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摇头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涟(qí)  窈(tiǎo)    烟波浩(miǎo)

B.放(sì)   (zhú)   持不苟(jīn)

C.手(wǎn)   油(kāi)   肥体壮(biāo)

D.附(yōng)   刻(juān)   熠发光(yì)

3、下面词语中,表示年龄最小的是( )

A.豆蔻年华

B.及笄

C.弱冠

D.而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补充词语

____)(____)了事   抓耳挠(____  ___)(___)不绝   一(____)不(____

____)面(___)天    ____)头(___)气  极(____)远(____       

____)(____)之心

5、原文填空。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_________ 的那个_________里升上来了。渐渐地,夜空里______了一层_________淡淡雾气。我们发现那些星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先_________亮,现在变成了弱弱的光。这使我们大吃一惊。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选文出自美国作家   写的《   》。

2.忽然,像被一阵冈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写的是   。作者将 比作   ,生动形象。

3.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我们感受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作者吴获梓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7、解释词语。

1.庞然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囊妙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4分)

(1)要表示千钧的重量系在一跟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的意思,应该用的词语是

(2)要表示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意思,应该用的词句是(

(3)要表示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的意思,应该用的词语是(

(4)要表示光亮而透明的意思,应该用的词语是(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猫的叫声的四字词语。

【2】选文中的加点字“蹭”表现了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________之情。

【3】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猫的爪印。

B.选文主要描写了猫不听话时的表现。

C.选文详写了猫高兴时的表现。

D.选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字的敬畏

乔传藻

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的。譬如一提到“翠”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风”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使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调度能力,在此展示给了我们。(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言语或文字不多,而意思却很完备。________

【2】照样子连一连。

一提到“翠”字      朦胧的江南水乡

一提到“风”字 润润的玉石

一提到“雨”字 飘飞的柳絮

【3】中国的汉字和中国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方块字与集成电路板相似?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

【5】“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楹联好在哪里?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__(yíng)②娇__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相和》选段(20分)

有一天,蔺相(rú  yú )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 sì  shì),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jiāng  jiàng)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了厉害。蔺相如对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xuē xiāo )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采集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去。(4分)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3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削弱( )   热情(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3分)

5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合理即可)

如果…………  

同心协力……   

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廉颇是一个 的人。(4分)

 

13、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

【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童年河

【材料一】

【材料二】后记选摘

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感谢画家万芾,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

——赵丽宏,作家

【材料三】书评撷英

评论一:赵丽宏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把自己的童年记忆变成了文字——无论是对小读者,对大读者,还是对他本人,都是很好的一部著作。

——金波,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评论二:《童年河》是赵丽宏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个意外收获。小说追求一种深入心底的真,这是经过生命体验和岁月淘洗的记忆,是以过去岁月为题材的面向当下的活的文字。

——刘绪源,儿童文学评论家

评论三: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

【1】《童年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该书适合阅读的人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适合慢读、慢品的小说。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童年河》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男孩的故事。( )

(2)赵丽宏这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自己童年时在北京发生的真实故事。( )

(3)梅子涵、刘绪源、金波三人从不同角度对《童年河》进行了“点赞”。( )

【3】在班级读书会上,你需要向同学们推荐《童年河》这本书,请结合以上材料,写出两个推荐理由。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想象《童年河》的封面会是怎样的?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以“童年回忆”为主题开展班级读书会,除了《童年河》这本书,你还想推荐哪几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五年级某班58名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统计表

用途

所占比例

用途

所占比例

用途

所占比例

零食

28%

请客送礼

14%

赞助他人

2%

电脑上网

24%

自置书籍

5%

外出旅行

3%

添小玩意儿

17%

学习用品

5%

其他用途

2%

[材料二]

理财四法

计划法:根据零花钱的数额,制订周计划,考虑日常花费的额度,接必要次要逐项列入计划,在固定的零花钱中支出。

阶段法:向父母建议,给的零花钱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请父母由帮助监督到逐渐放手。

审核法:把每周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记录下来,让父母帮助审核。

节余法:每周的零花钱余出部分,以防急用。

【1】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呈现的内容,写一两句调查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介绍的理财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拓展题

小书屋

这间小巧玲珑的小书屋,被挤在两幢高大的楼房中间。 

小书屋门前,摆着几张临时搭起的书架,上面挨挨 (    )挤挤地摆满各种书刊杂志: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有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也有适合中老年人阅读的,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小书屋主人的态度很好,不仅百问不烦,百拿不厌,而且还能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主动介绍你所喜爱的精神食粮。 

  小书屋内,有一个柜台,它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四周的墙壁上,从上到下也用铁丝和绳子挂了四 (    )书刊,就连两扇打开的小门上,店主人也没让它 (    )闲着。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不管是三伏酷暑,还是 (    )九严寒,只要你来到这个书店小屋,都可以随意选择你喜爱的书刊,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这个小书屋,没有宽敞豪华的门面,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却有着琳琅满目的书刊杂志、热情和蔼的笑容、亲切温柔的话语,这一切,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它像一叶小舟, (    )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或词注音。

2联系上下文说明加点的词各代指什么。     

(1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        

(2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        

(3像一叶小舟,载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3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用什么比喻什么。

4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小书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饿了,也dé děi)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kān kàn)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zào zhào)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2不可靠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拨动心弦的微笑

①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②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③起初,我以为听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并没有其他人。接着,男人又叫了一声“大哥”。他的目光怯怯的,有些无助,也有些无奈。我说,你叫我吗?我想证实一下。他点点头说:“大哥,是这样的,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我的钱被人掏了,我回不了家了,我是想……”

④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许多画面:弄残了肢体的行乞者,编造家里遭受灭顶之灾的行骗者……繁华的街角、车站、码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就在刚才,售票大厅的外面,还有一个老婆婆趴在地上,摇动着饭盒,向人们要钱呢。

⑤我怎么办?这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骗子?是一走了之,还是施救于他?我飞快地在心里忖度着。男人低着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我的回答。就在这时候,一个六七岁的女孩跑过来,说:“叔叔,真的,我爸爸的钱真的丢了!”说完后,她朝我微微一笑。这个小女孩的笑容真漂亮,那纯净的甜美的笑容,像清泉,一下子流到我的心坎里。

⑥男人一见女孩跑过来,突然扯开嗓门嚷了一句:“让你站在一边等着,谁让你过来的!”女孩被父亲的厉声呵斥吓坏了,她紧紧扯住了父亲的衣襟,不松手。

⑦这会不会是父女俩为我上演的一出戏?我的脑海里立刻又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但一想到刚才女孩那纯净的笑容,心里不免犯嘀咕,不会吧,他们怎么会是骗子呢?我在心里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句。

⑧小女孩说:“叔叔,你要是不相信,我会唱歌,我给你唱一首歌吧。”说完后,小女孩又甜美地一笑。她松开扯着父亲衣襟的手,一本正经地摆了个站姿,歪着头想了一下,便唱了起来:秋风秋风轻轻吹,棉桃姐姐咧开嘴,你看她露出小白牙……这是我熟悉的一首儿歌,我俯下身一把抱住女孩,说:“孩子,别唱了……”我一连说了几个别唱了,然后站起身,对男人说:“大哥,你需要多少钱?”

⑨“我,我需要……我需要150块钱。”男人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因为难以启齿,总之吞吞吐吐半天,才说出这个数字。我把钱递给他的时候,他问我要地址,说将来要还我。我摆摆手说不用了。我俯下身子,拍了拍小女孩的脸蛋,说:“小家伙,真可爱!”说完我就走了。

⑩在站台上,我等到了要等的火车,也接到了要接的人。然后,顺着站台往回走,快上天桥的时候,我突然听到沉闷的敲击窗户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那父女俩。他们坐在即将开行的一列火车里,正咧着嘴,一边朝我摆手,一边朝我微笑。啊,他们不是骗子。是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骗子。

那一刻我为什么会突然坚决地拿出钱来帮助那个男人呢?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那个女孩的那首儿歌,还有她那甜美纯真的微笑,突然拨动了我心弦的缘故吧。

微笑,是不是上帝赋予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呢?你看,这甜美的语言,像一只温柔的手,一下子就触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我想说的是,不仅是这个小女孩,当我们也试着用微笑面对别人的时候,会不会一下子拨动整个世界友善的和弦呢?

1联系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忖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这篇文中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这对父女俩的情感变化。

( )——( )—— 纠结 ——( )—— 相信

4理解句子。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甜美的语言,像一只温柔的手,一下子就触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我想说的是,不仅是这个小女孩,当我们也试着用微笑面对别人的时候,会不会一下子拨动整个世界友善的和弦呢?”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社会中,的确有不少乞讨者,其中有的的确是很穷,你想对真乞丐说:“______”但也有的是借乞讨之名骗取钱财,其实并非真正的乞讨者,你想对借名骗钱的乞丐说:“_______

6作者在文中多出些小姑娘的微笑,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__

②罕见:________

③至宝: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__  欺骗—________    戏弄—________    来历—________

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很久十余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的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训练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肯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内容。请抓住其中的一次活动写具体,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