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词填空。

依山而建、热闹、知府大印、错落有致

丽江古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城房屋_________,高高低低,_________,就连最_______的四方街,也只有巴掌大。方方的一个场院,据说是照着_________的形状建成的。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张老师含辛茹苦地给我们讲解习题。

B. 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思考,我终于解开了这道难题。

C. 我正坐在花坛边看书,一只蝴蝶落到我的手上,我面不改色地看着它。

D. 她穿着一件白色长裙,看起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晃晃

B.         

C.湖      梁山

D.提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形近字组词(6分)

刊(   峰( 署(

刑(   烽( 暑(

灼(   焚( 毒(

钓(   婪( 霉(

 

5、区分同音字。

jùn __________________工 险______

huī 发______ ______煌 朝______

yá 学海无____________ ______学语

6、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wǔ rǔ          huò huàn          è hào          jì diàn          nà hǎn            

( )     ( )       ( )   ( )     ( )

xīn jiānɡ          wán bì guī zhào             yìnɡ jiē bù xiá     

( )     ( )        ( )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风平浪________扬扬 垂头_________有成竹

1.与“风平浪(  )”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1)班长扳手腕又获胜了,他_________地晃着头。

(2)今天数学考砸了,我拖着沉重的步子___________地往家里走。

3.表示很有把握的词语是_________

8、按要求补充诗、句。

(1)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4)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

(5)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

(6)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7)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

(8)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

(9)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

(10)“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失望而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11)“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蛇与刺猬

蛇一逮住青蛙,总是用它藤蔓般的躯体,把青蛙团团缠住,然后张开它那极大的嘴巴……

一天,蛇遇到了刺猬,它又故伎重施。刺猬顿时蜷缩起来,有意地听从蛇的摆弄。只是在蛇把刺猬缠到紧得不能再紧的时候,刺猬一下使劲张开了它周围的尖刺,刺穿了蛇的躯体。蛇再也无法逃脱,最后成了刺猬的美餐。

蛇在临死的时候,痛苦地说:我这是活该,竟______________地看待一切事物。我本想做一个赴宴的人,没想到反倒成了别人桌上的吃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故伎重施: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乘上阅读快车。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②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选文主要通过对严监生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刻画了严监生________的特点。

【2】下面是对人物心理活动展开的想象,放在选段中哪一处合适?请把序号写在文中括号里。

A.亏你还在我家待了这么多年,我的心思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啊。

B.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呢?不是两个亲人,而是两茎灯草呀。

C.不要点灯草,费财呀!要点的话最多只能点一茎!

D.到底还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茎,我就放心了。不然,我死不瞑目啊!

E.你看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正燃着呢,浪费的就是银子呀!我的银子呀!

【3】这篇短文的题目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节选自《青山处处埋忠骨》

【1】选段通过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他失去爱子后内心巨大的悲痛。

【2】“若有所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此时,毛主席主要思考的是_____

A.战士们都是血肉之躯,父母所生。 B.如果不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会破坏两国的友谊。

C.不能因为自己是主席,就搞特殊。 D.岸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忠骨”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毛主席引用这句名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对儿子的深深眷恋 B.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

C.对儿子遗体安葬的态度 D.对儿子逝世的极度悲痛

【4】“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段描写,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位怎样的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了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这个人物出自我国古代讽刺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小说刻画了严监生________的形象。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故此——______   登时——______

4选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伸出两根手指不肯断气,这属于(   )

A.细节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侧面描写

5“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读到这段文字,可以用成语______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13、阅读理解

迈进后园,( )梅开得正盛(sheng cheng),几(ji ji )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       线分别画出描写梅花颜色、形状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字的来历,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迷宫。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 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 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响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叮,像是大路上车轮流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人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1)给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3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 对偶

(1)呵,河流醒来了!  

(2)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

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文章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写三月的桃花水的?又是如何写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 (3分)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是从哪几方面来说的?(2分)

 

(5)短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作者抒了一种什么感情呢?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2分)

 

 

15、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火神山医院

①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突袭我国,北京成了重灾区。4月,北京建成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其间无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17年后的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123日,武汉市政府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建设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火神山医院”。

③说起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可谓惊人,被称之为“中国速度”!1月24日,医院相关设计方案完成;1月29日,医院建设已进入病房安装攻坚期;2月2日上午,医院正式交付;2月3日投入使用。

该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其功能主要是救治确诊患者,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不设门诊。而伴随火神山医院同步建立的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2月2日交付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功能设置主要为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

⑤该医院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调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团,现场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速度来源于综合国力。“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都调动了起来,从物资到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网络舆论评价说,这也是今天我们能够创造“火神山速度”的最强劲底气之所在。

1根据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武汉火神山医院”是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____

(2)“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被称之为“世界速度”。____

(3)“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医疗力量来自各省市地方不同的医疗单位。____

(4)“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离不开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____

2文章第③、④和⑤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建筑和功能、以及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火神山医院。

3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最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亮明观点 B.首尾呼应 C.点明主旨

16、课外阅读。

访梅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外出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疑惑,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去了。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地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找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吃惊,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那么说,”我们一时狐疑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的多了,使你烦躁,绿的多了,使你沉郁,黄的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短文重点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给加点字注音。

月( 碎(     臣(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3)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3】饺子最初被叫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饺子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三星堆古遗址位干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用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材料二】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乌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

【材料三】

在新发现的五号坑中,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备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县。据介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同时,这件黄金面具厚度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虽只有半张,但它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

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是超过500g,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1】阅读材料一、二、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世界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B.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C.据介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县的高度约23座米,宽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县还要大。

D.目前为止,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比已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会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

【2】材料三中对新发现的五号坑的介绍时用语准确科学。请仔细阅读画波浪线的部分,将你认为表述准确科学的词语圈画出来(至少两处)。

【3】结合材料三,选取正确的选项为黄金面具进行基本信息登记。

名称

____

出土坑位

____

是否完整

____

尺寸

____

重量

____

制作材料

____

外形

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

A. 黄金       B. 五号坑        C. 黄金面具          D. 是       E.否

F. 超过500g        G.约为280g        H.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

【4】近日,红领巾广播站将为同学们讲解“三星堆”的相关知识,请你结合给出的资料,不适合列入讲解提纲的是(     

A.三星堆的考古发现

B.黄金面具的研究

C.三星堆的考古人员

D.三星堆的概况

19、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 )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 )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比喻______,阐明了_______的人生道理。

【3】下面的谚语与这段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人心齐,泰山移。

B.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C.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D.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蒲公英轻盈地飞了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3)这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1、句式改换。(2分)

照样子,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变。

例:他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

  他是一个好学生。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

难道他真的愿意去?

________________

 

22、改为肯定句。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写一件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特别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