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下列城市按照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厦门---浦东---海南岛---重庆; B. 厦门---海南岛----浦东---重庆
C. 浦东---海南岛---厦门---重庆 D. 厦门---重庆---海南岛---浦东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下列人物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刘胡兰④王进喜⑤焦裕禄⑥邓稼先
A.①②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中国实行这项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这项制度”指
A.民主共和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最早的殖民国家是
A. 葡萄牙、西班牙 B. 英国、美国
C. 法国、美国 D. 荷兰、法国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
A.恢复战争后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D.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8、“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是党的哪次会议的政治路线
A.二大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大
9、对下图中1954年宪法表述不当的是
A.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D.这部宪法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0、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都有“中山路”,其命名是为了纪念( )
A.蔡元培
B.黄兴
C.宋教仁
D.孙中山
11、观察下面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 )
A.向山区进军建立根据地
B.进行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C.发动三次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
D.放弃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2、孙中山:“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扶助农工
13、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农民革命运动 ②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④都利用宗教组织和发动群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的名字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0年,取名文革
15、“1907年夏,徐锡麟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结果失败。”材料中的“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16、“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②《南京条约》签订 ③孙中山定都南京
④南京解放 ⑤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②④
17、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人达( )
A.5万人以上
B.10万人以上
C.20万人以上
D.30万人以上
18、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9、“从吃的方面看,粮食人均消费量1966年为381斤,1976年为383斤,比最高的1956年409斤分别低28斤和26斤。”材料描述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状况发生于
A.三大改造后期
B.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C.“大跃进”高潮阶段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侵略者都打进了北京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__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3、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这次活动轰动京、沪,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24、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5、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6、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27、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8、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如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______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______ 。
29、1935年召开的__________,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召开的__________,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是党的历史上又一次重大转折。
30、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______年,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1)外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说出使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发生变化的四个侵华战争。
(2)请说出具有反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封建腐朽统治的农民运动一例。
(3)为探索救国之路,地主阶级掀起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请指出该事件。
(4)请说出中国近代史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名称。
(5)回顾中国近代史,谈谈你的感悟。
32、说一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来那些富贵的精神遗产?
33、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一-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孙中山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据此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两位资产阶级革命烈士的姓名。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的是什么?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制度建立】
(1)哪一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哪一会议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建设成就】
(2)这一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其中的三位典型代表。
(3)这一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曲折失误】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哪些急躁冒进的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是什么?
【经验教训】
(5)20多年的艰辛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