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胡杨河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B. 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这一节气的那天,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传统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C.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卯年生的肖蛇,亥年生的肖猪。

D.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猴,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可以选择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B.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诗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这两句诗用历史典故表现了全体将士舍身报国的志向,含蓄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诗人杜牧认为,即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不良行为。

B.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C.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

4、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先秦时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到了汉代叫作《诗》或《诗三百》。

B.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C.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老生,传统戏曲行当之一,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主要扮演年轻女子。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解释诗中“溯洄”一词的意思。

【2】请简述《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文积累。

(1)按诗文原句默写。

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②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野望》一诗描写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惆怅孤寂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一诗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说到骄做。我细细分析之下,觉得你对人不够圆通固然是一个原因,人家见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个原因:而你有时说话太直更是一个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见恩德,听了她弹琴,你说她简直不知所云。这说话方式当然有问题。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吗?有一夜快十点多了,你还要练琴,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方法,自然行。妈妈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这一类口吻。你惯了,不觉得;但恩德究竟不是亲姐妹,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与你共勉之!——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别人都说我们骄傲了。我平心静气思索以后,有此感想,不知你以为如何?

(1)这段文字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写给他的儿子______(人名)的。

(2)选文中傅雷指出他的儿子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的家人要你加衣,但是此时你却感觉有点热,你应该怎么回应?请写出你回应的内容。

(3)结合选文分析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记叙文阅读

父亲的秘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拣。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子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1】选文以“父亲的秘密”为题有什么作用?

【2】选文中的父亲最让你感动之处是什么?说说理由。

【3】第①段画线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有何作用?

【4】第段画线句揭示了“父亲的秘密”,前文中已经为此埋下了伏笔,请将这处伏笔找出来写在答题卡上。

【5】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由此又联想到生活中什么类似的事情?请表述出来。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怀念背影缘起于望父买橘,永不养猫缘起于良心不安,礼赞白杨缘起于力求上进的精神……

请以“缘起______”为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