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北屯初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考场中,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考场的气温为37℃

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4m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

D.监考老师的体重约500N

3、2023年9月,小米自研声音算法取得重大突破,识声性能居国际前列。小米公司的智能设备能够识别广泛的环境声音,比如婴儿啼哭声、动物叫声、汽车引擎声、爆炸声、烟雾报警声、门铃声、水流声等,并将环境中的声音以文字等模态表达,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为听障人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米手机能区分婴儿啼哭和水声,是因为两者音色不同

B.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水声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小米音箱播放出优美的音乐,这个声音一定是乐音

D.小米音箱识别到烟雾报警声,并以文字的形式通过手机告知业主,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5、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大的泡沫制成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7、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国队在女子反曲弓团体射箭项目中获得亚军,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下列图中实例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镜子中的宝宝

B.放大镜看字

C.标志塔下的影子

D.太阳周围的光圈

8、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9、关于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

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

10、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舰载机夜间起降技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航母舰尾装上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光源,照射到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透明玻璃板上,对着即将降落的舰载机。当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红色时,说明飞机高于正确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蓝色时,说明低于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绿色时,说明路线正确。则该装置的光源必须是(  )

   

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白光

12、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14、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

①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②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③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比赛规则不公平,因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

B.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

C.比赛规则公平,因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D.比赛规则公平,因水流动对两船队相对于木箱的速度没有影响

15、如图所示,教室黑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反光”现象,其原因是(  )

   

A.黑板变得粗糙,发生镜面反射

B.黑板变得粗糙,发生漫反射

C.黑板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

D.黑板变得光滑,发生漫反射

16、如图是小普体检检查视力时的情境,她背对视力表、面朝平面镜而坐.则她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距离为(       

A.2.5米

B.5米

C.5.5米

D.6米

1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18、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B.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频率一定相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9、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30s内甲的运动速度小于乙的运动速度

D.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20、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21、下面是小明学完长度的测量以后总结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对同一个长度,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刻度尺,正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C.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D.对同一个长度,认真测一次就够了,多测量几次无法减小误差

2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随同镜子向两侧平移

23、中华成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铁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变小

D.“井底之蛙”,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反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___cm。

 

26、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听到他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_______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____色。

27、暑假小明在家觉得很热,汗流不止,他看到温度计示数为35℃。于是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小明感到凉快的原因是_________。电风扇吹风的作用是_________。打开电风扇后,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8、现有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两个实心球,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若将其中一个金属球打磨成一个金属块,则金属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球受______个力的作用,球的机械能______(选填 “增大”、 “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零;实心球下落时,越来越快是因为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30、炎热的夏天,小叶从冰箱内取出一块﹣5℃的冰块,其体积为100cm3,放入一个玻璃杯中,加上盖子,则冰_____(“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后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cm3

31、有一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是因为: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_(选填“高”或“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时需要______热量,从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32、如图所示,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仍撞击了A车。

(1)小明根据物理知识解释“追尾”原因: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但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不能立即停止,因此仍然发生了撞击事故。

(2)小红认为:由于是B车撞击A车,且A车损坏更严重,因此撞击发生时,一定是B车对A车的作用力先发生,且比A车对B车作用力大。小红的解释不合理,理由是A、B两车之间的力是一对________力。

33、重为1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20N的水平推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若突然撤去水平推力,箱子由于________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34、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 __________ 现象.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 __________ 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4)图丁中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温度越 __________ ,扩散的速度越快.

(5)图戊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___________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 ___________两个图(选填“甲”“乙”或“丙”)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

(4)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 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5)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如图戊);

①该同学通过观察 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____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是李老师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像。请你根据图像,求:

(1)若20min~4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牵引力为2000N,求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2)若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时间t,已知汽车总重为G,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汽车总重的,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

37、一个载有重物的气球总重力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时,匀速竖直向上运动,此时受到的阻力为。求:气球受到的重力多大?

38、如图所示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电动平衡车.下表是它的一些参数.

表中“最大负荷”为平衡车能承载的最大质量.若平衡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平衡车对地面压力的0.02倍,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cm2,当该车在水平公路以最大负荷状态匀速直线行驶时,求:

(1)平衡车所受的牵引力;

(2)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强.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v-t图像改成对应的s-t图像。

40、在图中,重为3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41、如图,在图中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