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统计,1980年和1975年相比,我国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B.农村的生产关系获得重大调整
C.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拉开序幕
2、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其历史功勋不包括( )
A.在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B.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推动全国的民主革命运动
C.参加并领导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次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5、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次革命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十月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7、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8、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 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抵抗
C.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D.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下图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革命的要求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10、“万户涕泪, 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篇檄文的发表针对的是( )
A. 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 D. 袁世凯基本接受“二十一条”
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
C.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法国作家雨果曾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里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雨果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北伐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3、林则徐上书光绪帝,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不禁烟的危害体现在
A.政治和科技领域 B.政治和军事领域
C.经济和文化领域 D.军事和经济领域
14、如图为电影《血战台儿庄》的宣传海报。你认为剧中的主人公应是
A.张学良
B.杨虎城
C.李宗仁
D.彭德怀
15、下面几个人名和当时历史事件紧密结合,按照出生时发生的事件为依据取的姓名。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把他们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李联产②程跃进③张建国④宋援朝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16、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 )
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 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
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据手机行业数据分析,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预计2021年将突破8亿人。“网购”支付宝,手机支付,几乎成了手机机主的日常标配。这说明
A.国人已被手机绑架
B.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C.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D.交通运输设施改善
19、“两岸之道,维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0、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之一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2亿两 C.割台湾岛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1、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22、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2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对_____________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4、请举出与下列意义或影响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______ 。
(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 。
(4)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______ 。
25、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________多年的统治结束。
26、________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________多万斤。
27、【农民创举·全国推开】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在党中央的支持倡导下,这种___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_________ 。小岗村自创“分田包产到户”,中央指导实行 _________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0、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___省,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
31、某班举行以“建设者之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下列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
①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
②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③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
(2)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3)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的药学家是谁?
(4)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承担新使命”?
32、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一大于何年何月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3)中共的诞生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哪次是顶峰?
3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探索,使中国不断走向辉煌。王老师以“建国辉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读图片―见证改天换地)
(1)观察下列图片,这场隆重的盛典是因什么历史事件而举行的?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任务二(解读资料―阐释经济变革)
资料一1950年冬到1953年春,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共和国历史的细节》 | 资料二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合理使用耕地和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改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 资料三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 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 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就 翻了身,打心里乐开了花。 ——改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
(2)根据上述资料,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的变革历程。资料四1949-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
(3)依据资料四,归纳我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任务三(联系现实―见证中国力量)
(4)下面图片展示的是中国近期发生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事,请指出他们从哪些领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