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初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身高1.5m的小明同学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下列关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人与像问距离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不变   变大

B.不变   变小

C.变小   变大

D.变小     变小

2、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物质不断放热

B.在AB段物质处于液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C.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0℃,此温度下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该物质为非晶体

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响水地区夏天最高气温约50℃

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到﹣18℃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8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种类不变密度就不变

B.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道理

C.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D.一粒种子被带入我国空间站后质量不变

5、珠海大剧院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如图所示,其形成的原理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深圳夏天地面温度有时高达,小深认为洒水车刚洒过水的地面会比较凉快,便马上跑过去,却感觉更闷热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太阳光照着大地,大地吸收热量

B.地面的水蒸发使地面温度更高

C.地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到小深皮肤发生了液化现象

D.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上升,使环境湿度更大

8、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摄而成,不需经过后期再处理。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手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学生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学生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

B.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25m/s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

B.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

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

D.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

1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生用B超诊断仪检测病情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13、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14、西周晋侯鸟尊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如图所示。古代劳动人民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情境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铜液冷却成型”相同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B.使用干冰在舞台上制作云海效果

C.夏日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露珠

D.民间艺人用糖浆制作糖画

15、《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书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乙所示,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凝固

D.升华

16、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大人用时15 s,小孩用时25 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17、图为空调利用制冷剂搬运热量的流程图,制冷剂在整个循环中必须具有流动性,否则有可能对传送通道造成阻塞,导致空调不能正常运作,制冷剂在经过装置1及装置2时会发生物态变化,制冷剂经过装置2时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18、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m/s

B.12 m/s

C.1.2 km/s

D.1.2 dm/s

19、如图所示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系统(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的高度),上下盖板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机身质量只有240g。关于“无人相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底部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上升时,所拍摄的地面上景物的像变大

C.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密度较小

D.悬停时,声呐系统能发出和接收超声波

20、海啸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内能

B.核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21、如图所示是快递出库扫描仪扫描取件的情景,扫描仪上端是镜头,斜上方有补光功能,扫描成功时有拟人声音提示“出库成功”,关于它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为让取件人听到声音更大些,应提高音调

B.扫描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的实像

C.扫描时,取件码到镜头之间距离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焦距以内

D.光线较暗时,补光灯点亮,光在取件码上发生漫反射

22、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23、一个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12kg,当冰完全熔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1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下列有关计算正确的是(  )

A.桶的容积12L

B.桶的质量2kg

C.冰的质量9kg

D.冰的质量10kg

24、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水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杯质量为90g

B.杯中液体密度0.8g/cm3

C.当水龙头流出液体体积V=50cm3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0g

D.此杯子的容积为200mL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车行驶得更快,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

26、在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也可记为________μm;在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7、一个长度为1cm的轻弹簧(质量不计),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cm。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球平衡时,A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________cm;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________cm(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且弹簧都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28、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   (选填可行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 图丙是 (选填)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丁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9、小川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足够大足够深且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物体在水中会___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30、请换算下列单位:12cm=_____mm=_____μm,5m/s=_____km/h。

31、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连接标记,即可得到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请你再列举一个此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

 

32、晶晶同学身高1.3m站在距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_____像,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为 _____m;如果此时她距离镜面后退1m,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_____m。

33、遨游太空的“神六”飞船上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座椅上,他们觉得自己在运动,是因为他们选择______作参照物;在太空中他们感觉周围一片寂静,是因为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34、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6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m远,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像的大小______,则2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m。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明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让小车分别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有棉布、毛巾的板上。

(1)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由实验现象可得: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运动距离越远。在此实验基础上推理可知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__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水平路面受到3000N的水平牵引力,5分钟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km。求:

(1)汽车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f;

(2)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

37、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45dm3(分米3),完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这个物体重5N,它在水中将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ρ=1×3kg/m3(要记住),g=10N/kg]

 

3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20s内把重60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1500J,求:

(1)滑轮组的有用功及机械效率;

(2)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F的功率;

(3)如不计绳重及摩擦,求动滑轮的重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认真思考,规范作图。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一个沿水平方向向右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A点画出最小的动力,并画出阻力及其力臂

(3)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40、(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请在图中画出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并标出相应的字母。

(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而上小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现用力F水平拖着木板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用细线拉住的小木球静止在水中,试在图中画出小木球所受浮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字母。

41、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