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画线句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
A.表示想象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说话的中断
C.表示重复的词语的省略
D.表示引文的省略
3、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 )
A.切 B.推 C.摸 D.拉
4、宋元时期有许多科技发明和技术革新。北宋时期毕异发明了(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5、多音字组词。
数shǔ (________) shù (________)
兴xīng(_________) xìng (_________)
乐lè(_________) yuè(_________)
6、近义词。
能手——(_______) 孤单——(_______) 本事——(_______)
教诲——(_______) 审视——(_______) 叮嘱——(_______)
发现——(_______) 骄傲——(_______) 索性——(_______)
7、把诗句补充完整。
( )无声( )细流,( )照水爱( )。
小荷( )露( ),( )有蜻蜓( )。
8、看拼音,写词语。
chí táng chèn shān lì hài mì fēng
zhì huì nuò ruò pǔ tōng zī shì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____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__ 、葡萄灰、_____、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____、_____的颜色。
【1】把课文补充完整。
【2】照样子写词语。
葡萄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半紫半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4】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有关传统节日的短文,并做题。(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
年的来历
“年”是一种并不存在的动物,它来自我们的想象,据说会带给人们厄运。这里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年”是一头带有双角的猛兽生活在海底,每年的除夕,它就浮出水面来到岸上,吞吃活人和动物,人们都非常害怕它。于是,每到除夕,人们就携老扶幼逃到山上,躲避“年”。
有一年的除夕,一位长须老者走进了村庄,他向村里的人乞求食宿,但这个时候大家正忙着上山躲避“年”,人人都仓皇逃命,所以除了一位老妪之外没人注意到这位老者。她对老者说:“快上山吧,‘年’就要来吃你了!”老者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快逃命吧,不出几个时辰,‘年’就要来了。”老妪又一次叫道。但是老者还是面带微笑,他说:“如果让我在你家过一夜,我保证把‘年’赶跑。”“但……”最后,老妪实在没有选择了,因为她不得不马上上山,于是她就把
老者一个人留在了她的家里。
半夜里,“年”果然来了。它看到老妪家的门上贴着红纸,屋子里又烧了一团火,于是浑身颤抖,发出一声怪叫。它对着屋子,怒目圆睁,然后猛扑上前,就在它要冲进屋子时,里面传来了爆竹声,“年”再一次浑身颤抖,再也没有靠近的勇气了。最后,门打开了,先前向老妪乞讨食宿的老者穿了一身大红衣服,面带微笑。“年”看到后扭头就逃。
原来,“年”怕红色、火焰,还有爆竹声,从那以后,人们就知道如何赶跑“年”了。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些风俗越传越广,人们称之为“过年”。
【1】结合第一自然段,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件事。
【3】过年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qì qiè)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gōng gǒng)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chuāng chuàng)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huǐ hǔi),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赵州桥有两个主要特点: 和 。
【4】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形态的龙?请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第一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它在文中有________的作用。
12、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丙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肘,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毀,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在介绍桥长和桥宽时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这种设计”是指_________。文章从两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 )雪仗、( )雪人、( )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
【2】“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从“冲”字我感受到孩子们______的心情。
【3】为什么作者说“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写下面的等式。
大地万物十一场大雪=一片白茫茫=无数孩子的节日
大地万物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蚂蚁补“天”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进城考试,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
晚上,秀才在房间温习功课。突然,天色大变,雷声隆隆,哗啦啦下起雨来。
不一会儿,门外的地面上就涨满了水。一群小蚂蚁来不及躲回洞里,在水洼里挣扎着。“救命啊!救命啊!”
秀才看见了这群奄奄一息的小蚂蚁,急忙捡来一根树枝,伸到水洼里。“可怜的小家伙们,快爬到树枝上来吧!”
小蚂蚁们一只接一只地从水洼里爬到树枝上,全都得救了。
“谢谢你,”蚂蚁们对秀才说,“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第二天秀才参加考试,他的文章写得虽然很好,但是有个错字:试卷中的一个“天”字少了一横,变成了“大”字。
考官看了看卷子,连连叹气:“可惜啊,因为这个错字,他得不了状元了。”
过了一会儿,考官又拿起秀才的试卷看。奇怪,试卷上的错字没了,好好的一个“天”字。“咦,不会是我看花眼了吧?”考官揉了揉眼睛,再认真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在“大”字上面排成了一横。
考官觉得很惊奇,找来了秀才,得知秀才救蚂蚁的事情。考官觉得,秀才不仅有才华,人也很善良。他对秀才说:“既然蚂蚁已经替你补‘天’了,就不算你写错字,你得了满分!”
【1】跟“奄奄一息”词义相近的是哪些词?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命在旦夕( ) B.生龙活虎( ) C.一息尚存( ) D.栩栩如生( )
【2】蚂蚁补“天”指的是:( )
A.天破了,蚂蚁们在补天。
B.小小的蚂蚁有补天的伟大志向。
C.蚂蚁们把秀才试卷中的错字“大”,补上一横,变成“天”字。
【3】蚂蚁们为什么帮秀才补“天”?( )
A.蚂蚁们天生爱助人为乐。
B.为了感念秀才的救命之恩,特地帮助秀才。
C.蚂蚁们帮助秀才,就可以跟之前的恩情勾销,互不相欠。
【4】生活中,类似“蚂蚁”“秀才”“考官”的人,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陶罐和铁罐(选段)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从选段中我知道铁罐看不起陶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陶罐谦虚,但不懦弱,因为他认识到( )
A.价值不是由材料决定的,而是用处。
B.他的价值也很高,而且他很勇敢,不怕铁罐碰他。
【3】“再说”后面省略了什么?联系故事全文选一选。( )
A.我很勇敢,不怕你来碰。
B.我不会生锈,能保存很久。
【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词语并抄下来。
A.软弱无能,不坚强。_____
B.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_____
C.彼此融治地相处。_____
【5】很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作为价值很高的文物在各地博物馆流动展出。假如今天是2021年4月30日,5月,陶罐将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展出。请你代替学校教导处拟定一份通知,请有兴趣的同学利用“五一”小长假的时间前去参观。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叶圣陶先生被一池的荷花陶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掠过湖面。(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照样子,改写句子)
一场春雨过后,嫩绿的小草从松软的泥土里长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桃子装进汽车。(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篮子里便装满了大桃子。(把“沉甸甸的”和“又香又甜的”加到句子中合适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台上的鸟儿是母亲眼里的春*。母亲是不会寂寞的。(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句子。
例: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
知了在树上不停地歌唱。
①道路两旁的花朵随风摇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上的星星闪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仔细阅读课文《翠鸟》,回答问题。
①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翠鸟羽毛颜色鲜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弯弯的一轮弯月仿佛是一条小船。
2、各种颜色的彩旗五颜六色,迎风招展。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四处错误)
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公园玩。一进公园,弟弟机灵地就跑向娱乐区。我最喜欢爱好玩沙子,就着工具筑沙堡。妈妈坐在摇椅上摇着,戴着耳机轻轻地听音乐。
21、作文
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玩具,请选择一件你喜欢的玩具,介绍它的样子,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还可以写写这件玩具各种不同的玩法。注意将句子写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