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海南屯昌一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醐”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

A. B. C. D.

2、下面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是(     

A.《黄继光》

B.《白桦》

C.《海上日出》

D.《绿》

3、用“√”在括号里选一个词,使它能和括号外的词恰当地搭配起来。

遵守(工作  纪律)  颜色(鲜艳  鲜明)

天气(开朗  晴朗)  深受(活动  感动)

交谈(融洽  融和)  景色(奇异  奇怪)

 

4、下列带点字与“推测”中“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预

B.

C.

D.目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暮色        严历        哄堂大笑

B.霎时        竟争        坑坑洼洼

C.牢固        顽皮        无可耐何

D.恐怕        抱负        随遇而安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B.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C.考试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左顾右盼

D.从远处走来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7、明明每天沉迷手机无心学习,我想送给他一句名言,告诉他要抓紧时间努力读书,不要等长大以后再后悔。下列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默写

(1)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白居易《暮江吟》

(2)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3)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雪梅》)

(4)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5)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诗题为《望洞庭》,诗人是在什么时候望洞庭()

A.早晨   B.中午   C.夜晚

3.诗中的意思是(   )

A.平和  B.和谐  C.联合

4.诗中的读音是(   )

A  B  Cmo

5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别致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这句话说的是诗中哪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周处改错

周处是名将周鲂(fáng)的儿子。他少年时体力过人,因为出身豪门,经常在乡里胡作非为,所以,深为乡亲们厌恶。

一天,周处打猎途中遇到一位老人在连声叹息,就上前询问缘故。老人说:“三害不除,人心不宁。”老人解释道,“这三害就是南山的猛虎,长桥下的巨蛟和乡里的恶少周处。”

周处听了,一下子愣住了。他沉默了一阵,毅然对老人说 这三害 我一定除了它们

周处骑马向南山上飞奔而去,凭一身好箭法,射死了老虎。第二天,他又手持长剑,跃入水中,杀死了巨蛟。

两害除了,那第三害呢?周处决心一定改正错误。他专程拜访名师,认真钻研学问,严格约束自己。很快,他就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

周处知错就改的故事从此被传为佳话。

1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访问——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

2把短文第3段缺漏的标点补齐。

3按要求摘录文中的词语各2个。

描写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老人说的三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处沉默了一阵,他想: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爱国的杜子威

①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②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所在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儿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 )的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③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 ),准备好等着他。可是,等了他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儿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④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儿。”

⑤这位博士归国多年,他以辛勤的汗水换取了( ),用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疾病,现在这项研究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欣喜若狂 累累硕果 大公无私

【2】文章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标志性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认为文中主要表现了杜子威的什么品质。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表现了杜子威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

(2)表现了杜子威努力为国家节省外汇的好品质。( )

(3)表现了杜子威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

【4】文章主要写了杜子威的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国可以是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爱国可以是爱岗敬业,建设祖国。那么,小学生怎么做才是爱国呢?写一下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  爸爸  你看  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  就有一个小窝  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ì ( )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 )地问,我也愣住了。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2在第2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1分)

4形容雨大的词是_________;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   ——在文中划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3分)

5文中最值得我牢记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黄昏的池塘

[加拿大]蒙哥马利

山顶下面是一方池塘。池塘很长,蜿蜒曲折,看上去几乎像是一条河。一座桥横跨池塘中央,池塘的尽头有一条琥珀色的带状沙丘将它同下面深蓝色的海湾隔开。水面闪动着多种灿烂的色彩——橘黄色、玫瑰色和淡雅的翠绿色那样一些出神入化、明暗多姿的色调,其中夹杂着其他忽隐忽现、不可名状的色泽变化。在桥的上首,池塘直伸入靠近岸边的枞树林和枫树林,使它们摇曳的影子呈现出半透明的黑色。随处都可看见一棵棵野李树从岸上探出身子,像个身穿白衣服的小姑娘踮着脚尖欣赏自己在水面上的影子。池塘上端的泥沼里传出青蛙清晰、哀怨而又动听的合唱声。下面斜坡上一座白色的苹果园中间,隐隐约约露出一所灰色的小房子,尽管天还不太暗,但仍有一扇窗子里正在射出灯光。

(节选自《绿山墙的安妮》)

(1). 结合短文解释词语。

出神入化: 

不可名状: 

(2).照样子写词语。

忽隐忽现(ABAC式):             

隐隐约约(AABB式):             

(3).色彩的巧妙搭配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说一说文中都写了哪些色彩。

 

 

14、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中把________比作城墙,形容浪头_______

2文中画线的改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好吗?说说为什么?

3这段话描写出了潮来之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在这学期,你一定阅读了不少科普作品,请选择其中一本完成下面的阅读积累卡。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通过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使我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著作。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①我首先第一个交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天晚上下了一天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深了对巴金爷爷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_______________

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

3.河水倒映在里,显得更白了。

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请你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这一处秋景写下来。如果你们班组织了秋游活动,也可以写秋游活动中所见的景物,题目自拟。不少于35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