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好像)

B.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漂亮)

C.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得意)

D.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反正)

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C.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D.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3、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爽的响声

B.威严的性格

C.奇妙的规矩

D.十足的派头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gǒng xíng   duì wǔ   zhàn xuē yuè yuè yù shì   ruò yǒu suǒ s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guì dì   mó nĭ   duān xiáng   shén tài zì ruò wéi miào wéi xiào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瞥(    )  嘱   框(    )(    )谓(    霎(    )

憋(    )  瞩(    )  眶(    ) 猥(    霄

 

6、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美景 一______而尽 半夜三______

______有成竹 心惊胆______ 风平______

(1)古代人喝酒大多_____________,以此表示自己的豪爽。

(2)我看书常常忘了时间,有时到了___________才睡。

(3)她__________地说:“这次比赛我一定能得冠军!”

7、填写四字词语。(4分)

冰消雪( 镇定自( 独立自(

惊涛骇(   坚强不( 山明水(

 

8、照样子,写出带有人体器官的词语。

燃眉之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法国巴黎卢浮宫旅游须知

到达与离开:地铁1号线或7号线,Palais-Royal-muséedu Louvre站。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参观最好还是在周一和周三展馆全部开放时来。

门票:15欧元。观众可凭套票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及临时展览。同时,观众还可凭该票参观德拉克洛瓦美术馆。

免费参观:每周五18:00后,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情况下,本馆常设展览对26周岁以下的观众免费开放(国籍不限)。

下列人员可免费参观常设展览及德拉克洛瓦美术馆:①未满18周岁的观众;②8至25周岁(含25周岁),且居住在欧洲经济区任一国家内的观众;③持有本馆教育通行卡的教师;④艺术史、雕塑、实用艺术专业的教师及艺术家,需出示相关证明;⑤残疾人及其陪同人员。

开放时间:除周二闭馆外,每天9:00至18:00开放,每周三和周五晚开放至21:45。

德拉克洛瓦美术馆:除周二闭馆外,每天9:30至17:30开放,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四晚开放至21:00。

每年固定闭馆日: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

【1】小明是一名小学生,假期和父母出国到法国卢浮宫游玩,当天是法国的9月2日,星期四。小明的父母今年35岁,爸爸是数学老师,妈妈是医生,并且他和父母都携带了有效身份证件,他们想去看常设展览,需要______欧元。

【2】小明想参观德拉克洛瓦美术馆,下列最合适的时间是(       

A.1月1日

B.9月的第一个星期四

C.星期二

D.12月25日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和父母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卢浮宫。( )

(2)小明和父母在星期四的早上8:30到达卢浮官,可以立刻进去参观。( )

(3)小明在星期五的18:00后,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常设展览。( )

10、阅读短文《我的刘老师(节选)》,完成练习。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每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然而,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

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短文写了刘老师三件事情,请用小标题概括:(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2】“我”的刘老师教的学科是( )

A.语文

B.数学

C.历史

D.地理

【3】“我”大学报考历史学系的原因是( )

A.这是作者小时候的理想

B.刘老师帮“我”填报的志愿

C.父母给“我”选的

D.“我”深受刘老师的影响

【4】“每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着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这句话运用了(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5】“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从这句话体会到作者内心的( )

A.厌烦

B.激动

C.敬重

D.欣喜

【6】老师说自己的残腿是女娲造人时“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这事表现了老师的( )

A.幽默乐观

B.卑微内向

C.勇敢向上

D.敬业爱生

【7】联系上下文,猜想短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简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本文是写刘老师的,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与刘老师无关,可以删去。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短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

4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

12、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

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款药不能自己到药店购买,必须去医院挂号在医生处购买。

B.这款药可以到药店购买,但是必须要坐诊医生开处方,才可以购买。

C.这款药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到药店自行购买。

3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13、快乐阅读。

最温暖的墙

我的朋友是一位教师。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

有一堂课,她写板书的时候,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她拿纸擦掉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

第二天上课,地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师生互相问好后,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而是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去拿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朵。

老师以为学生们在开玩笑,正准备撕掉包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有字!”

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您写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您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拿来了。

她的眼睛湿润了,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

学生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地燃烧着。

1按要求写词语。

(1)“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这样冷的天,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来形容。

(2)画线句中形容颜色多的四字词语是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等。

2请找出文中一个象声词:_______,再写出两个象声词:____________

3“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4学生们把粉笔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裹起来的原因是(   )

A.把粉笔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裹起来,这样更漂亮,使用更方便。

B.老师的手冻裂了,用彩纸把粉笔包起来,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

C.老师很爱美,孩子们为讨老师的欢心,把粉笔用彩纸裹起来。

5“她的眼睛湿润了,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师会怎样向学生们道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文中画  的句子所蕴涵的意思。(2%)

 

(2)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显示晏子的智慧?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的看法。(4%)

 

(3)楚王只好陪着笑。”“只好在这里指的是   。从中你再次体会到了 。(3%)

 

1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片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溢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漫”字应选____

【2】诸葛亮料定曹操一定不敢出兵,是因为( )

A.曹操的兵力少,而东吴和蜀汉联手,兵力非常多。

B.曹操生性胆小怕事,面对诸葛亮他心里充满畏惧。

C.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气而且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3】片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这也暗示诸葛亮借箭能够成功。

【4】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后来还要掉头?(多选)( )

A.船一字摆开,可以增加受箭面积,确保箭的数量多。

B.为了让曹军看清楚东吴军队的阵势之大,以产生畏惧之心。

C.掉头可以让船的两面都受箭,以增加箭的数量,利于保持船的平稳,也为借箭成功后离开节约了时间。

【5】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检测台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工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到这段文字,每想到这一幕,我就会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生命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蚂蚁的牺牲,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并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 淡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____”把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画出来。

2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第五自然段中每想到这一幕,我就会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一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选段)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读一读,填一填。

(1)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____等昆虫;“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____________等事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

【2】句子模仿秀(用上带点词语)。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第四、五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祖父_________

18、课外挑战

字字皆辛苦

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是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悯农》一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诗“字字皆辛苦”。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闷热_____  湿透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炼(带数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短文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字字皆辛苦”的句子。

4由《悯农》这首诗我们会想到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___________》,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____的情景。

5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8分)

稿费单阅读

徐马祯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PB汇06

取款通知单

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于2020年2月3日前到本行任一联网网点取款

汇票号码

15103572696707

标识码

200

收款人地址

收款人姓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太湖校区五年级二班 徐马桢

特殊

业务

 

收款金额

40.00

汇款日期

20191204

填单

日戳

 

经办员

汇款人地址

汇款人姓名

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21号

《学生之友》 编辑部

汇款地邮编

150020

汇款人电话

13936411366

兑付

日戳

附言

2019年13、15期

经办员:   复核员:   检查员: 接收专号: 017659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徐马祯同学是江苏吴江市的一名五年级学生。___________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家附近有家建设银行,他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___________

4)徐马祯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02月0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___________

2徐马祯同学的稿费单被他妈妈放在家里许久,一直未给他。2020年的4月2日,妈妈终于把它给他,让他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取款单上的名字打错了,“祯”字写成了“桢”字。他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他找杂志社。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消息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发现你学习劲头很足,我奖励你周末去郊游。”(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改写成陈述句:

2巧克力、压缩饼干冻得像鹅卵石一样坚硬,难以人口。

写一个比喻句:

3.事业与我同在,亲人与我同在,祖国人民与我同在。

写一个排比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请你选取生活中一件难忘的“第一次”的事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表意明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