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根一____________ 晓一____________
住一____________ 扑一____________
2、我会读拼音,写同音字。
(1)院子里的桃树( )了很多果子。
(2)我( )过老师递过来的书。
(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文具( )。
(2)周日,我要( )同学一起去游乐园玩。
(1)( )时,我总会帮妈妈做家务。
(2)那个( )果看起来又大又红,一定很好吃。
(1)春天是一个多( )的季节。
(2)小兔子( )了一篮子蘑菇。
3、补充句子。
(1)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夫犹饿死。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4、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勃勃 ______隔绝
______斑斓 ______竭力
笨___笨___ 九牛二虎______
5、根据部首写汉字。
氵(______) (______) (______)
冫(______) (______) (______)
礻(______) (______) (______)
衤(______) (______) (______)
6、我的书写最漂亮。
7、判断对错。(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今天好像要下雨了。( )
2.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
3.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
4.妈妈好像看出了李华的心思,悄悄对她说:“别着急,慢慢来。”( )
8、我会判断对错。
1.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_____)
2.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后过的河。(_____)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杨万里。(_____)
4.“亡羊补牢”的“亡”是“死亡”的意思。(_____)
5.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_____)
6.“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若这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就是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而原来表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长高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_____)
9、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丢失”。 ____
【2】端午节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看花灯的习俗。 ____
【3】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积雪化得慢的是南方。 ____
【4】《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向很多人请教。____
【5】“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____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唐代的杨万里。 ____
10、判断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改正。
兴奋(xīnɡ)______ 干净(ɡàn)______ 好奇(hǎo)______
重量(liánɡ)______ 难为情(wèi)______ 结实(jiē)______
教室(jiào)______ 打扫(sào)______ 风扇(shān)______
11、课内阅读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平时——(________) 出售——(________)
【2】在选文中用“ ”画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经过的工序。
【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米糕是经过谁的劳动才能让我们吃到的?( )
A.劳动人民
B.做工厂的人
C.包装、送货、销售的人
【4】课文告诉我们,米糕是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做出来的,我们要懂得( )
A.珍惜粮食
B.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C.珍惜粮食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5】以你生活中的一样东西为例,学习选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种东西是怎样由许多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________,长江________,长城________,珠峰________。
【1】选一选,在括号里填入表示事物特点的词语。(填序号)
①涌 ②长 ③耸 ④奔
黄河______,长江_______,长城______,珠峰________。
【2】神州是_________的美称,她的美称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具体体现“山川美,可入画”这句话,歌谣中选了哪些事物进行描绘?用“ ”画出相关语句。
【4】请你再写两句能够体现“山川美,可入画”的句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龙井茶
龙井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龙井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茶叶泡进水里,颜色由深变浅,逐渐变成翠绿,然后就能闻到一阵阵浓郁的茶香。尝上一口,味道先苦后甜。此时,茶叶也是各具形态:有的一下子就沉到杯底;有的慢慢地沉下去;还有的怎么也不沉下去,漂在水面……
龙井茶( )色香味甘,( )长期饮用对人体十分有益。因为茶叶中
含有多种矿物质,能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还可以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 )茶有那么多优点,( )人们才爱喝茶,并逐渐形成了茶文化。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2】龙井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特点。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龙井茶茶叶“色绿”的语句。
【4】用“﹏﹏﹏”在文中画出长期饮茶对人体有益的原因。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小雨点
我是一个小小的雨点,一天,云妈妈对我和兄弟姐妹们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该自己去xún zhǎo( )xìng( )福了,想想什么地方需要你!”大家点了点头,说:“妈妈,我们不会让您shī wàng( )的!”说完,便出发了。
我们在空中飞呀飞,我在天空中看见一块稻田,一块土黄色的稻田。我想: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土都变成那个颜色了?我便飞了下去。我被眼前的jǐng sè( )惊呆了。那里土地干裂﹐庄稼全部干枯了。这时﹐一位农民伯伯走了过来。我看见他弯着腰﹐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他拎着水桶慢慢走到一口井旁边﹐想打水。可提上来的桶却空空的。我看到这情景,特别难过。我轻声对同伴说:“让我们来给庄稼浇水吧!”说着﹐我们一个接一个地钻进土里。庄稼得到了灌溉,重新恢复了生机。我们都特别高兴!
我回到妈妈身边,对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妈妈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
【2】文中写到“我看到这情景,特别难过”,小雨点看到了什么情景?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结合故事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妈妈的话。
【4】我们一个接一个地钻进土里。(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小雨点,你会和它一样钻进土里去灌溉庄稼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蜜蜂引路》选段,完成练习。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园子 一( )小房子 一( )蜜蜂
【2】向导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彩虹挂在天空。(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中有好多句子描写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和他杰出的音乐才能。找一找,读一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除了本学期所学的寓言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选择其中的一个讲给大家听一听吧!名称:《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口语交际。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请你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