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猕猴
D.黑猩猩
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内都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有光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3、肺炎病人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要到达患处,至少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
A.1
B.2
C.3
D.4
4、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5、下列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一粒大豆种子长成一棵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有关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6、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B.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
D.图丙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7、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B.都有种皮和胚
C.都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D.都有种皮和果皮
8、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9、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痰是在气管中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进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吞咽时,会厌软骨可以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10、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11、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图中较粗的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12、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是( )
A.马铃薯
B.小麦
C.贯众
D.葫芦藓
13、某同学最近刷牙时常会有牙龈出血现象,为此,你建议他应多吃以下哪类食物( )
A.鱼
B.猪肝
C.新鲜瓜果
D.蛋
14、在晴天环境下,研究人员对栽种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算。如图所示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测定统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6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6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
C.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累积得最多
D.植物一天24小时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1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小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图 中在调节细准焦螺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视野变化是( )
A.a→c
B.b→d
C.c→d
D.b→a
17、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养料和废物位于(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18、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9、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共同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植物导管、人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肺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20、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
B.效应器
C.感受器
D.大脑皮层
21、神经系统是由 、 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2、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结构基础是什么?
2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左肺有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叶。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是________,它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24、体循环途径:_______→主动脉→_______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________→上、下腔静脉→______。
25、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顺序排列的各个器官,甲是实线、乙是短虚线、丙是长虚线。据图示回答:
(1)曲线甲是__________的消化,因为它到了__________才开始被消化。
(2)曲线丙是________的消化,它最终被彻底消化成了__________。
(3)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
2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7、学会直立行走对人类的意义:解放了_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劳动和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促进了_______________的发育。而直立人学会了用火又可以改善_______________,从而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终于产生了_______________ 。
28、反射是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9、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30、血液由_____和_____等两个部分组成:血红蛋白是一种含_____的蛋白质。
31、将下列食物与下面的内容进行合理配伍。
(1)含钙丰富的食物 A 预防贫血
(2)含铁丰富的食物 B 预防佝偻病
(3)含碘丰富的食物 C预防夜盲症
(4)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 D 预防坏血病
(5)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 E 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32、判断题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______)
(2)为了充分利用时问,可以边走路边看书。(______)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______)
(4)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______)
(5)为了保护环境,应优先选择使用节能灯(______)
3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图是李晓同学精心绘制的人体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代表气体,③④代表尿液形成过程。请据图回答:
(1)人体进食后,食物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_(填左心房/右心房)。
(2)李晓在大课间去操场跑步,当她呼气时,膈肌处于_________ (填收缩/舒张)状态;当她深吸气后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通过_________使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
(3)青少年尤其要注意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眼睛因过度疲劳引起_________ (填睫状体/晶状体)凸度变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引起近视。
(4)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正常的成年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____________的控制。
(5)人体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以_________的形式排出。
(6)各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生命活动,每个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_________。
34、如图中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______,C血管中流______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填结构);
(2)若曲线表示空腹状态下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______周围的毛细血管;
(3)若曲线表示饭后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是______内的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