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昆玉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要有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一向性情孤僻的李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引导下,他的性格豁然开朗了,在同学们面前他能说能笑。

D.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振耳欲聋       纷至沓来       分崩离析

B.招摇撞骗       目眩神迷       强词夺理

C.接踵而至       袖手旁观       挑钹离间

D.不修边幅       海枯石滥       天衣无缝

3、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把自己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原稿在寄回途中被邮局遗失,他只好重新开始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是保尔•柯察金少年时代的爱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对保尔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启发。

C.《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枪杀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替父报仇,杀死他的叔父,他自己也被叔父暗算,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中毒剑身亡;他临终前把王国交给了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西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这是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

C.《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D.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108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在《花庵梦忆》中题作“记梦”,请分析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目的是什么?

2近代梁启超评价此词:“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话。”请从场景角度赏析其豪放的艺术风格。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诗句。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5)《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

他朝下面的湖水看了看,摇摇头说:“活见鬼!干吗,我的命不值钱哪?谁活得不耐烦,他跳就是了。”

我这样挑逗他,他以为是开玩笑。别看我多次亲眼看到他表现得很勇敢,有时甚至天不怕地不怕,此时此刻我却认为,他敢做的,也就是打个架啦,冒个险啦,偷支手枪啦,以及诸如此类的小事,真正要冒生命危险的大无畏精神,他还谈不上。

……当时我简直着了迷,觉得太有意思了,为了进一步激他,又提出了这样的条件:如果他真是男子汉,想博得我的爱情,那就跳下去,跳过之后,他就可以得到我。

他对我的建议惊讶不已,凝视了我片刻。我还没有来得及站起来,他已经甩掉脚上的鞋子,纵身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片段二】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

“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片段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由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B.“片段一”中的“我”是冬妮娅,保尔的初恋情人,一个林务官的女儿。

C.“片段二”中,“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是指保尔站在战友墓前思索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

D.“片段二”中,“铁环”比喻身体伤残制约着保尔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后来,保尔用文学创作作为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2】比较阅读上述两则片段,保尔前后既有相同点又变化巨大,请根据文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④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⑤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⑥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⑦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⑧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关于“物候”的说法,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B.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农谚中就可以了解到丰富的物候知识。

C.物候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D.影响物候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差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古今差异是影响英国物候现象来临的最大因素。

B.纬度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纬度的差别面不同。

C.沿海地区的春天来得比内陆要迟,是因为在同纬度的情况下,近海的地方冬天比内陆温和,春天比内陆寒冷。

D.高下差异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都是越往高处越迟。

【3】下列对节选内容和写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条理清晰。

B.第①-③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再以具体现象为例,由表及里地进行说明。

C.第⑦段中“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的“一定”是指“特定”的意思,只有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较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⑦段中“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运用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看望朋友可以带点小礼物,出门去外地旅游要带上身份证,去参加有挑战的比赛要带上勇气和自信,去太空流浪的人类要带上地球。

请以“带上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历或感受,自选角度,补足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