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古代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
B.我们阅读四大名著,可以增进很多知识。
C.《童年的发现》的作者费奥多罗夫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D.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坞(wù) 哗笑(huá) 膘肥(biao) 俘虏(fú)
B.拴门(shuānɡ) 旖旎(nǐ) 丞相(chénɡ) 虬枝(qiú)
C.擂鼓(léi) 肋骨(lè) 蓟北(jì) 艄公(shāo)
D.薄弱(bó) 徘徊(huái) 顷刻(qīnɡ) 遐想(xiá)
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儿童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请你补全与动物相关的三字常用语,看看什么样的人被比喻成什么样的动物。
(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龙
(2)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虎
(3)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狼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鸡
(5)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狗
(6)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羊
(7)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牛
(8)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马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路曼曼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求索。
(2)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
(4)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天连碧水水连天
(5)______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6、本单元课文讲述了五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的故事,“提灯女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是___________;替父从军,征战十年的是_____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_。不管怎么___________,他总能左拐右拐地___________。
(2)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___。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___________的。
(3)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shǎng shí jiǎo lì yǐn jiàn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ó quán cā zhǎng yuè yuè yù shì xìng zhì bó bó chū móu huà c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片段阅读。
大(姆 拇)指在五指中,形(状 壮)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湖 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xián xuán),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pēn pèn)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jìn jìng)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sāo sh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2】大拇指样子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文中通过具体描写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 ”的句子你想到了下面哪个成语?( )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3】选文围绕哪一句来进行叙述,请用“ ”画出来。短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4】选文侧重的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5】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多选)
A.行船速度快。
B.极窄处小艇也能平稳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很多。
11、阅读短文。
母亲的纯净水
每逢体育课,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 以便激烈的运动之后,畅饮一番。
跟大家一样,李兰也会带上一瓶。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一瓶纯净水拿出来,递给李兰。接过这瓶水,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李兰心里总会莫名地难过起来。她知道一个她不能揭开的秘密!还好,她总能很快回过神来,坚定、信任又略带感激地对母亲说:“谢谢妈妈!我走了。”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带纯净水,李兰犹豫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咦?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学喝了一口,疑惑地说。“怎么会。”她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这瓶盖怎么没拧断就能打开呀?”“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像是凉白开!”一个同学尝了一口,说。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
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是的,是凉白开!”她在心里叫道。她快哭出来了。同学们说的她自己早就发现了。那是母亲的秘密,也是自己的秘密,一直压在她心头。现在她实在受不住了,她要一下子把这委屈抛得远远的。
“我带的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门,她就气鼓鼓地问母亲。“是。”母亲平静地说,“你现在才知道吗?”她看了看李兰说:“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你为什么不跟我说明白?”李兰反问道。“我是怕你爱面子,瞧,你这不是受不了了吗?”李兰哑口无言。
“唉,家里不宽裕,妈妈是想省点儿钱。”母亲给她打圆场,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瓶的钱,就相当于家里一个月的水费了。”
她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的厂子不景气,工资不高;母亲几年前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贴补家用。在家里,自己是唯一消费不挣钱的人,是应该为家里节省一些。况且,喝凉白开跟喝纯净水,对身体来说没什么区别。
“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呀。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母亲接着说:“不管是穷还是富,攀比、死要面子都不对,都得实实在在地生活。要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有的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对她来说,凉白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她慢慢明白了: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物质生活状态。总会有人富裕一些,有人清贫一些。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纯净水”使她产生了这些心理变化:
(难过和感激)——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
从“_____”和“_____”两个字中,可以猜到李兰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含义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 ),她哪里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真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 ),喜眉笑目地说: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按选文中拼音写词语,把它们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
【3】“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当实体书店与高科技相遇
人脸识别、5G网络、物联网识别技术、扫码支付……当新技术与实体书店相遇,会(碰撞 触碰)出怎样的火花?今年7月初,全国首家24小时5G无人智慧书店在河北雄安新区正式开业,给读者带来全新购书体验。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5G高速网络,还能24小时随时进店阅读选购,让读者每时每刻都能(徜徉 逗留)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5G无人智慧书店的门口设有人脸识别设备,读者在注册会员后可直接刷脸进入书店。尚未注册会员的读者,可通过刷本人二代身份证进入。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防止 防卫)盗书行为发生,5G无人智慧书店实行会员制,读者可在书店的专用机器上完成会员注册和人脸信息识别。会员制的另一好处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会员读者阅读喜好,更好地开展精准营销,提供给读者符合其阅读喜好的好书。读者将书放到书店门口的机器识别区即可实现自助借书、还书、购书,通过扫码支付实现“一键买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近年来,在全民阅读浪潮和国家政策支持下,实体书店数量上升,经营更加多元化。
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实体书店规模持续扩大。“书店+咖啡餐饮”“书店+文创空间”“书店+特色主题”“书店+文旅”等新兴业态引人注目。24小时5G无人书店的经营模式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注入了科技元素。5G网络、自助购书能够更好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吸引读者选书购书,即使不能在书店中读完一本书,前来翻阅挑选也能让书籍走入人们的生活,从而(培养 培育)爱书、读书的生活习惯。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G无人智慧书店24小时营业,满足了读者随时读书的要求。(______)
(2)实体书店遭遇新技术,会让实体书店进一步走向没落,不利于实体书店的发展。(______)
(3)在5G无人书店,可以自助完成购书流程,并扫码买单,大大节约了时间。(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
【4】要想进入5G无人智慧书店,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
【5】5G无人智慧书店实行会员制的好处有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枫枫学校附近开了一家“书店+文创空间”模式的实体书店,每周都会推出一些特色的文创产品,最近上新的故宫文创产品引起了大家的购买热潮。你喜欢这样的模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用“ ”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短文中描写了哪些时间的小河?
【3】短文中划 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______)。
【4】判断,对的在( )里打“√”
A、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B、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C、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15、课外阅读。
小鸟和护林老人
树林里来了一位老人,他在林中盖了一座小木屋,住下了。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
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呵!
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
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棵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
老人越来越老了,有一天,他要走了。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林中小屋没有升起炊烟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又黯淡的一天呵。
鸟儿们谁也没有邀约谁,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论——( ) 阻拦——( )
激烈——( ) 掩盖——(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惊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馈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们谁也没有邀约谁,都来了。”句中画线的部分可以换成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老人是怎样取得鸟儿们的信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真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征服
①一个劫犯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zhìzhí)。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听从他的命令。
②警察四散包围,但不敢离去。劫犯年(jiá xié)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成了痛苦的呐喊。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xià hè)之下马上要生产。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③一边是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一边是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因为劫犯目前的选择是一场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liàng liáng)
④终于,劫犯缓缓地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地上,随即举起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鼓掌声。
⑤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⑥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它的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和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警察将手铐戴在他手上,他对警察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非常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⑦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⑧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 1999年7月25日。
1. 请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比一比,再组词。
戴( ) 铐( ) 择( ) 胁( )
带( ) 拷( ) 泽( ) 协(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能自持:
征服:
4.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5.认真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读第③段,说说为什么“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
(2)劫犯为什么会放下枪,却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
17、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的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__________ 窄——__________ 倒退——__________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在文中找出,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_________________)
众官无不惊奇(_________________)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_________________)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山上的小太阳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唱)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①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你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我冷,我冷,我好冷…”③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1】短文中画“﹏﹏﹏”的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品读人物细节,感受人物品质。读句①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的品质;读句②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的品质;读句③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的品质。
A.舍己为人 B.乐观开朗 C.关爱战友
【3】从文中第四自然段“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________。此时大家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对“小太阳”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太阳”的“小”是指她年纪小只有15岁。
B.卫生员被称为“小太阳”只是因为她穿着一件红衣服,红艳艳的。
C.“小太阳”不仅是大家对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她美好品质的象征。
D.“小太阳”一点也不“小”,因为她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高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
(3)天空下着大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2、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题目:他 了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