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频频发生的踩踏事件,许多专家认为,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逃生技能的训练是避免不发生此类事件的关键。
B. 报道称,该议员一直担任美国国会能源及商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他大部分的竞选资金并非是其合法所得,而是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捐献。
C. 由于供应有限,导致有机食品在中国仍属特殊产品,尤其是有机农业所需的清洁空气、水和土壤在快速工业化的中国越来越难找到。
D. 今年悉尼海港大桥嘉年华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还包括澳大利亚其他各州居民以及一些国际游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的意识中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因而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
B.血管生成和红细胞生成代表两个典型的低氧反应,这完全足以说明低氧诱导因子是细胞感受低氧的中心分子,人体内约5%的基因受到此因子的转录调控。
C.脱离实体经济谈金融科技的创新,或谈扩大金融资产的规模,既违背了金融业发展的初衷,也容易出现金融虚拟化运行趋势,引发“脱实向虚”的市场风险。
D.据介绍,59岁的李海牛是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他此前生活在山西省左权县芹泉镇横岭村,是著名作家赵树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原型的发生地。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新野、樊城百姓渡江而逃,见百姓凄惨,大恸欲投江;投奔刘琮遭拒后,又不忍弃襄阳百姓,一起望江陵而走,可见刘备爱民如子,施恩于民。
B.《茶馆》中,王利发说:“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可他一直守着自己的茶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矛盾的言行折射出他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C.《家》中,觉慧对家中为爷爷驱病而请来巫师“捉鬼”非常愤怒,于是痛斥家人,使得仪式草草收场,他最终赢得了意料之外的“全胜”,却遭到了爷爷的责怪。
D.《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喜欢飞鱼,夸赞海豚是“好样的”,为柔弱的鸟儿、被杀害的海龟伤心,这是老人孤独、善良的体现,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礼赞。
E.《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得知父亲被害的真相后,并未及时行动,甚至放弃了最好的复仇良机,根本原因是自己势单力薄,理想与现实的失衡增添了戏剧的悲剧色彩。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②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③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我们从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⑤已经路人皆知的品牌为何还要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因为不管一个品牌知名度多大,品牌的轻度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在提醒和转换品牌的轻度消费者。
⑥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汉语规范工作,其实是国语运动的延续。不同的是,它从 仅仅是部分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也就是基本属于学术层面的操作——发展为有领导的政府行为。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三项措施,成为政府提出的语言文字三大政策。在这个新的背景下,产生了 1956 年着手准备、1978 年正式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56 年 2 月 6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规定:“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个文件还规定:“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 5 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当在 1956 年编好以确定语音规范为目的的普通话正音词典,在 1958 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文件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的直接背景。我们可以给《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定位为“以确定语音规范和词汇规范为目的的普通话正音、定词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胡绳 1993 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说:“词语的兴起和死亡、竞争和淘汰,都是在实际生活中自发进行的,所谓词语的规范化一般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也不见得受科学研究的支配。”他认为“词典的编纂是(进行词汇规范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词典已经是词语发展变化的成果的记录”,并且认为词典和其他的词汇规范方式,也只不过是“给词汇的发展以一定的导向”。由此可以看到,汉语规范性词典的任务,是从词汇发展的事实出发,按照词汇发展的必然规律,丰富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摘编自王宁《论辞书的原创性及其认定原则》)
材料二:
这部《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五万六千条。
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般语汇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使用的旧词语、旧意义,现在书面上还常见的文言词语,以及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此外还收了一些用于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和少数现代不很常用的字。这些条目大都在注释中分别交代,或者附加标记,以便识别。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 1 版前言)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在修订过程中既保持了原有结构特色,又在收词和释义中有所创新;既遵循了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和原则,又梳理和厘定了目前广泛流行但尚无明确定义,甚至是稍显混乱的语言文字现象,在精炼释义、规范提示语等释义方法方面也做了细致、有效的工作。当然,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语言现象,既要求修订者有很高的语言素质和责任心,又需要大规模动态平衡语料库和统计、索引等技术的支撑。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缺乏语料大数据库和专用编纂平台的支持,在旧词新义和一些微观信息或专项的协调、统一方面还存在少量问题,这也是词典需要不断修订的动因之一。
(摘编自章宜华《权威词典修订中的体例继承、规范与释义创新》)
材料四:
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吕叔湘先生指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现代汉语词典》自 1978 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本次修订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主要修订内容为:全面落实 2013 年 6 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 400 多条,增补新义近 100 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 700 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摘编自《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说明)
【1】下列对材料中《现代汉语词典》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具有规范性的普通话正音、定词的中型现代汉语词典。
B.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依据词汇发展的事实和词汇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编写和修订的。
C.词典共收包括字、词、词组、成语等方面的条目约五万六千条,常见方言、专门术语也有收录。
D.历经 7 版修订,在收词和释义中均有所创新,但都以遵循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和原则为前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典的编写和修订属于汉语规范工作,是有领导的政府行为;修订者为语言素质很高、责任心很强的专业人士。
B.材料一中作者引用胡绳先生的话,旨在阐明词语发展的规律和编写、修订汉语规范性词典的基本原则以及目的。
C.若能加大语料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提高专用编纂平台的研发水平,汉语规范性词典的质量就会随之得到提升。
D.为适应社会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多次修订,这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3】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的内容,概括该词典不断修订的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用“云”做比喻,形象地表述对“富贵”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①_______,②_____。’”《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③_____,④_____”,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⑤______,谈笑间,⑥_______”,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⑦______,⑧_____。” 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
9、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一个比喻,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其局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________”。这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的诗句,把中华民族的信心满满,说得淋漓尽致。这句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将读者带入一个奔马轰雷的奇险境界。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乐论
苏洵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
天下未知君之为君,父之为父,兄之为兄,而圣人为之君、父、兄;天下未有以异其君、父、兄,而圣人为之拜、起、坐、立。天下未有肯靡然以从我拜起坐立,而圣人身先之以耻。呜呼!其亦难矣。天下恶夫死也久矣,圣人招之曰:来,吾生尔。既而其法果可以生天下之人,天下之人,视其向也,如此之危,而今也如此之安,则宜何从?故当其时虽难而易行。既行也,天下之人,视君、父、兄,如头足之不待别白而后识,视拜、起、坐、立,如寝食之不待告语而后从事。虽然,百人从之,一人不从,则其势不得遽至乎死。天下之人,不知其初之无礼而死,而见其今之无礼而不至乎死也,则曰:“圣人欺我”。故当其时虽易而难久。呜呼!圣人之所恃以胜天下之劳逸者独有死生之说耳死生之说不信于天下则劳逸之说将出而胜之劳逸之说胜则圣人之权去矣。
酒有鸩,肉有堇,然后人不敢饮食;药可以生死,然后人不以苦口为讳。去其鸩,彻其堇,则酒肉之权固胜于药。圣人之始作礼也,其亦逆知其势之将必如此也,曰:告人以诚,而后人信之。幸今之时,吾之所以告人者,其理诚然,而其事亦然,故人以为信。吾知其理,而天下之人知其事,事有不必然者,则吾之理不足以折天下之口,此告语之所不及也。告语之所不及,必有以阴驱而潜率之。于是观之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以为乐。
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日,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风,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隐隐谹谹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阴凝而不散,物蹙而不遂,雨之所不能湿,日之所不能燥,风之所不能动,雷一震焉,而凝者散,蹙者遂。曰雨者,曰日者,曰风者,以形用;曰雷者,以神用。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
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其势不得遽至乎死 遽:立即,马上
B. 其亦逆知其势之将必如此也 逆:预先
C. 药可以生死 生:活着
D. 物蹙而不遂 蹙:紧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视其向也,如此之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故当其时虽易而难久 秦王恐其破壁
C. 而圣人为之拜、起、坐、立 为之奈何
D. 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论及了乐的产生以及其作用,认为乐还能够弥补圣人说教中的不足,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B. 苏洵认为礼的权力维系在死生之说上,贪生而畏死是人之天性,人正是因此而趋附于礼,也因畏惧死亡而安于礼法。
C. 圣人深知“劳逸”胜过“生死”的情况迟早会发生,目前天下人相信自己的礼法,乃是因为告语与实情暂时相符。
D. 圣人以雷喻礼,因声作乐,以其潜移默化之功,使礼得以作为内于人心的信念而被相信,而不仅仅是作为外于人心的法度而遵守。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圣人之所恃以胜天下之劳逸者独有死生之说耳死生之说不信于天下则劳逸之说将出而胜之劳逸之说胜则圣人之权去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观之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以为乐。
(2)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表明铁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志的抒发。
【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冯立,同州冯翊人也。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①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在东宫,潜为间构,阻我骨肉,汝罪一也。昨日复出兵来战,杀伤我将士,汝罪二也。何以逃死!”对曰:“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无所顾惮。”因伏地歔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立归,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
未几,突厥至便桥。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太宗闻而嘉叹,拜广州都督。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由是数怨叛。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尝至贪泉②,叹曰:“此吴隐之所酌泉也。饮一杯水,何足道哉!吾当汲而为食,岂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遂毕饮而去。在职数年,甚有惠政,卒于官。
(选自《旧唐书·忠义传》)
【注】①隐太子建成:李建成为唐高祖李渊长子。其弟李世民即位后,追赠为 “隐太子”。 ②贪泉: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广州城外二十里外有水曰贪泉,人饮其水起贪心,即廉士亦贪。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太宗数之曰 (2)潜为间构
(3)拜广州都督 (4)安能易吾性乎
【2】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 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 B. 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
C. 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 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
(2)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
【4】引文第一段主要表现了冯立的品格。
【5】作者描绘冯立在贪泉前的言行其用意是: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报载,深圳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在福田区街道上违规逆行,撞上一辆奔驰,奔驰前保险杠附近有几处剐蹭,女司机提出要赔偿,女生顿时被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劝奔驰司机算了,但女司机认为事情虽小,但如果就这样让女孩离开了,对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也有围观者认为奔驰女司机有点儿太较真了,开奔驰还在乎这点儿钱。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女司机、女中学生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浩然”为写信人,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