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预妨 扫荡 倘若 天高地阔

B.迟吨 奇幼 踏步 屏息凝视

C.甜密 挣扎 威利 引吭大叫

D.朦胧 构成 描绘 一丝不苟

2、根据材料选一选。(填序号)(选做题)

根据对纳米技术的介绍,我认为要制作一个不易碎的杯子需要用到( )

A.纳米传感器:一种检测装置,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精度很高。

B.纳米陶瓷:一种复合型材料,能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金属般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

C.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别的磁学性质,制成的磁记录材料不仅音质、图像好,而且记录密度高。

3、下列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奢侈  疙瘩 麦杆  丰富多腔 B.凝视  窥伺 哺育  从容不迫

C.沦陷  侮辱 抡起  生气勃勃 D.陡峭  鸡雏 俏丽  扬长而去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放(zhàn皱(yùn耀(xuàn服(

B.huī)   脚(chì) 胆què)   深yuān

C.徉(chǎnɡ)  合()   纸() 跋山水(shè

D.晒(bào) 伯zhònɡ)  孔之道(mènɡ

5、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边          

B.          

C.          吃懒做

D.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B.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连半点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C.虽然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甭想有鱼咬钩了。

7、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勤不倦( )

A.恭敬 B.谦逊有礼 C.恭喜

2博学多( )

A.通顺 B.穿过去,走过去 C.通晓,明白

3太白感其意,还业( )

A.士兵 B.死亡 C.完成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照样子,写词语。

(1)争先恐后(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

(2)成百上千(含有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

(3)无遮无拦(ABAC) 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用“_____”和“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出桦树______的特点。

【2】画横线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现出对桦树一身洁白的喜爱

B.白桦“涂上银霜”是指冬天冷,人们给白桦树刷了一层石灰水来保暖

C.“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表现了它的气质高尚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类文阅读。

种植春天

这是一则日本的童话。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当他把面包拿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读短文,回答问题。

(1)文章想象奇妙,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可为什么在少女的坟墓上,竟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农夫的做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的写法。

2请用“   ”画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国王、农夫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少女就是春天,善待她就能拥有春天。

B.对待别人不能冷酷无情,热情友善地对待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回报。

C.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生活。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幸福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6“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你觉得除了春天,还会有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卖爆米花的少年

有一个少年,他兄弟姊妹七个,父母虽努力工作,但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辛。没办法,父母决定带着他们回老家生活。没想到途中渡船遇险沉没,少年全家获救了,可他们仅有的那一点财产却都化为乌有。回到家乡,少年上了小学。中午,别的同学捧着从家里带来的香喷喷的盒饭吃了起来。少年家穷,准备不起盒饭,他只能咽咽口水,勒勒腰带,悄悄走到水管前喝上一通冷水充饥。

少年很自卑,他害怕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秘密,喝完水,他不敢看同学们一眼,低着头走进教室,挨过难熬的中午时光。为了全家的生活,放学后,别的同学都玩耍去了,少年却不得不帮做小生意的母亲去卖爆米花。少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怕碰到熟人,往往把头垂得很低。可爆米花偏偏是小孩子们的最爱,来买爆米花的同学特别多。班上的一位漂亮女生来了,她吃惊地看着少年。少年在女同学的注视下头垂得更低了。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尴尬,少年开始戴顶大大的草帽去卖爆米花。每当有同学过来时,他都把草帽拉得低低的,遮住自己的脸。少年的举动被母亲发觉了,她知道儿子难为情,拉着儿子的手说:“把草帽拿掉,露出脸来,你没偷没抢,靠的是自己的劳动赚钱,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这不丢人!要昂起头,挺直腰板来做生意。少年看着母亲鼓励的目光。迟疑着拿掉了草帽,开始按母亲说的那样,昂起头、挺起腰板来卖爆米花。

同学们又来了,他大着胆子,有点羞涩地笑脸相迎,这时,他猛然发现,同学们的目光不再是对自己的嘲笑,而是对自己的赞许。想着自己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养家,少年变得非常自信自豪。

就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少年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要读高中了,可家里实在供养不起他读书,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进入高中夜校学习。这样太辛苦了,他想到了放弃,可他一想起母亲让自己拿掉草帽这件事,他的腰板就不由直了起来,自信也就跟着来了。在整个高中期间,他的成绩不但一直是全校第一,而且还获得了奖学金。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高中毕业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如何支付大学里高额的费用呢?他开始在课余时间捡垃圾。这时真的有人嘲笑他大学生捡垃圾太丢人,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没有必要给自己再戴上草帽。

少年大学毕业了,进入了韩国现代建设集团。他凭借出色的业绩一路升至总裁。后又当选国会议员,继而当选了首尔市市长,前不久,这个曾戴着草帽卖爆米花的少年又成为韩国第十七任总统。这个少年就是李明博,韩国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1堂堂正正的近义词是()

2下面的词语不能与堂堂搭配使用的是(

A. 仪表堂堂

B. 堂堂大学

C. 堂堂教师

D. 堂堂数学课

3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①少年很自卑,他海派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秘密,喝完水,他不敢看同学们一眼,(   挨过难熬的中午时光。

②少年却不得不帮做小生意的母亲去卖爆米花。少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怕碰到熟人,往往(  

③班上的一位漂亮女生来了,她吃惊地看着少年。少年在女同学的注视下(  

④每当有同学过来时,( )遮住自己的脸。

4李明博把自己成功归于母亲的教诲。母亲的教诲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明博捡垃圾支付学费,遭遇嘲笑,他却不在意,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主要记叙李明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麻雀

(1)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2)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3)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但是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就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4)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5)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而是麻雀少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说麻雀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3)自然段的大意,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来形容麻雀的愚蠢

B.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C.麻雀们喜欢“半路打劫”

D.麻雀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3】根据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段中举了两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概括,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中的现象让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请你再根据自己想到的问题给市长提出1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常昊学棋

常昊6岁那年,着了魔似的迷上了围棋。爸爸妈妈慕名把他送进了上海很有名的教练邱百瑞的围棋班里。

这个围棋班已开学好几个月了,常昊是插班生,年龄最小。开始的几堂课,邱老师只让他看,没让他下。常昊就专心致志地看。邱百瑞顾不上常昊,但常昊那种专注投入的神情却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是个经验丰富的教练,尤其擅长带孩子,虽然各种性格的孩子他见得很多,但常昊这样的孩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只学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常昊就脱颖而出了,成了全班最好的棋手之一。他确实很有灵气,一教就会,一下棋就能把学到的招数施展出来。每次和同学对弈(),他都会赢。

1984年年初的一天,邱老师对常昊说:“日本有个老棋手叫安永一,来到了上海,你去跟他下一盘。”安永一是日本的职业五段棋手,还是一位声望颇高的围棋评论家、教育家。

常昊面对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84岁老人,毫无惧色,落子迅捷,下了没几手,就挑起了战斗。他想:“老人让我7子,我怎么能输呢?”一个回合下来,常昊的应对一直不错。安永一脸上露出了惊诧神色,但他到底是身经百战的老棋手,一会儿虚一会儿实,欺招再加骗招,结果下成了一盘和棋。“厉害!”安永一说。

到了1986年,常昊不仅夺得第一届 “棋童”杯冠军,而且小小年龄,就在全国升段赛上从业余棋手升上了专业初段。

1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四字词语。

(1)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_______

(2)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_______

2从“着了魔”“迷上”这两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昊凭什么打动邱百瑞?从中可见邱百瑞是个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永一所说的“厉害!”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展厅讲解员给你们推荐了一篇关于螺的文章,请你阅读学习。

“建筑奇才”——螺

佚名

①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

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的,更有像双锥的。

③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做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④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比如,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⑤有些螺的外壳还能帮助它们躲避敌害。它们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当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螺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⑥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的踪迹。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种建筑杰作。

(选文有删改)

圈点勾画读文章

——说明文

【1】请用不同的符号或不同颜色的“ ”画以下内容。

◎文章写了什么

【2】“ ”画出说明对象。

◎文章怎么写的

【3】画出介绍说明对象外形的句子。

【4】画出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5】画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句子。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句子训练营。

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越来越浓了,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营参谋长对黄继光说:“我相信你能完成任务。”(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我很喜欢唱歌,每天都坚持练习锻炼。我的歌声悠扬动听,歌唱比赛上,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所料不出,评委们全都大加赞赏,我最终取得了一等奖。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快乐练笔。

巴金在写《海上日出》时,对太阳的形状、颜色及其变化进行了描写,请你也尝试用这样法来写写日落吧!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