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正好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混蛋!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2、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晦气 教诲 后悔
B.铰断 饺子 绞在一处
C.嫣红 蔫巴 心不在焉
D.忌讳 包围 违背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
B.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
C.孙膑心知肚明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D.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4、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juàn liàn shuāi jiāo bāo fu sù rán qǐ jìnɡ
( ) ( )( ) ( )( )
fù yōnɡ fànɡ sì chuán shāo fēi chí yǎnɡ zūn chǔ yōu
( ) ( ) ( ) ( ) ( )
5、读拼音,写汉字。
(1)爷爷家院子里种了一棵sānɡ(_________)树和一棵yīnɡ(_______)桃树,鸟儿在树上跳来蹦去,就像在空中闲ɡuànɡ(________)。一只hú dié(__________)飞来,落在树上。它们自由自在。
(2)因为爸爸不分zhòu(_______)的耕yún(________),我家chénɡ(_______)包的土地收ɡē(________)的麦子非常好。
(3)我用线想shuān(________)住一只mà zhà(__________),可是却让它跑掉了。
6、快乐玩玩:
花谜。(根据谜面猜花的名字)
(1)日暮方闻芝兰味。_____
(2)爆竹声中送旧岁。_____
(3)鱼美人。_____
(4)牛郎放牧。_____
(5)替父从军。_____。
7、仿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设计(巧妙)
装饰______ 传授______ 改进______ 神态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shú xi jī è wěi pài
(____) (_____) (____) (______)
bǎng yàng jiān dū chā tú zhē gài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景阳冈(节选)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 )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 )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 )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本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将下列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踢 轮 揪 提 打 劈
【3】画“ ”的句子中加点字“般”的意思是______。这“三般”写出了大虫的______。
【4】选文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_______,有_______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_______出场。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这两节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按课文填空。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________
②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________
③沉着,镇定,不慌不忙。________
④坚强不屈的样子。________
【4】上两段文字都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用鹅与________做比较,突出了鹅的叫声________的特点。用鹅与________做比较,突出了鹅的步态________的特点。
11、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A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B 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C 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请将下列三个词还原到文中A、B、C三处。
说话 逛 睡醒
【2】下列四种动植物中,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3】这一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4】假如请你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段,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 )
A.喜悦、愉快 B.悲伤、难过 C.生气、愤怒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賞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呀!
【1】作者写朗润园的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说说你对故乡的理解。
故乡是荒漠里的一片绿洲,让独行者感到一丝希望。
故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借月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请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揣摩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绿林深处白鹭飞
①初夏时节,风清日丽。我们终于来到了武安镇清泉村。
②绿绿的秧苗站稳了脚跟,正婆娑着散发出无尽的青春。稻秧田错落有致,田间阡陌纵横,沟渠流水汤汤,清澈澄碧。金色的阳光裹着绿色的风的衣裳,在树梢上舞蹈,在房舍间穿梭,在水洼洼里谈笑。白果树、杨树、桃树、桑树围着一坡又一坡的村舍低声絮语。
③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山坡,车子停靠在一户人家门前。一棵高大的杏树遮天蔽日,树下落了一地浅黄的杏子。柴垛、沙堆间有小鸡呢喃着觅食,门前、草丛中有狗在撒欢。
④眼睛越过门前的稻秧田,对面是一片深绿色的杉树林,山林外围是嫩绿色的杨树,树林越深,绿色也渐渐由浅至深,至深处则似一块墨绿色的玉镶嵌在广袤的天际。林间不时地传出“咕咕嘎嘎”的鸟鸣。灌入耳郭的丝丝风声捎着鸟鸣声,不断涌动着你宁静的思绪。
⑤放眼望去,树木葱茏,绿荫滚滚。绿林上空,蓝天载着悠悠浮云,天蓝得纯净,云白得耀眼。阳光丝丝透进,在树林间快活地闪烁着,跳跃着,林间点缀着若隐若现的白色,像盛开的广玉兰花。定睛一看,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停栖着上千只白鹭!不知是否林间有人惊动,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咕咕嘎嘎”的鸣声不绝于耳,让人疑是误入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年诗行中!
⑥我们惊喜地走在田埂上,向杉树林近处走去。抬头仰望,丛林中,只见它们昂着高贵的头,君临天下。那雪白的羽毛,修长纤细的腿,体态婀娜如舞蹈的少女,姿态优雅又如高贵的绅士。有的在枝头筑巢,嬉戏逗趣;有的引颈吟唱,翩翩起舞。它们体态轻盈,或奋力展翅,跃跃欲飞;或相依相偎,成双成对,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偶尔回头,也见绿绿的稻秧田里。时有一两只缓缓飞落在明净的水田边洗喙叼鱼,稻田便成了一幅嵌在镜框里的画。让人不由想起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
⑦暮色将近。一群群归巢的白鹭自由地滑翔,优美地降落,影影绰绰,还有几只在林间,辗转低回着翩然而落,在薄暮中构成一幅曼妙的剪影。
【1】“满眼都是绿色的世界。”这句话放在文章第几段的开头最合适( )
A.②
B.③
C.④
D.⑤
【2】仔细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绿林中的白鹭,先闻鸟声,再观其行。( )
(2)短文两次引用诗句,描绘的景象是一样的,表达的情感也是一样的。( )
(3)短文多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乡间迷人的田园风光。( )
【3】第⑤段是怎样描写白鹭的?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色和表达效果,分点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画“ ”的部分写了白鹭在枝头的种种活动,最后却说“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这前后是不是矛盾了?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ɡ zhēnɡ)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3】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5】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仿写词语。
阴惨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通过“犹如铁铸,纹丝不动”凸显了船长__________的形象。
【3】虽然哈尔威船长没有说话,可是他的思维并没有停止,他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至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各写一句夸赞圆明园和痛恨侵略者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二)奇妙的书
①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1分)
【2】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奇妙的书。(3分)
【3】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1分)
【5】“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中的“一般”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 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bì)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近义词:
细腻:______憧憬:_____
【2】我们对陨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写丑石“无用”的语句,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 ( )的方法突出了丑石的无用。
【4】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哪一项?( )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嘿,bì jìng( )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于是继续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同时每天清晨,我还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tiān fāng yè tán( ),“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 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qín xián( )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cí xiáng( )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潜滋暗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各表示什么,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C.表示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1)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 )
(2)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
(3)“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呜叫。( )
5.读短文,完成练习。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我”的变化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3、习作
题目:我心中的英雄
提示:1.请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2.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