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后,我们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B.图乙中,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判断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C.图丙中,波形图显示的是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波形
D.图丁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2、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作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1s 内人的心跳大约为 75 次
B.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 0.4h
C.普通中学生跑 100m 用时约 15s
D.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 0.8dm
4、A、B两物体密度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3,则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2∶1
B.1∶2
C.9∶8
D.8∶9
5、下列是一名八年级学生的身体正常指标,其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
A.身高160mm
B.体重50kg
C.体温38℃
D.步行速度20m/s
6、下列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花明月暗笼轻雾——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秋阴不散霜飞晚——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
B.水面倒影
C.激光准直
D.手影
8、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9、2022年10月12日,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如图所示,他们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相互交流,彼此说话的声音传播靠的是( )
A.无线电
B.真空
C.空气
D.电线
10、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B.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C.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
D.在医院的手术室常用红外线来灭菌
11、生活中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里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20 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C.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可以到达500 m/ s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
1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物体受到了力就会有运动状态的改变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13、小袁同学拖着行李箱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行李箱的 s-t图像如图所示,对行李箱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李箱在 6s内运动的路程为 20m
B.行李箱在前 2s内和最后 2s内的速度相等
C.行李箱在 4~6s内处于加速状态
D.行李箱在 6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
14、有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的过程中,巧妙设计了斜面实验,被后人誉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科学家是( )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15、在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镜平行于x轴放置,其宽度为2cm,
长度也为2cm。点光源S在O点右侧1cm的位置时,位于O点左侧1cm处的人眼恰好能够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S′(光路图已在图中画出)。若光源S向右移动,直至人眼刚好从平面镜中看不见像S′,此过程中光源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16、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实际上是指( )
A.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B.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
C.铁块的体积比木块的体积大
D.拿起铁块一定比拿起木块费力
17、在北方的冬天,如果室外的自来水管不加装保温层会被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已知冰的密度为)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C.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
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
B.AD的右边是空气
C.BF是界面
D.折射角等于30°
19、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
D.用医用酒精擦拭
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1、如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 ,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5
23、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物理量估计合理的是( )
A.教室里一个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B.一个普通矿泉水瓶内可盛的水
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
D.一包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2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左端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右端用绳子连接着一个托盘,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力为10N,弹簧秤读数为4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托盘总重力减小为6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木块A所受合力为0
B.木块A将向左边运动
C.弹簧秤的示数会减小
D.木块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25、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日晷.日晷之所以能够利用铜针被太阳光照射时投在石盘上的影子记录时刻,是因为太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6、随州到武汉城际高铁的开通,大大地方便了人民的出行,坐在动车组上感觉非常舒服,这是因为动车组有非常多的人性化设计。铁轨采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可以避免轮和轨之间的缝隙碰撞发声;车窗采用双层玻璃,厢体之间采用气密性车体结构,即使在90m/s(合324km/h)的速度下车内也很安静。动车组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可是在使用时感觉到的是开始时手特别冷,好像只是在吹冷风,等手慢慢快干时,才能感觉到吹的是热风。动车组的奇数节车厢安装有一个男士专用的小便池,但是厕所的门是不上锁的,可是使用时很安全,原因是在车门上部(1.6m)有一个约20cm×15cm的横百叶窗(从外面能看见里面有没有人,但只能看见人的头部)。车厢采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材料。其中许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请举出其中的3处并做出解释。(知识点不能重复)
示例:现象:铁轨采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物理知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现象: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
(2)现象: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
(3)现象: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
27、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28、如图所示,一个重2N,带有磁性的黑板擦吸在黑板上保持静止,此时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现在用5N的力竖直向上推黑板擦,黑板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要使黑板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向下推黑板擦的力为___________N。
29、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5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0、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 .
(2) .
31、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词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后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小红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km,她骑车上学所花的时间为30min,她骑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
33、吹奏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
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律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_________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34、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知其人”是利用声音的 不同.
35、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1)小明用电吹风机从左侧管口吹风,则U形管______(选填“左”或“右”)侧液面将升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如果要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明应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吹风机的风速;
(2)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规律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事例与此规律无关的是______。
A.5月19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遭遇多股龙卷风吹袭
B.地铁、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
C.当房间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D.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36、小红一家人去桂林旅游,美丽的桂林山水令小红全家人十分陶醉。在两座相距1200米的大山之间,小红爸爸大喊一声,小红听到了好几次回声,心里十分快乐。小红测出了头两次回声时间间隔是5秒,则他们离两座山的距离各有多远? (设声速v=340m/s)
3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小丽一家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决定走访红军长征在武山境内的遗址。他们驱车到马力境内一处河滩时,质量为1.8t的小汽车陷入泥泞中,在大家都一筹莫展时,聪明的小丽很快想到了办法,利用所学滑轮组知识,带领大家将小汽车顺利拉出。如图:若小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求:
(1)小汽车所受阻力f;
(2)绳子自由端拉力F1;
(3)小汽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
38、探究“小孔成像”。
器材:大小略有差异的硬纸盒2只,薄白纸一小块,胶水,剪刀,缝衣针。
制作方法:将两纸盒套在一起,如图所示,将外面纸盒A的底部粘牢,中心用针扎一小孔(直径约1mm),纸盒B底部剪去,用半透明的薄白纸贴牢,作为成像光屏。
使用:将小孔对着光源,眼睛在B盒右端观察薄纸屏,不断调节B盒在A盒中的位置,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景物清晰的像。实验后回答问题: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小孔成的是________的像。(填“正立”或“倒立”)
(2)拉动B盒,使光屏与小孔的距离增大,屏上所成的像将________。
(3)若用针扎两个小孔,你可以观察到________个像。
39、请在图乙中画出杠杆动力F1的力臂L1,及阻力臂L2。
40、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41、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