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字多组。
必(_____)(_____)
钩(_____)(_____)
通(_____)(_____)
喷(_____)(_____)
2、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圆______ 铅______ 脚______ 坪______
园______ 沿______ 却______ 苹______
季______ 打______ 葡______ 般______
李______ 叮______ 萄______ 船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________,________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________的,微风吹过,泛起________。河岸上垂下来的________,拂过妈妈和爸爸的________,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4、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马 ______ ______ ______
舟______ ______ 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fēnɡ jǐnɡ liú liàn bō wén jiě mèi
( ) ( ) ( ) ( )
mó shù jiàn zhù sì yǎng fú wù
( ) ( ) ( ) ( )
6、读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qián cái jué dìng jīn pí lì jìn
fǎng zhī yán rè róng yì bì kōng rú xǐ
7、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进行判断。
【1】三毛被流氓骗去干偷窃行当,三毛不肯,最后逃跑了。( )
【2】《爱心树》中大树最后变成了秋千。( )
【3】花婆婆每天高高兴兴出去撒种子,大家都叫她仙婆婆。( )
【4】《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告诉我们要自信、诚实地做最好的自己。( )
8、我会判断。下列哪几个句子中的“经过”一词是“路过”的意思,是就在( )里打“√”,不是就在( )里打“×”。
【1】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个公园。(____)
【2】经过努力练习,小明的书写有了很大的逬步。(____)
【3】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看到狐狸太太走出家门。(____)
【4】经过很多人的劳动,这块蛋糕才能摆在我们面前。(____)
9、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2】窟、窑、窄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洞穴有关。(______)
【3】“轻诺必寡信”是说别人随便说什么,我们都要相信。(______)
【4】“雪特别怕太阳”与“书包的样子很特别”中的“特别”意思相同。(______)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______)
10、括号中的词语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吗?相近的画“√”,不相近的画“×”。
【1】我们要多观察自然。(观赏) (______)
【2】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分辨) (______)
【3】遇到事情我们千万不能慌张,要冷静面对。(惊慌) (______)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阳光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几天后,一只鸡到院子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进了母鸡的肚子。
【1】短文共有______节。第______和______节写了两颗种子的对话。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悦——(______) 安全——(______)
【3】用“——”画出表示第二颗种子不敢冒险的原因的句子。
【4】你喜欢哪一颗种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邓小平爷爷植树》选段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1】我能把描写邓爷爷植树动作的词语加上“△”。
【2】我能把下列词语按照顺序重新排列。
①扶正 ②选苗 ③挖坑 ④移坑 ⑤填土
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邓爷爷植树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邓爷爷植树_________的态度。
【4】你对邓爷爷还有哪些了解?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个办法好
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有一回,他想:怎样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柴,还能捡些果子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的背回了许多柴,捡果子的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大家牵上牛,背上柴,提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_________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2】毛泽东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是怎样解决他想到的问题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这个办法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 )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 )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 )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1】把第一句中邓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用“ ”圈起来。
【2】把“仔细、精心、小心”填入文中的括号里。从这三个词语中我感受到了邓
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好好地读一读这段话。
【3】我知道了植树的步骤:(填序号)
①挑选树苗 ②移苗入坑 ③挥锹填土 ④挖好树坑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读语段。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喜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1】从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知道——(______) 一起——(______)
【2】读语段,再填空。
(1)太阳从________升上来了。
(2)“我”懂得,喜鹊弟弟的答案是:____________
【3】想一想,写一写。
喜鹊阿姨在窝边看着熟睡的喜鹊弟弟,扑棱着翅膀,叫起来:“鹊!鹊鹊……”我懂得,她是在说:“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下面的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①
(唐)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歌唱家。②寻常:经常。
(古诗今读)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您见面,在崔九堂前多次听您唱歌。如今正是江南风景大好的时候,在这落花时节竟又和您相逢。
17、写一写。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礼物”。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送礼物时你会怎么说?请在横线上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注意划线的部分,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大树下坐着一位花白胡子的老爷爷。
①河边________。
②草原上________。
19、仿照例子写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仔细看图,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力,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写一段通顺、完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