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锁屑 交卸 游逛 旁逸斜出
B. 倦怠 狼籍 濒临 张目结舌
C. 牛犊 遏制 深渊 恹恹欲睡
D. 辟邪 鲜腴 吆喝 坦荡如抵
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_______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__________。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_______,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______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A.冲 和颜悦色 温润 柔和
B.冲 怒不可遏 软弱 清澈
C.凿 和颜悦色 温润 清澈
D.凿 怒不可遏 软弱 柔和
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在朱德母亲追悼会上,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此句的宾语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C.她靠着大家的帮助完成了学业。(此句的主干是“她靠着帮助”)
D.母亲,您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祈使句)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青年人的读书意识,教育部近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阅读活动。(“提高”改为“增强"。)
B.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八胜的战绩,荣获冠军。(删掉“在……上”。)
C.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首台可去除PM2.50(在“PM2.5”,后加上“的空 调”。)
D. 雄安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原因,就在于因为它是一项旨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删掉“因为”。)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用。
【2】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_,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______ 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
(1)材料中“水帘洞”指什么? 为什么把官兵们居住的地方叫作“水帘洞”?
站在发射场上,当你望着那威武雄壮、高耸云端的“通天塔”,幻想着一声令下火箭冲天而起那伟大的一瞬间,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即将把“长征三号”火箭和“亚洲一号”卫星托举上天的发射官兵们,竟会屈居在“水帘洞”里。
(《飞向太空港》)
(2)文段中说的“这件事”在社会公众中激起的热情为什么会经久不息?
这件事在社会公众中激起的热情经久不息,以至于1/3个世纪之后英国著名诗人济慈(JohnKeats, 1795-1821年)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于是我感到宛如一个仰望天空的人,正看见一颗新的行星映入他的眼帘。”以此来表达一种极度欢乐惊喜的心情。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8、阅读记叙文《留在心田上的“水印”》,完成下面小题。
留在心田上的“水印”
徐九宁
①20多年前,我参加高考,考了个不错的分数。但那时还是估分填志愿,结果过于自信的我,将总分多估了15分,最终以4分之差,没能被所填报的大学录取。
②12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烦闷之极的我,想第二年春季再去复读,于是便对上过初中的父亲说,书上的知识,我已掌握得滚瓜烂熟,下半年在家自习就行了。
③父亲本不同意,但看我态度坚决,性子又倔,最后只好皱着眉答应了。
④此后,每天早上我都睡到自然醒,然后拿着书,戴着耳机去屋外的山边,寻一块草地坐下,边听音乐边看书,时不时再看看山的青翠,鸟的振翅,泉的涌流……其实,我看不进书的——没被录取的懊恼、烦躁,像根牢牢捆绑着我的粗壮绳子,勒得我胸闷气喘,难以解脱。同时,又百无聊赖地觉得考了高分,基础扎实,自习放松懈怠点,没事。
⑤父亲呢,有空时会过问我的学习情况,流露出对我自习的顾虑和担心,他也不敢多说,怕我心情不好,对他发脾气。
⑥一天清晨,父亲一反常态地将我从床上拽了起来,带我去田边巡水。从初中起我便在县城里住校了,很多农事都忘了,巡水,就是查看田埂有没有漏水,如有,要及时堵上,“秋季雨水少,山塘里的灌溉用水也不多,田里的水如漏了,麻烦就大了,可能前功尽弃!”父亲说。
⑦但一圈巡下来,并没发现漏水的地方,我便打算回去,可父亲却让我等等——他扒开稻丛,用铁锹铲了一些半干半湿的泥,在田埂旁做了个方形的小平台,并让平台高度与水面齐平,“这叫做‘水印’,记录稻田里的水位高度。”他解释道。
⑧次日,父亲再次带我去巡水,依然没发现漏水。“这田埂坚实牢固得很,没必要总浪费时间去巡!”我有些不耐烦地对他说,“田里的水,跟昨天相比,一点也没见少啊。”
⑨父亲没接话,将我带到做“水印”的地方。扒开稻丛,让我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小平台已露出水面半指甲盖高了,大约有5毫米!也就是说,田里的水,已漏掉5毫米深了。如果不是有“水印”,很难发现!
⑩看我一脸惊讶,父亲说,再牢固的田埂,即便没黄鳝、螃蟹去打洞钻漏,也会经常有极小的细缝,悄悄地日夜朝外漏水,肉眼很难发现,而它们会越漏越大,越漏越多,再多的水也经不住这么漏,“如果不做‘水印’记录,等最后发现,就迟了。”
⑪“你肚里的知识,跟这田里的水一样,”堵上漏子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你自个在家,没老师教,没旁人检查,再多的知识,也会悄悄被漏掉,而你可能浑然不知,更不会去堵。你得去学校,去考试,去给自己做个‘水印’,那样,才能检查出身上有没有‘漏子’,学问是不是漏少了,成绩有没有退步呀!”
⑫原来,父亲早就看出我学习心不在焉了,我羞愧地恍然大悟,决定重返课堂。
⑬果然,复课后的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绩便下降了不少,好几道题错得连自己都难以相信。好在,父亲用“水印”,及时点醒了我,使我意识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并及时返校投入到复习中去,第二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⑭父亲已离我而去多年,老家的田几年前也流转了出去,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完善的灌溉补水监控系统,让稻田里再也没必要做“水印”了。
⑮但父亲做的“水印”,却一直留在我的心田上,时刻提醒和激励着我。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9期)
【1】仔细阅读全文,梳理行文思路。
_____________——决定在家自习,“我”百无聊赖——随父巡水,没发现漏水,我打算回去,父亲在田埂旁做“水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用“水印”点醒了“我”,“我”羞愧地恍然大悟
【2】根据提示赏析句子。
(1)我看不进书的——没被录取的懊恼、烦躁,像根牢牢捆绑着我的粗壮绳子,勒得我胸闷气喘,难以解脱。(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他扒开稻丛,用铁锹铲了一些半干半湿的泥,在田埂旁做了个方形的小平台,并让平台高度与水面齐平,这叫做“水印”。(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说一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9、阅读文字,从下面两项任务中任选一项作文。
小语最近很苦恼,他喜欢各种运动,爸爸希望他保持本性“跑跑跳跳”,周末喜欢带着小语去骑车、爬山、打球。而妈妈却觉得即将进入九年级,应重点提升“静的修养”,希望他能在家多学习或者去图书馆看看书。
任务一:步行、骑车、爬山、打球、跳绳……你有喜欢的运动吗?请以“我最喜欢的一项运动”为题作文。
任务二:你赞同小语妈妈的看法还是爸爸的做法?请以小语的同学的身份给他父母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爸爸,或者写给父母俩,谈谈你对“静和动”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不少于500字;不能写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