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生物(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枝

B.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2、嫁接是用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常用方法。嫁接的关键是:(        )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要选择好接穗和砧木

3、藿香蓟又名胜红蓟,菊科霍香蓟属,原产于墨西哥,其繁殖力惊人,近几年在邵阳地区大量出现,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实例属于(       

A.生物防治

B.物种引进

C.生物入侵

D.生物繁殖

4、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B.卵生,水中产卵,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D.卵生,水中产卵,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5、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B.没有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6、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7、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

B.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

C.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8、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9、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母亲是大学生,儿子也是大学生

D.“老鼠生来会打洞”

10、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1、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12、一代球星科比的最佳投篮动作是他的转身跳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互相配合

C.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如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13、金乡是有名的“大蒜之乡”。大蒜一般用蒜瓣进行繁殖,对这种繁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性繁殖

B.不会发生变异

C.是一种组织培养方式

D.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14、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心理紧张是难免的,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父母

C.经常服用安眠药催眠

D.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5、下列有关染色体数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细胞内数量相同,而不同种的生物往往不相同

B.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内则成单存在

C.水稻一个体细胞内含12对染色体,一个生殖细胞内含6对染色体

D.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16、娃娃鱼是世界上最大的(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17、下列食品中哪些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是(  )

A.米酒、酱油

B.腐乳、泡菜

C.酸奶、馒头

D.果汁、干果

18、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19、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一个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20、篮球比赛时,运动员体内的生理活动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

B.投篮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投篮的力度和角度调整,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D.听到裁判的哨声后停止比赛,是复杂的反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地质年代,主要包括鱼类首次出现在_____代,恐龙灭绝于_____代,人类最早出现在_____代。

22、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其流动的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正常鸡由隐性基因a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第一组:爬行鸡 × 爬行鸡  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第二组:爬行鸡 × 正常鸡  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组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 ,正常鸡的基因型是

2第二组产生的后代中,爬行鸡雌雄互交,在F2代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 只,可稳定遗传的爬行鸡约有   只。

 

25、基因控制生物的_____,在人体细胞中______存在的。

26、生物的生殖方式根据有无形成受精卵可以分为两种____________

27、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

28、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_______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9、地球现存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估计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它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然而令人堪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天然生物基因库这个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吗?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现在已经大面积推广的基因工程作物并不理想,还必须改进。既然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那为什么现在要急于求成呢?而急于求成,则有可能会使人类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当看到它带来巨大利益时,人们往往蜂拥而至,一哄而上。但任何见利忘义或短视的行为,带来的都是灾难,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了。如果我们不备加注意维护周围环境中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纯净,那无异是在自毁家园。

查阅相关资料,说说我们能守住最后一片“净土”吗?______

30、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____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体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条件反射建立的有关知识后,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①在鱼缸的1/3处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下面事先开一个洞,左边投饵室的小滑轮上悬吊一个饵料夹,鱼缸左侧弄悬挂一盏小灯泡,如图所示。

②将饥饿一天的金鱼移入鱼缸内,让它熟悉环境1小时。开灯1~2次,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

③随后再开灯,在灯光刺激5-10s后,由滑轮吊下饵料夹投放饵料,吸引金鱼游过孔洞取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强化训练2次。

④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你认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条件反射:该类型的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_____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使之与非条件反射_______结合。

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金鱼通过训练后即使只给灯光刺激,也会游过孔洞取食的行为属于_______,此类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34、 图一表示某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图二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三所示装置用来研究植物的某项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含有大量叶绿体且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 ]____________

(2)图二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在白天能够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二中的气体可通过图一中[ ]_______进出叶片。图二中的B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其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

(3)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因为植物幼苗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

(4)农民常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农作物,通常在夜间,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来提高产量,其原理是可以减弱植物的____________,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