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填空。
我知道“荡”是______结构的字,但不知道怎么读。我应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画。
我知道“妆”是______结构的字,也知道它的读音,但不会组词。我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最后在字典中找到了它,知道它可组词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1.黑白(两个字意思相反) ______ ______ ______
2.教诲(两个字意思相近) ______ ______ ______
3.不言不语(带“言”和“语”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补全下列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光(______)(______) 春(______)盎(______) 春(______)满(______)
柳绿(______)(______) 欣欣(______)(______) 莺(______)燕(______)
(______)(______)生机 (______)(______)花香 (______)(______)复苏
4、照样子,写一写。
例:十+买=卖
虫+圭=(_____________)
米+子=(_____________)
白+水=(_____________)
5、写出本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再完成练习。
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由这三个字的意思可以推测,偏旁是“纟”的字意思和_________有关。
(2)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缌”字读_________,意思与_________有关。
6、读拼音,写词语。
qián bì yín bì cān yù ɡěi yǔ cái bǎo cái wù
cái chǎn ɡuān mén ɡuān bì ɡuān xīn shāo shuǐ shāo huǒ,
shāo kāi qié zi fān qié shāo kǎo kǎo ròu kǎo yā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______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______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__
【4】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______
【5】“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_______
8、“拂堤杨柳醉春烟”中“醉”的意思是“喝醉”。( )
9、判断对错。
【1】《绝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中,“一匹出色的马”是一根又细又长的柳条。(______)
【3】羿射九日是一篇童话故事。(______)
【4】《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______)
【5】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劳动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10、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草长莺飞二月天”中“长”读作“zhǎng”(_____)
【2】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如:购、货等。(_____)
【3】带有“灬”的字,都与“水”有关。(_____)
【4】用部首查字法查“隔”先查部首“阝”,再查9画。(_____)
【5】“神州”和“中华”都指的是“中国”。(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我知道祖国妈妈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描写了神州大地上哪些“可人画”的美景?用“ ”画出来。
【3】江河奔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选一选。( )
A. B.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盲(máng)人摸象
一天,村子里的人买回来一头大象,人们好奇地围在大象周围,( )。
有三个盲人,也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他们来到大象跟前。第一个盲人摸到了象腿,就大声地说:“我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了,原来它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他大声反驳(bó):“你说的不对,大象不像柱子,像一堵墙。”
这时,第三个盲人走过来,摸到了大象的鼻(bí)子,他大声喊道:“你们说的都不对,大象既不像柱子,也不像墙,而是像一条粗绳子。”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互不相让,( )。
这时,买象的人走过来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并没有摸到它的全身, ”
【1】选择正确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①争吵不休 ②议论纷纷
【2】短文第_____自然段到第_____自然段写了三个盲人摸大象的过程。
【3】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他说大象像_____;第三个盲人说大象像_____,他摸到的是大象的____。
A.腿 B.鼻子 C.柱子 D.粗绳子
【4】补全短文内容,写在短文末尾的横线上。
13、课外阅读。
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
是甜的,
如甜蜜的花汁,
又如甜蜜的生活。
春天的味道,
是香的,
如芳香扑鼻的花香,
又如香甜的空气。
春天的味道,
是五彩缤纷的,
瞧!
这儿,
那儿,
花开朵朵。
【1】春天的味道是 、 、 。
【2】我们在哪里能够找到春天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请你写几个吧。(至少写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蚂蚁找到了一粒豆子,它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只见小蚂蚁用它头上的触角碰一碰在它旁边的蚂蚁,这只蚂蚁也用触角点了点,表示知道了。它又用触角碰碰后面的蚂蚁。这样,一只碰一只,大伙儿都知道了。蚂蚁马上排好队,由发现豆子的小蚂蚁领着,到了放豆子的地方,大家齐心合力地将豆子搬回家去了。原来,小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消息的。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明白——(________) 立刻——(_________) 团结一致——(___________)
【2】仿写词语。
急急忙忙(AABB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小蚂蚁是用_______来传递消息的。
15、课外阅读。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身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身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阿姨请教。松鼠阿姨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决定问问山羊奶奶。山羊奶奶说:“那得(dé děi)量(liánɡ liànɡ)一量才知道。”山羊奶奶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奶奶帮他做新衣。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不大不小正合适。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共有______句话。
【3】小猴做新衣,先请教了__________,然后请教了__________,最后请教了__________。
【4】小猴最后听了__________的话,买了__________布。
【5】小猴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
____________________精心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她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___________________高兴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写句子。
①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当你看到有人把水笼头打开,让水哗哗地流着,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会怎样劝说?
19、造句。
必须——
犹豫——
20、能不能写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