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然”组成词语填到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1)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 ________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________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________倒去。
A.居然 虽然 轰然
B.虽然 居然 轰然
C.轰然 居然 虽然
D.轰然 虽然 居然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手嫉眼快 一声不坑 半夜三更 B.半信半疑 情不自禁 心惊胆战
C.胸有成竹 矜持不苟 出谋画策
3、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筷子(kuài) 血泊(bó)
B.踉跄(làng) 霹雳(lì)
C.锤子(chuí) 咆哮(xiào)
D.抡起(lún) 蹿出(cuàn)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伯虎画的黑狗图实际上是一则字谜,谜底是__________。
2.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知道后,便让众人把门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枇杷”不是“琵琶”,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琵琶能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汉字的简化字。
___ ___ ___ ___ 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选文出自美国作家 写的《 》。
2.忽然,像被一阵冈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写的是 。作者将 比作 ,生动形象。
3.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我们感受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 。”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 , 。”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作者吴获梓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6、把下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江南春》
3.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4.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7、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享(_____) 亨(_____) 憎(_____) 增(_____)
渺(_____) 沙(_____) 纽(_____) 扭(_____)
8、写同音字。
lán 波(______) 斑(______) 贪(______) 湛(______)
jùn 险(______) (______)马 (______)工 (______)俏
jùn (______)俏 (______)马 严(______)
mián (______)羊 (______)花 冬(______)
9、读完课文,你知道“我”的发现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用“______”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标出描写草原“静寂”的句子;用“ ”标出描写草原“热闹”的句子。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智取生辰纲(节选)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
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
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 )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 ),便( )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 ),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丢 倾 盖 抢
【3】选文是从哪四个层次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酒人是真的不想卖给杨志他们酒吗?为什么说“不卖!不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在短文中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挑战课外阅读。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一生特别爱读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日夜操劳党和国家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是,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
毛主席的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记了吃饭□王作人员催促□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看完再吃□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也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主席特别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主席有一部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49年还随身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本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句子中的“即使……也……”反映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
(2)“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这句话突出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攒 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很多表达手法,本文作者能够把刘伯承将军写得这样生动、传神,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找一找,写一写。
(5)读完本文,你肯定深受感动,把你的感动写一写。
14、阅读
接着,江主席又背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___________________ 。”他忽然停了下来,让王辉接着背。王辉大声背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旁边一位同学接下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_ 。”王辉又接着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许多同学都跟着一起背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到了最后,江主席也很有兴致地参加了进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背完了,江主席高兴地说:“不错,不错。”。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2】段落中出现的“婵娟”是指___________。
15、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灵敏——(________) 情致——(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从小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来写的,写出了它“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3】为什么小艇会成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 (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均蝶、蜻埏、蚂蚱,样样都有。均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传说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 闪耀)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选文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
【3】用“ ”画出选文中“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 、 。
【4】用“____ ”画出描写榆树的句子,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描写榆树的不同形态,突出作者对它的____________的情感。
【5】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像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形容名气很大。________________
(2)跟大家不一样。________________
(3)一千篇文章都一样,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天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清贫(节选)
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了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企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搜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外之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第一段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词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那两个兵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1】这艘轮船返航时,海面上呈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
【2】水手有闲情逸致拿猴子“取乐的条件是____。“取乐”导致猴子_____。
【3】用“ ”画出能概括这段话意思的词语。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换个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芳草地。
的乐趣
生活中有许多乐趣,如养金鱼、体育锻炼、画画、练书法等。请你补充题目,写出做什么事给自己带来了乐趣,要写出真情实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