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 柳枝垂落在河面,在微风中清洗它的长发。
B. 夜空里的星星好像无数颗闪烁在黑绒丝上的钻石。
C. 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关于这句话中的“一些”“可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可以删,因为删去后读者也能明白这里指的是部分恐龙。
B.“一些”不能删,因为转移到树上生存的恐龙只有一部分。
C.“可能”可以删,因为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基本符合事实。
D.“一些”和“可能”都可以删,因为删去后与原句表达的意思一样。
3、禹带领人们治水经过了( )年,终于将大水治理好。
A.10
B.11
C.12
D.13
4、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分辩 青净 紫色 一声不吭(kēnɡ)
B.胳博 石笋 明艳 镶嵌(qiàn)
C.刹那 镶嵌 聚集 倔强(qiánɡ)
D.额角 杜鹃 慌张 扒(pá)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砌”字共九画,第七画是竖提。
B.“啸”字共十一画,第八画是撇,最后一画是点。
C.“牌”字共十二画,第四画是横。
D.“撵”字共十五画,第七画是点。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夕阳被湖面照得一片金黄。
B. 秋天的龙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C. 这篇作文不正确的错字太多了。
D. 爸爸给我买了橡皮、尺子、铅笔等文具。
7、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狂风怒吼,快下雨了,_______昨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得没错,_______我看了天气预报,但还是忘带伞了,正考虑着怎么回家时,雨_______停了。
A.果然 竟然 虽然 B.虽然 竟然 果然 C.果然 虽然 竟然
8、解释下列词语。
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重点片段品析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根据诗歌片段填空。
______的枝头 ______流苏 ______寂静 ______金晖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开心阅读。
一张借条
那年的我正值十八岁,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因为辍学经商腰包鼓起时,我跃跃欲试,也想(放弃 丢弃)学业,加入赚钱的行列。
我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热烈 强烈)反对。他说,无论将来做什么,等先把学上完再说。那时的我怎么会听他的劝呢!顾不得他捶胸顿足,也不去管他唉声叹气,我毅然离开了学校。可是经商谈何容易。首先是本钱的问题,我手中没有半点积蓄,只好去跟那些要好的哥们儿借。
我从未这样低三下四过,可我仍没有借到一毛钱。那些平时把义气挂在嘴边的哥们儿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是的,借钱给一个对经商一窍不通的人,不亚于把钱投入大海。
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把钱投入大海,那就是我的父亲。当他把那两万块钱拍到桌子上时,我除了喜悦,还有惊愕。
父亲沉着脸说:“打个借条给我,一年后的今天,你挣了钱还我。如果还不上,你就听从我的安排!”
也许父亲早就料定了我不会成功。还不到一年,两万块钱被我挥霍一空。父亲没有(谴责 责备)我,虽然这些钱是父亲半生的积蓄。
父亲说:“现在,你该听我的了!”“嗯。”我惴惴地答应了。“我叫你回学校念书!”听了父亲这个简单的要求,我感到无地自容。
父亲亲自送我回到学校里,经过失败的洗礼,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知识是多么重要。
几年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当我再次选择经商,并且在不久后就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张借条。我问父亲:“当时你怎么就不心疼那两万块钱呢?”父亲笑着说:“我用两万块钱,买回来你这大好的前程,很值哩!”
看着藏在父亲皱纹里那(朴素 朴实)的笑,我的眼里却满是泪水。
【1】用“ ”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恰当的词语。
【2】本文的主要情节可以用五个简短的句子概括,请按先后顺序写出中间三个。
①我”经不住赚钱的诱惑,决定辍学经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再次选择经商,喜获成功。
【3】第八自然段中“失败的洗礼”在文中指什么?用“ ”画出来。
【4】品读文中加点的词语,说说“我”“喜悦”的是什么,“惊愕”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我”此时觉得“回学校念书”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
A.“我”功课一向很好,念书对“我”来说很简单。
B.与放弃学业在外盲目打拼相比,重返校园上学对“我”来说是一条熟悉平坦的路。
C.父亲提出的这个要求,条件不多,没有指望“我”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
D.“我”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念书也就不困难了。
【6】如果给短文换一个题目,你会选哪一个?请写出理由。
A.两万块钱 B.学费 C.重返校园 D.约定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并作答。
金老师当时兼(jiān)管学校图书馆的工作。那年放暑假后,他指派我和一位同学帮他整理图书,我们自然非常乐意。校园十分宁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我们默默地忙着。不到四五天,书就整理完了。金老师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那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他叫那位同学下楼去打一盆凉水来,让大家擦擦汗;又掏出了五角钱,叫我到外面买杨梅。我问买多少,他说尽(jǐn)钱买。我捧着一大包杨梅回来,忘记了是几斤,反正我从来没有一次买这么多。
我们围坐在图书馆一角的小桌子边。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的最开心,最惬(qiè)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临走时,我们向金老师道谢,不仅谢他请我们吃杨梅,还谢他允许我们在整理图书的休息时间随意翻阅许多书。金老师却说:“我要谢谢你们,帮我整理书,我可以早几天回家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6分)
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9分)
①校园十分宁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我们默默地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写金老师的这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母鸡(节选)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 )在院里,( )在院外,她( )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儿飞过,(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在短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____作用。
【4】短文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母鸡很有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下面的三个语段,完成练习。
语段(一)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语段(二)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语段(三)
我们把四只鹅蛋放到我家那只外号叫“黑桃皇后”的母鸡窝里,“黑桃皇后”孵出了四只淡黄色的小鹅。它们唧唧叫着,口哨吹得和小鸡完全不同。“黑桃皇后”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蓬起了羽毛,它压根儿不想分辨,依然像对待小鸡那样,以母亲般的关怀来对待小鹅。
【1】提取信息: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三个语段都写了动物的性格特点。( )
(2)语段(一)和语段(二)都描写了鹅的步态,体现其傲慢的性格特点。( )
(3)语段(三)描写了一只温柔可亲且关爱自己孩子的母鸡。( )
【2】探究写法:这三个语段分别运用了哪种写作方法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动物?选一选。
①动作描写 ②对比描写 ③列举具体事例说明
语段(一)______ 语段(二)______ 语段(三)______
【3】拓展想象:那只外号叫“黑桃皇后”的母鸡带着四只小鹅,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母鸡带小鹅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答题。
《苹果里的五角星》(片段)
第一次这样切(qiē qiè)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4】创造力从小处说是________________,从大处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到创造、创新的话题,我想到了这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的反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平常人们总是____________地按照_________的切法切苹果:____________,而小男孩采用的方法却是:______________。
【7】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事迹令人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家的房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熟的稻子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_____________;勤劳的蜜蜂在采蜜,那是在启示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5.春天的武汉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写作。
题目:我忘不了他(她)
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请你用一两件具体的事突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