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若有所思 肃然起敬 青筋暴起 手急眼快
B.从容镇定 抓耳挠腮 能书擅画 颇负盛名
C.磨拳擦掌 不可胜数 烟波浩渺 乐此不彼
D.碧波万顷 恍然大悟 相映成趣 一饮而尽
2、《论文》中,( )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解释说明)
B.“今天好热!——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意思的转换)
C.我们——是——中国人。(声音的延长)
D.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意思的递进)
4、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进攻,没有攻不下来的;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形容力量强大,百战百胜。( )
(2)满天大雾弥漫的样子。( )
(3)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善于估计客观形式,决定策略。( )
(4)请不要自己耽误自己。( )
5、我会组词。(4分)
颜( ) 锦( ) 背( ) 堵( )
颇( ) 绵( ) 脊( ) 赌( )
6、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出来。
1、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______)
2、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嘻闹着······(_________)
3、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_________)
4、你看,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_________)
5、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______)
7、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这次演讲比赛,学校只派他一个人参加,他戏称自己是“关公赴会—(______)。”
2.刚才还艳阳高照,转眼间就乌云满天,这真像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3.今天的班会课,老师把发言权交给了大家,他自己是“徐庶进曹营—(______)。”
8、补充词语,并选词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仪态_____庄 目_____口呆 自相矛______ 随心所______
天衣无_____ 半信半_____ 精神抖______ ______尽脑汁
(1)参加大阅兵的士兵们__________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2)曹小二一开始对师傅的绝活___________。
(3)来自寓言故事的是_________,我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
9、阅读
口罩
材料一:口罩的自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医用外科口罩。我呢,扒光了,掏空了,里里外外也就三层。所有材料组装后,我还需要7—14天的解析消毒。市面上的“三无”产品,千万不要相信,说不定就没有消毒呢!
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
外出一趟,我的外衣布满了病毒细菌。
你可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啊!
如果主人没带我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千万不要用清水洗我,千万不用热水烫我,千万不要用酒精喷我!如果,我已破烂不堪或无法使用,那么请将我带到我该去的地方。毕竟我是充满仪式感的口罩君,所以呢,请在扔掉我之前分几个步骤操作——如果主人您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要用开水将我浸泡30分钟或者用酒精喷我,最后一定要密封好再将我丢弃。
深藏功与名,我去了……
材料二:口罩二问
如何节省使用口罩?
如果你是独处,没有与外人密切接触,可以不戴口罩;一家人健健康康宅在家里,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可以不戴口罩。如果你要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佩戴普通医用口罩,也叫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的通风环境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而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和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降低更换频率,但如果口罩出现损坏、密封性变差或呼吸阻力增大时,则必须更换。
低风险区域还需要戴口罩出门吗?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对于个人来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每日通风清洁,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以上材料均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1】医用外科口罩能阻隔带病毒飞沫的是( )
A.鼻夹
B.中层
C.外层
D.内层
【2】以下哪种做法不能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 )
A.佩戴时鼻夹朝上
B.放置在通风环境下
C.用滚烫的水浸泡
D.不触碰口罩外衣
【3】如果需要重复使用口罩,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
A.避免人群聚集
B.检查是否损坏
C.不用酒精喷
D.洗净自然晾干
【4】佩戴或不佩戴口罩,以及佩戴什么样的口罩,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
A.疫情流行特征
B.区域风险程度
C.自身所处环境
D.个人卫生习惯
【5】关于佩戴口罩的类型选择,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商场里的保安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B.到超市去购物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C.乘坐公共交通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D.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6】下面是处理不能使用的口罩的步骤,请你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在方框里填写相关信息。
【7】上面两个材料分别用自白和提问的形式对口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共5分)
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几百年来,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住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像总祠堂——有序堂、祖庙——西山祠堂,都是其中的典范。因此,新叶村也被人们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在村口有一组特别的建筑,抟云塔、文昌阁和土地祠,三者紧紧相邻,反映了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其中,抟云塔是新叶村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新叶人读书的志向。每年农历三月三,当地的百姓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大典。庆典的压轴大戏就是上百位书法能人挥毫泼墨写楹联,写得最好的楹联将留存于有序堂,缅怀先祖,启迪后代。
【1】图文对照,从总祠堂出发,去参观文昌阁内的书院,下列路线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有序堂—是亦居—种德堂—崇仁堂 B.西山祠堂—抟云塔—牌坊—是亦居
C.有序堂—进士第—牌坊—抟云塔 D.西山祠堂—双美堂—永锡堂—有序堂
【2】三月三,人们在祭祀大典上写楹联,如果上联是“耕可致富”,那下联最贴切的应为( ) 。 (1分)
A.读能聪明 B.读可发家 C.读能富强 D.读能荣身
【3】看图读文,你发现新叶村是一个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村落。(用四字词语概括)(1分)
【4】新叶村建筑群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介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五官
在我看来,人的五官并无美丑贵贱之分。他们居于人的头上,享受着至尊之位,控制着四肢的正常工作。
鼻子在脸上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但是,他有诸多的生存风险。厕所、下水道中弥漫着的臭气,他不得不长时间忍受,食物变质了需要他来鉴定。天灾人祸常常会殃及到他,就说最常见的感冒吧,感冒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遭殃的无非就是鼻子自己罢了。
嘴巴居于鼻子之下,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佳位置,但他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他可以让你品尝天下的美食,也可以让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我认为,嘴巴天生就不是一个享福的命,从“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八个字里就能体会出嘴巴的无奈。
在人的面孔中最重要的还属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能通过他看到外面的美好世界,别人可以通过他感悟我们的心灵。
耳朵能让人聆听智者的教诲,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行。同时,耳朵也是五官中唯一被爱美的女士选中佩戴饰品的场所。我猜最让耳朵烦心的事情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对于五官,我绝无偏爱,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员,正如《手指》一文所述的那样,五官( )团结一致,( )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创造最美好的未来!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五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短文还缺少对哪个五官的介绍?请想一想,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3】每个五官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读完短文后,我知道鼻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嘴巴的优点是能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官》和《手指》都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
12、课外阅读。
走进丽江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千米。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水、宽阔的坝子……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及其神秘的摩梭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1】全文像是一篇对丽江的解说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丽江,宛如让读者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A.动态 B.静态
【2】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章中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3】用“____”画出全文的总起句。
【4】文中画“﹏﹏”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 涛)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掏 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shì sì) 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xì jì)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自______的作品《_______》,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
【2】用“/”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3】用“_______”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4】文段中写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4、阅读
祖父的园子
①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③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④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⑤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⑥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⑦我说:“谷子。”
⑧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⑨我说:“是的。”
⑩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⑪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⑫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⑬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⑭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⑮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⑯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⑰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⑱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⑲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阅读文章,说一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概括④—⑭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⑯自然段的“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_____的老人。( )
A.勤劳、开朗、对孩子教育有耐心、循循善诱
B.思念祖国,思念家乡,一心想陪伴孙女成长
C.无人照顾,生活凄惨,和自己孙女相依为命
15、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他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点儿也没有听到妻子在后面的呼唤。
其中“一点儿也没有”表达了什么?
16、阅读《景阳冈》选段,完成练习。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稍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出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回忆课文并填空。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喝酒)→( )→( )→( )这四部分内容。
【2】用“ ”文段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中用( )比喻( )。
【3】老虎进攻三招是( )、( )、( ),武松通过三“( )”来应对。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试着为下面的绰号找主人。(用直线连起来)
及时雨 豹子头 智多星 浪里白条
林冲 宋江 张顺 吴用
17、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望而生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相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做了哪三件事帮助他朋友克服困难?概括一下写出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1)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先总述后分述。( ) ②先概括叙述后详述。( )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2)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
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
【4】登上峰顶,举目远眺,会使人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像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形容名气很大。________________
(2)跟大家不一样。________________
(3)一千篇文章都一样,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天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南丁格尔不仅帮助伤病员(排除 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慰问)。①她常常(细心 耐心)地安慰重伤患者,并帮助他们往家里写信,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贴家用。②她还亲自写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表示(安慰 慰问)。③在她的(亲切 亲近)关怀和(用心 精心)照料下,伤病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大大改观,重伤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她成了英国的传奇人物。
【1】用“√”选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2】哪句话能概括南丁格尔为救护伤病员作出的贡献?请用“ ” 画出来。
【3】对文中标序号的三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解除身体痛苦,②慰问家属,③工作成果。
B. ①②③既解除伤病员肉体痛苦,又给予精神安慰。
C. ①给予伤员精神安慰,②给予死亡士兵家属精神安慰,③她 的工作成果。
【4】下面哪一项概括本段中南丁格尔的表现最为合适?( )
A. 无微不至关怀伤病员。 B. 忘我工作。 C. 不顾个人安危。
【5】为什么说南丁格尔是英国的传奇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句子练习。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
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母亲偶然捉了一条小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分外喧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小学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生活中记忆最深刻的或让你成长的一件事,记录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