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虫记》中,有吃自己丈夫习性的一种昆虫是( )
A.萤火虫 B.黑腹狼蛛 C.斑纹蜂 D.螳螂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精疲力竭 奔流不惜 横七竖八
B.随遇而安 重整旗鼓 得心应手
C.哄堂大笑 通情达里 摇头晃脑
3、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
【1】开家长会时,王老师的话一结束,教室里顿时响起了________的掌声。
A. 猛烈 B. 激烈 C. 剧烈 D. 热烈
【2】写文章要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述,不能任意 。
A. 发扬 B. 发现 C. 发挥 D. 发明
【3】下课了,同学们_______走出教室。
A. 继续 B. 连续 C. 持续 D. 陆续
【4】我们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千万不可________。
A. 按兵不动 B. 轻举妄动 C. 蠢蠢欲动 D. 闻风而动
【5】班会课上,同学们 地议论起来。
A. 七嘴八舌 B. 窃窃私语 C .吵吵嚷嚷 D .叽叽喳喳
4、选词填空。 (4分)
坚固 牢固
(1)高高的城墙无比( ),经过几次地震都完好无损。
(2)只有经常复习,知识才能掌握得( )一些。
5、地震能不能预报?( )
A.能
B.不能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食盐(yán)屹立(yì)
B.昂首(áng)霎时(chà)
C.鸟巢(cháo)霸占(bà)
D.稻穗(suì)坠落(zhuì)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甚至(shèn) 顽皮(wán) 酒瓶(pín)
B.笨拙(zhuó) 帅气(shuài) 幸亏(kuī)
C.衣襟(jīn) 恐怖(bù) 摔打(shuāi)
D.仍然(rén) 逃跑(táo) 掐住(qiā)
8、在括号里填入搭配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工作 (_________)的隧道 (_________)的眼光
(_________)地微笑着 (_________)地摆动 (_________)地回答
9、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___ 不识:_____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0、课外阅读。
猫伯伯(作者:丰子恺)
①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所以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②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她不忍驱逐,就放下笔,和它玩耍一会儿。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铺满了一张稿纸。
③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闲谈。
④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走开,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谁知没过多久,猫伯伯忽然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着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1】本文的第1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句,起着_______________作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之情。
【3】作者用了哪几件事写出了猫伯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勾划出文中描写客人对猫伯伯态度的句子,从客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描写中,“我”体会到客人对猫伯伯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5】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丰子恺,本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文章《____________》,文章描绘了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喜爱、欣赏之情。
【6】“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句子,作者好像不喜欢猫,实际上文中字字句句都藏着对猫的喜爱。《猫伯伯》这篇文章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请用波浪线勾划出来。
1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______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一把,使它_____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拉 | 紧贴 | 巴 |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________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__一把,使它_______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巴”的意思是________。
【3】这段文字介绍了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方形西红柿
一块西红柿园地里,结出了一批有棱有角、四四方方的果实。
这一消息震惊了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他们一个个歪着脑袋细细端详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就小心翼翼地问:“请问,你们是……”
“哈哈,自家人认不出自家人啦!我们也是西红柿,是人类的种子专家经过 多年研究和改良才培育出来的,就叫我们方形西红柿吧!”
“什么,你们也能算是西红柿?”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有的长大了嘴巴,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又惊,又奇,又疑。最后,惊讶和疑惑全变成了愤怒的指责:“哼.我们西红柿,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对,你们这是赴时髦,哗众取宠,只能算作不伦不类的柽胎!”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一致决定.不认这些“柽胎要把他们赶出西红柿园!
这时,种子专家带着一批客人来了。他介绍说这是新近培育成功的方形西红柿,还有方形甜菜、方形甜瓜、方形菠梦等一系列的新品种。”
客人们看了,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好,这种方形西红柿,便于运揄,便于存放,又适宜机械加工,优点真多,我们包销了。希望今后能够迅速推广。”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又吃惊,又恼火.低声嘟嗦:“哎,想不到这种丑八怪竟还这么讨人喜欢,难道是我们错了?”
【1】文中画“__”句子中的“丑八怪”指的是__________,他们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讨人喜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把文中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3】这篇短文想告诉速我们_______
A.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接受新事物
B.西红柿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
C.赶时髦、哗众取宠的人都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4】把下面句子的问号换成句号,体会语气的不同,但意思不变。
什么,你们也能算是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联系生活经验,从计对文章内容的角度提吃出—个问题,并做出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毽子里的铜钱(节选)
那时,我大约十岁吧。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心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内。
(1)不发出一点声音。( )
(2)形容说话不流利。( )
【2】选文围绕“毽子里的铜钱”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关键词把事情补充完整。
(老人)送烤山薯→(二婶)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
→(老人)________________
【3】在事情的发展中,“我”的心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根据短文内容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心情路线图中。
(感激)→( )→( )→(空落落)
【4】文中出现了好几个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滴在诗词里的美》,完成文后练习。
①唐诗宋词淌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完美的魂殇(shānɡ)。
②花也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宣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遒劲(qiú jìnɡ)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③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在无嘈杂的夜,也是要任心灵停歇。“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zān)。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过那些个山水之美被尽数理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冽(liè),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④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⑤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我所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1】联系上下文理解“迁客骚人”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句子化用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开时节动京城”指的是( )花。
A.牡丹
B.梅花
C.菊花
【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对比
C.比喻
【5】将“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这段话插入文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例: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快乐语文》《少年文艺》《幽默小读者》。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学校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一件往事。
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报时的,所以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
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徐家汇是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四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周六下午,李华和程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抡,程星说:“不讲诚信的人,是种极坏的风气。”李华听了,不住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
19、小练笔。
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建造住宅的。请你也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来写一写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可以大胆想象哟!
过了不久,那只小蚂蚁请的援兵到了,一大群蚂蚁排成长龙阵,浩浩荡荡地跟着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