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河北廊坊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它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它”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2、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这项工程是

A. 三峡工程

B. 南水北调工程

C. 四川二滩水电站

D. 青龙峡水电站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6、“大会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中的“大会”召开于(  

A.1982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7年

7、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中国现在的很多节日和纪念日都与中国的近代历史有关。下列节日和纪念日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

①五四青年节

②建党节

③建军节

④国家公祭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 D.拜上帝教教义决定的

10、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11、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先后以“四马分肥”和支付定息的方式付给私营工商业者30多亿元,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行(     

A.拍卖政策

B.没收政策

C.吞并政策

D.和平赎买政策

12、2012年,两岸贸易额为1689亿美元,同比上升4.3%;2013年,两岸贸易额就猛增至1972.8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6.7%。这种现象(     

A.表明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B.为推动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C.说明内部分裂中国的阴谋已消除

D.港澳回归为台湾问题解决创造了条件

13、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争论激烈。以下文章中首先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 《文学革命论》

B. 《文学改良刍议》

C. 《狂人日记》

D. 《敬告青年》

14、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其中张謇创办的起因是

A. 汉阳铁厂

B. 湖北织布局

C. 大生纱厂

D. 福新面粉公司

15、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阶级派别是(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农民阶级

16、周代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片桐叶剪成一个形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这则“桐叶封弟”的故事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7、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A.三大改造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一五计划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8、2012年4月1日晚,第51届世乒赛团体总决赛在德国的多蒙特德上演,中国军团包揽双冠,现场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20、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1895年他曾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一点积极影响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3)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4)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是

 

22、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标志性事件

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______________

3)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

4)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

5)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向西方学习,著有《资政新篇》的是________

(2)戊戌六君子”中甘愿流血,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________

(3)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和________

24、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____

25、列举相关历史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志愿军战士:_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____

(3)“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______________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________、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27、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填写完整。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第一个赔款最多的条约:  

 

28、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9、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30、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______ 。中共 ______ 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7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历史】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回答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如图)

(2)图一惨景的制造者是谁?看到该图片你有何感想?

(3)图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顽强抗争】(如图)

(4)如图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忧患意识】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屈辱的原因有哪些?并联系自己的体会写出“我的感悟”。

32、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颂和铭记。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回答下列问题:

(1)邓小平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3)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4)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了哪位台湾领导人,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5)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3、回顾百年历史,探究国共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时间及标志。

(2)写出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起义名称。

(3)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哪两大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标志是什么?

(5)你认为解放战争中共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6)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在102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探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项极为艰巨而又全新的事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材料四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中共二十大报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道路?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同志。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3)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在材料三AB处,分别写出每次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名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