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与“老牛无比威严地望着远方。”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A.威尼斯的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犹如挂在天边的新月。

B.无名指、食指在中指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C.老鹰风筝扶摇直上雍容回旋着,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D.扑通一声,孩子仿佛一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船(shāo)                                                  (yū)泥                                      (nián)稠

B.(guǐ)疚                                                    ##dot## (ái)及                                          (dú)

C.(lǒng)罩                                                  (huá)笑                                     (piāo)肥体壮

D.(zhàn)蓝                                                  (jú)                                      (xiá)想

3、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  )。

A. 反问句 B. 设问句 C. 疑问句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填入适当的括号里(4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武警战士们依然在洪水中和(   )的石板下,艰难地搜寻着生命,洪水中、危房下的生还者还在(   )着。不管是洪水还是泥石流灾害,只会使中国人民更加(   ),中华民族将迈着更加(   )的步伐前进。

 

5、品读句子。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词语“____”写出诸葛亮是主动要求去做的,因为诸葛亮___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就回去。”

“诸葛亮笑着说”从“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你认为周瑜哪里不如诸葛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在这里,谁都不叫喊,也不吆______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______

7、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______

2.延续不断。______

3.突然到来或发生。______

4.(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guǐ        tuī     zhī yuán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贱卖海张五”(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把那些话在他手里的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一撂,起身去柜台结账。

1找出表现泥人张手艺高超的一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是如何回敬海张五的挑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文中的字改为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二)鲨鱼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men men)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men men)在蒸笼里。

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呀!一会儿,水滨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圈里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开始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老炮手,正站在炮台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在后面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现出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往孩子们那边划。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们不到二十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

孩子们起初没有听见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见鲨鱼,后来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俯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待后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小孩怎么样,那一瞬间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水面上的水雾渐渐地散了,开始从各方传来悄悄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到处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老炮手露出了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

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浪波动着。

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1)用  ——  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   ( )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   ( )

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  )

3)文章第1自然段对后文起什么作用?  (2分)

 

————————————————————————————————

4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你认为两个孩子的做法对吗?为

什么? (3分)

 

11、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

2用“   ”画出选段中的过渡句,其作用是  

3画“﹏﹏”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试着续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你知道大拇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大拇指”式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12、用一句话赞美一下狼牙山五壮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芳草地。

空城计(节选)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_________________

2)魏兵到时,不可擅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照样了,梳理故事脉络。

3读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司马懿和孔明两人“笑”背后的想法。

1)司马懿“笑而不信”,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笑容可掬”,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神机妙算

B.司马懿用兵谨慎,生性多疑

C.诸葛亮用兵谨慎,设有埋伏

D.司马懿料定诸葛亮不会弄险

5试想一下:假设魏兵统帅换成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输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推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令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要给诸葛亮十天的时间,诸葛亮为什么只要三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上交战,当然用弓箭最好,显然周瑜在明知故问,这反映出周瑜______的性格特点。( )

A.想事周全 B.顾全大局 C.阴险狡诈 D.实事求是

4这段文字交代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这个起因是(  )

A.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B.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C.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

5从诸葛亮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填空。

(1)“手忙脚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部分与成语“_______”的意思一样。

(3)为了介绍小艇,作者在选文第二自然段把向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______,把小艇行动时的样子比作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话?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这个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描写了威尼斯的________(动态  静态)美。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南沿海高铁明起调价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从4月21日起,东南沿海高铁的车票价格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此次调价只涉及东南沿海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票价。

本次票价调整,对乘客有啥利弊?有媒体以深圳北至潮汕高铁票价变化为例(如下表)指出,以后,同日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时间充裕的旅客,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更低;而对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

“深圳北至潮汕”的列车时刻与价格变化:

媒体报道称,本次调价与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亏损不无关系。亏损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定价偏低,且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如厦门至深圳,公路运行8小时,票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1本次东南沿海高铁票价是怎样调整的?(   

A. 都涨价 B. 都降价 C. 有涨有降 D. 不涨不降

2本次调整,一等座票价大多涨幅(   

A. 较高 B. 不高 C. 较低 D. 很低

3从深圳北到潮汕,如果时间充裕买哪个车次的二等座最合算?(   

A. D3108 B. D2342 C. D2350 D. D7406

4利用文中的信息,谈谈你对本次票价调整的看法。

17、中国馆展区简介

中国馆内部共分三层,全馆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四大展区(分别标注为A、B、C、D)。如图所示:

A

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

位置:地上一层(IF)、二层(2F)

展览面积8590㎡。在各省区市展区内,将展示各地园艺历史文化、园艺产业发展、园艺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特色内容。

C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

位置:地上二层观景平台(2F)

展览面积1780㎡,以“国风花韵”为主题,分为“识花”、“赏花”、“品花”三部分。通过花材花器、古籍书画,展示中国传统插花经典作品、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插花花艺的博大精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

B

中国生态文化展区

位置:地下一层(-1F)

展览面积约3500平方米,展区以“天地人和”“四时景和”“山水和鸣”“春江风和”“样和逸居”“和而共生”之“六和”为主题,依次布局,通过传统园艺场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营造出梦幻的动态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

D

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成果展区

位置:地上一层(1F)

展览面积1130m2,汇集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原创的园艺产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绿色发展技术成果。

 

【1】根据短文《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和《中国馆展区简介》,在情境中补充适当的内容。如果你是中国馆的义务引导员,面对要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的游客,你会将他们引导到场馆的_________________,并且会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写好《关于中国馆传播中华文化的研究报告》,请你利用短文《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和《中国馆展区简介》内容,搜集、整理有关“中国馆”的资料。然后照样子制作一张资料卡。

要求:

(1)资料卡内容应符合“中国馆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主题;

(2)资料卡中每一项目,用简要词、句归纳、概括。

中国馆资料卡                                    中国馆资料卡

资料名称:植物画卷

 

资料名称:______________

信息

出处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第4自然段

信息

出处

______________

内容

摘要

1.汲取园艺元素

2.植物布景

3.运用多媒体

内容

摘要

______________

 

18、阅读芳草地。

选文一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选文二  这怪人在街头站了一会儿,忽然打腰里掏出一个小纸盒,从里边抽出一根一寸多长的小细木棍儿,棍儿一头顶着个白头。他举起小木棍儿,从上向下一划,白头一蹭衣褂,嚓地生出火来,把木棍儿引着,令街上的众人一大惊,不知怪人这小棍儿是嘛奇物。怪人待手里的小木棍儿烧到多半扔在地上,跟着从小盒再抽一根,再划,再生火,再烧,再扔。就这么连划了十多根,表演完了,嘛话没说,扬长而去。

从此天津人称怪人这种“一划就着”的玩意儿叫“自来火”。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

选文一的主要人物是山东小子,主要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奇怪”之处是________

选文二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主要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奇怪”之处是怪人点“自来火”。

2选文一中,“肩厚似牛臀”“________”等词句是对“山东小子”的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是动作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山东小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二中,“表演”一词极具深意。请你联系选文,说一说它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小子”之所以能成为称霸一方的“无敌手”,是因为他有一身的蛮力

B.“自来火”就是火柴,只是当时未普及使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奇物”

C.“怪人”表演结束后扬长而去,作者对此持批判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愚昧无知

D.两段选文选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目的在于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突显主旨

19、课外阅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

高朋满座:   

如醉如痴:   

蜂拥而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惊呆,是因为      ;人们惊叹”,是因为            ;人们震惊”,又是因为                 。当演奏者再度登台演奏时,人们的心情是       

4音乐家将乐器摔得粉碎,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5分,每句1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3)母亲不识字。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

(5)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缩句)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训练。

有的文章让人感慨万千,有的文章让人浮想联翩,有的文章让人潸然泪下,有的文章让人兴高采烈……总之好文章能引起人们无尽的思索。就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们分享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的感受与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