正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好榜样!长征途中,他的马常常是让给走不动的伤病员骑的。

那时候,我们是骑兵警卫班。途中,班长胡光隋同志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从此他只好步行。有一次行军,他的脚碰伤了,走路一瘸(qué)一拐的,眼看就要掉队了。后来,这事被朱总司令发现了,他亲切地问:“小胡,脚怎么了?骑上我的马吧!”

没等胡班长答话,他已跳下马来,并吩咐饲养员扶胡班长上马。胡班长为难了半天,不骑吧,眼看就要掉队了;骑吧,朱总司令这么大年纪给自己让马,心里实在不忍……他正犹豫不决,一抬头,见朱总司令早跑着赶队伍去了,饲养员同志说:“你就骑上吧!”

胡班长无可奈何,这才流着眼泪爬上马背。到了宿营地,胡班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们,大家听了,都非常感动,胡班长更是感激,他以后悔的心情像做结论似的说:“在朱总司令面前,有病要撑着,千万别让他看见,要不他就非让马给你骑……他这么大年纪了,我们骑马让他走路,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啊!”说着眼圈又湿润了。

从此,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在第三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胡班长心理活动的句子。

【3】用“∥”给短文分层。

【4】结尾写道:“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大家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中心思想,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歌颂朱总司令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处处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 )

(2)赞扬朱总司令在工作上以身作则。 ( )

(3)赞扬警卫班的战士争先恐后地让马。 ( )

(4)朱总司令让马使胡光隋感激不尽,使战士们深受教育。( )

12、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 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1在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

_________ 的蜂子 _________ 的狗尾草  __________ 的天空

3“蝴蝶随意地飞”中的“随意”是___的意思。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

4这一段话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5在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一切都在尽情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是自由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自由的。作者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自由,一连使用了多个“愿意……就……”的句式,我们要好好地品味其中的妙处。

6结合全文,试着填空。

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的乐园。

我是个淘气的小女孩。祖父种小白菜,我就____地瞎闹;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却往往把_____当作______割掉,把_____当作_____留着……

我是个自由的小女孩。我在园子里可以摘______吃,可以追_____玩,还可以趁祖父浇菜的时候,抢过水瓢,______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而自由地成长着。

13、课外阅读。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备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了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的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这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哕哕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是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的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1“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有一句古诗表达了这种意境,请写出这句古诗。

___________

2你认为作者谈一片树叶的整个生命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领悟文章然后说说:作者观察一片树叶得到的启示究竟是什么?所悟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东山魁夷,他的文章说成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一点也不为过,你读完本文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用语言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_

5平时你观察过树叶吗?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心里的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摊积满了雨水的水 窝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察。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呀?我好奇地问了 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的一声,他一脚 踩得泥浆四溅,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 :“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 一定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 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去解开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走去。离小水窝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细雨,我 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地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隐隐约约  

(2) 坚持不懈

2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把短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男孩的什么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xiàn  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ǎnɡ  dānɡ),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ɡ)。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ǎn  bān)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趋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摔跤方式上,小嘎子为什么选择“随便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摔跤过程中,文中写了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读读短文,把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根据提示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___________

(2)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揪在一起时,他便____________,硬是扳不动小胖墩儿。

(3)就是在他与小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用脚腕子_______

4从这段描写,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位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A)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liào)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B)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C)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呢!”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一怔。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于是他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张大力见了,  

(选自《俗世奇人》稍作修改)

1读短文拟题目:________,拟题目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当时“无人不晓的事”是“张大力____________”这一件事。

3(A)句用_______这个词直接写出青石大锁的重,(B)句则是通过人们_____间接写出青石大锁的重。描写石锁的重,是为了__________。(C)句抓住张大力的动作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与神态_____,写出了他的身强力蛮。 

4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里的办法是指( ) 

A.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

B.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C.石锁上的文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5联系上下文,我认为张大力是个 的人。结合具体的语境,我把短文结尾补充完整。

17、人物描写一组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ǒ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ɡ)。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ɡ  dànɡ):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 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  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ロ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1解释下列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居然”能换成“果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

4“勉力一笑”表现了什么?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却很多,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不带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乐园。

生活中有哪些性格鲜明的小伙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取一两件最典型的事例来介绍介绍他/她吧!请以《我的小伙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恰当,表达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