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达的主题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 )句。
A.疑问 B.肯定 C.双重否定 D.感叹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话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要加强纪律性,严防校园____事件发生。
(2)这话只能______三岁小孩。
(3)小嘎子精神抖擞,_____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4)不能用虚假广告______客户。
A.欺凌 欺负 欺哄 欺蒙 B.欺蒙 欺凌 欺负 欺哄
C.欺凌 欺哄 欺负 欺蒙 D.欺负 欺凌 欺哄 欺蒙
4、辨字组词。
斑(_____) 瞳 (_____) 锁 (_____) 呵(_____)
班(_____) 撞 (_____) 琐 (_____) 何(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
轻盈——(______) 幸亏——(______) 奇妙——(______) 姿态——(______)
澄清——(______) 差异——(______) 惩罚——(______) 继续——(______) 渴望——(______)
②反义词:
误解——(______) 驱逐——(______) 安静——(______) 机敏——(______)
强硬——(______) 薄弱——(______) 独立——(______) 轻盈——(______) 舒服——(______)
6、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niǎo cháo fán zhí xìn lài
( ) ( ) ( )
zhēng yǎn mén kuàng xì nì
( ) ( ) ( )
7、先补充词语,再写出与词语有关的主要人物。
完(_____)归赵____________ 三顾茅(_____)____________
神机(_____)算____________ 负(_____)请罪____________
毛遂自(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上谈兵____________
(_____)杵成针____________ 程门立(_____)____________
望(_____)止渴____________
8、词语释义。
①连日措办军务:________。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________。
③比及号令到来:________。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________。
9、阅读课文
听到敲门声,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她长得并不漂亮,虽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她显然是刚从做早饭的灶间出来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他迅速地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士兵来了。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降落,而这一栋又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干净利落,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1】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第1段对法国妇女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找出语句写下来,并说明表现了法国妇女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哦,当然啦”说明法国妇女当时怎样对待掩护盟军士兵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五官
在我看来,人的五官并无美丑贵贱之分。他们居于人的头上,享受着至尊之位,控制着四肢的正常工作。
鼻子在脸上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但是,他有诸多的生存风险。厕所、下水道中弥漫着的臭气,他不得不长时间忍受,食物变质了需要他来鉴定。天灾人祸常常会殃及到他,就说最常见的感冒吧,感冒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遭殃的无非就是鼻子自己罢了。
嘴巴居于鼻子之下,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佳位置,但他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他可以让你品尝天下的美食,也可以让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我认为,嘴巴天生就不是一个享福的命,从“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八个字里就能体会出嘴巴的无奈。
在人的面孔中最重要的还属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能通过他看到外面的美好世界,别人可以通过他感悟我们的心灵。
耳朵能让人聆听智者的教诲,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行。同时,耳朵也是五官中唯一被爱美的女士选中佩戴饰品的场所。我猜最让耳朵烦心的事情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对于五官,我绝无偏爱,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员,正如《手指》一文所述的那样,五官( )团结一致,( )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创造最美好的未来!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五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短文还缺少对哪个五官的介绍?请想一想,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3】每个五官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读完短文后,我知道鼻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嘴巴的优点是能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官》和《手指》都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
11、课外阅读。
竹 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
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 ”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____”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___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消息。D.利钱;利息。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
(5)将文中画“ ”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
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
12、课外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________”呼应,既反映出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受到事物__________的心理。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①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窜”字显示速度________,又来得________。
【3】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童年时代的“我”对百草园的________之情。
13、阅读。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拿起箸来:联系下文可知,“箸”指“筷子”。
B.沉甸甸的不伏手:结合生活经验可知,“不伏手”是说“不称手,不好用”。
C.拣了一碗鸽子蛋:据字面意思可知,“拣”的意思是“拿”。
【2】下面三幅图片,展现了文段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
B.
C.
【3】阅读文段,梳理下列人物在被刘姥姥逗笑时的表现,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 表现 |
黛玉 |
|
| 滚到贾母怀里 |
王夫人 |
|
| 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
【4】结合名著内容,判断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从鸳鸯拉着刘姥姥出去叮嘱中,可以看出,这场闹剧是由王熙凤与鸳鸯导演的。( )
(2)凤姐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的面前,目的是要照顾刘姥姥,可见其细心。( )
(3)“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很符合仆人的身份特点。( )
14、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甚:__________ 未:__________ 夫子:__________
【2】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有礼貌,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
【3】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如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汽车后面“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你还发现哪些有趣的提示语,选一句喜欢的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感悟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文中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_。为了突出这个特征,作者不仅写了所见,而且写了联想,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出来。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写出一个兵马俑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艺术瑰宝,你还知道的中国其他著名的历史名胜有:_______、_______。
16、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共19分)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本片段写的是 的情景。(2分)
(3)本片段描写王熙凤眼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看出王熙凤是“笑面虎”。(4分)
(4)请用“ ”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3分)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中第三回,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刻画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6分)
17、甜甜在时空胶囊里发现的第三件旧物,是一枝用黏土制作而成的梅花。同时她还找来了一篇有关梅花的文章。
梅花结果
简平
①我家盆栽的梅花今年二月开得特别旺盛,那时还是数九寒天,但红梅花开得如火如荼(tú),窗台也像是被点亮了,冬季的黯淡一扫而去。
②梅花开了整整一个月,一朵谢了一朵又吐,此起彼伏,甚为壮观。等到全部花瓣成泥,我也真的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我想,一年的红梅花事也就这样结束了,再待来年。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五月下旬,忽然发现,梅花结出了一枚硕大的果子。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阵风捎来的别的枝条,但细细察看,就是从梅花本身的枝干里长出来的。绿色的叶子覆盖着,那是一枚青果子。
③先前,在梅花绚烂地盛放过后,我就不再注意它,而把眼光转移到其他依着时序开放的花儿上了,诸如杜鹃,诸如绣球。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盆栽的梅花还会结果子,可梅花并不理会我们,开过后没有停歇下来,继续着它的生命历程,只是我们出于无知,出于疏忽,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只知道它会开花,不知道它还会结果。这次要不是那枚果子在阳光下如此清亮,我一定会错过的。梅花的果子是椭圆形的,挂在枝叶下,即使有风,也不摇摆晃动,我用手去摸,坚挺得很,显然尚未成熟,所以是青涩的。过了两周,果子开始转色,由绿变黄,黄里带红,在初夏的阳光照射下,甚至有点透明了。我以为熟了的果子应是软软的,可它照样还是硬硬实实的。
④说实话,我至今还难以将盛开的红梅花与这青果子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是这样,忘记了活着的植物也是有它的三百六十五天的,它的生命不单单只是开花,它天天在成长,天天在变化,天天在酝酿,天天在呈现,可我们却总是那么功利、那么狭隘地只注重于它生命里的某一段时刻。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便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有“成功”的那段时光才最为耀眼,其余皆不值一提。
⑤这次见到梅花结果,于我而言是上了一堂课的——这不,红艳艳的梅花不只在怒放时是美丽的,它先百花而开,在凋谢后的日子里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生命的光华,比如在夏天结出鲜亮的小青果,这同样是美丽的。这不正是我们所欣赏的梅花的风骨吗?不随波逐流,按照自己的性情,兀自成长,开花结果。我们也应该这样,在漫长的人生中,争取每个阶段都活得各尽所能,各有自在。
⑥前些天,我遇到一位植物学家,便向他请教,他说梅花有观赏梅和果用梅,观赏梅虽说也会结果,但确实不多见。如此看来,我家盆栽的梅花结出一个果子来实属鲜见,对我而言,这倒是有着鼓舞性的惊喜的。
(文章有删减)
【1】(内容理解)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鲜花开放是有时序的,一般梅花盛放是在冬天,花瓣凋谢就说明春天快来了。
B.梅花果子是椭圆形的,一开始是绿色的,后来变为黄里带红,果实也变得软软的。
C.因为作者家里的观赏梅能够结果确实是不多见的,所以他对此感到很惊喜。
D.本文通过写花谢后不再受到关注的红梅突然结果,由此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句子赏析)请你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阵风捎来的别的枝条,但细细察看,就是从梅花本身的枝干里长出来的。
“捎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情感)本篇文章和《梅花魂》分别借“梅花”这一事物表达了怎样相同和不同的情感,请你补全下表。[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目 | 相同情感 | 不同情感 |
《梅花魂》 | (1)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 |
《梅花结果》 | (3)________________ |
【4】挑战题(迁移运用)聪聪总是觉得自己的考试分数不够高,考得不够好,请写下你的推荐语,将这篇文章推荐给聪聪,来缓解他的学习压力。(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在天底下,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既使人惊叹_____又叫人舒服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好像________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词句,把段落补充完整。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在天底下,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好像________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那么________(柔美 柔软) (勾勒 勾画)________的中国画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种境界________既使人惊叹________又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________
【4】用“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一碧千里”描写了________,“翠色欲流”描写了________。
A.绿的程度 B.绿的范围
19、课内语段精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的说:“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 ) 留恋——( ) 敬重——( )
【2】从哪些句子你体会到毛泽东凡人的情怀?用“ ”画出来。
【3】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
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A.这句是毛泽东的语言描写,写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情怀。
B.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C.这向外貌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对儿子的思念。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美丽的草原,我们怎么能不向往?
改为陈述句:
(2)工人们修铁路。
扩句:
(3)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4)《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1、在这样美丽的园子里游戏,我很快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3、习作。
回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选择其中留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人写一写,写时要突出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注意灵活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题目自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