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作者与国别有误的一组是____。
A. 老舍——中国 叶·诺索夫——苏联
B. 王尔德——英国 安徒生——丹麦
C. 新美南吉——日本 埃林·彼林——保加利亚
2、“粳”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
A.叶子
B.树根
C.稻米
D.更加
3、表姐邀请酷爱音乐的小兰去听音乐会,小兰说:“我很想去,但一周前我和小静约好去图书馆,就不能和你去听音乐会了。”下面语句与小兰做法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给下列句子排序( )
①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山野的时候,青蛙便逐渐热闹起来。
②蛙们纷纷跳入稻田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
③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
④但是人刚一走过,他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
⑤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A.②④③⑤①
B.②④⑤③①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③①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家雀儿 麻雀 B.露面 走露 C.将领 将军 D.要求 重要
6、下列成语都与古人求学的故事有关,其中成语与古人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凿壁偷光(匡衡)
B.囊萤夜读(车胤)
C.程门立雪(杨时)
D.手不释卷(苏秦)
7、柴斯特的音乐事业达到巅峰时,它却突然做出的决定是
A.继续帮玛利欧一家赚大钱
B.暂停表演,休息一段时间
C.找一家公司合作
D.回归康涅狄格州的老家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二八月,_____________。夏雨少,___________。
2.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_____;那__________山崩地裂,好像___________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______代的___________。其中富含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宋代的卢钺则对梅与雪做出了评判:“_______,_______ ”。
5.“炎帝之_____,名曰_____。______,溺而不返,故为_________,常衔_____,以堙于东海。”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______”。
9、课外阅读。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鉴”的意思是________;“徘徊”的意思是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问它(方塘)怎么会这样的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_______________
【3】你对诗句中的“活水”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选自《百科知识》2005年第3期,有删改)
【1】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3两段,任选一题回答。
(1) 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3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一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11、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血染的母爱
①有对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的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母亲终日劳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②××××年2月,母亲邀请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母女俩在滑雪当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雪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前来搜救她们的直升飞机几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她们身穿的是银白色滑雪装,很难被发现。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了过去。但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医生告诉她,是她的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是母亲割断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白雪,直升机国此发现了目标。
③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的,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身体过度劳累,没有活动的力量了。( )
(2)没有完成任务就回来了。( )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句子抄写下来,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感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病床上的女儿知道是母亲用生命给了她重生后,她会怎么做,会对不在人世的母亲说些什么,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小 白 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shàn shān)子,一扇(shàn shān)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 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ǐnɡ nínɡ)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儿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儿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2.写出三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 、 、 。
3.把第3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动作的词写下来。
4.“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这句话中“像小帆船似的”是比喻 。
5.仿照“非拧你几口不可”,用“非……不可……”写一句话。
13、阅读理解
第六颗钻石
经过严格的考试,我在一家出售珠宝的商店当上了临时售货员。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两个星期下来,我听到部门经理对老板说:“她是个好孩子,我建议留用她……”
然而,就在第15天,出事了。那天下午,有个衣衫不整、又高又瘦的人老是在柜台边溜达。从他苍白忧郁的脸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失业者。
这时,部门经理吩咐我取个珠宝盒。盒子放在高处,要爬上一架小小的扶梯才够得着。我在下来时,一不小心,衣袖带翻了一个盛着钻石的托盘,我赶快伸手抓住盘子,但还是有六颗钻石滚落在地。
部门经理走了过来,“赶快捡起来,”他说,“放回去。”
我迅速从地上拾起五颗钻石,却怎么也找不到第六颗了。我找遍了墙角和柜底,就是找不到!“怎么办?”我焦躁不安,像疯了一般到处乱翻。蓦地,我想起了那个人:“准是他拿了钻石。”因为钻石最有可能滚到他刚才站着的地方。这时,他正向外走。
当他就要推门出去时,我喊道:“对不起,先生!请等一下!”
他转过身来:“你有事吗?”他脸上肌肉直抽动,表情很不自然。我想起母亲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于是,我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知道,现在工作很难找,请多多关照。”
他也看了看我,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是的,工作的确很难找。”他回答,“我能肯定,你在这里干得不错,祝你好运!”他伸出手握住了我手。略一停顿,他松开了手,推门离开了珠宝店。
我伸开手,第六颗钻石正躺在手心。
【1】有个衣衫不整、又高又瘦的人老是在柜台边溜达。( )
老:
A.年岁大
B.时间长
C.极、很
D.排行在末尾的
【2】他脸上肌肉直抽动,表情很不自然。( )
自然:
A.自然界
B.自由发展
C.理所当然
D.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3】短文中“停顿”的 “顿”字用音序查字法就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应选______。
①安排,处理 ②立刻,忽然 ③疲劳 ④停下来,暂停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填在括号里。
(1)衣着随便、穿着不正式或不整齐。__________
(2)着急而烦躁,不安宁。__________
【5】“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知道,现在工作很难找,请多多关照。”这一句的弦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短文,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两个问题,写下来,并尝试解决。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哲学家的大度与幽默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其实,柏拉图年轻时就非常有成就。有一个朋友对他哲学思想非常敬佩,因此送给他一把精致漂亮椅子作为礼物,以对他的观点表示敬同。过了几天,一些朋友到柏拉图家里来做客,大家都看到了那把漂亮的椅子。问明来处之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上了那把椅子,疯狂地在上面乱踩乱踏!并一边嚷着:“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与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都认为柏拉图准得发火,他让那位朋友弄得如此难堪,会不会当场把他赶出家门?只见柏拉图不疾不徐地回房拿出了块抹布,温和地把被踩得脏兮兮的椅子擦拭干净,并请那位激动踩椅的朋友坐下,幽默诙谐但具深意地说:“谢谢您帮我踩掉心中的虚荣,现在我也帮您擦去心中的嫉妒,您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和大家喝茶、聊天了吗?”
这么几句话,让在场的每位朋友无不啧啧赞叹,都被哲学家柏拉图的大度所折服,同时也为他的幽默诙谐而更加敬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佩服(______) 难堪(______) 擦拭(______)
诙谐(______) 抹布(______) 嫉妒(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_________) 干净——(_________) 大度——(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疾不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平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的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柏拉图那位朋友为什么要跳上椅子疯狂地踩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老师叫丁丁去操场把陈洁叫过来,想告诉她,她被选进了校舞蹈队。
(1)老师对丁丁说:“___________”
(2)丁丁对陈洁说:“________________”
16、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窝差不多已经做好了。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大概可能是产下第一个蛋了。雄燕子不时给雌燕子衔一些小虫来,耀武扬威、叽叽喳喳地说着贺词和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目: 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别忘了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者心理要进行细致描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