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实行了
地主和富农 | 占农村人口不到7% | 占有土地54% |
贫农和雇农 | 占乡村人口57% | 占土地14% |
A. 土地改革
B. 包产到户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
2、2017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62.1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项目758份,新签合同额250.9亿美元,占比55.4%,同比增长67.8%。下列对“一带一路”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
②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③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格局
④体现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只向亚太地区国家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3、你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A.1949年
B.1956年
C.1978
D.1954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的是
A.共同繁荣发展
B.共同团结奋斗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互助互爱互相尊重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以下哪一项成果不能采用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 武汉长江大桥
C.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D.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6、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家践行_________新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协调、绿色、开明、共享
C.改革、开放、优化、奋斗、幸福
D.为民、务实、清廉、生态、富强
7、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产生的背景 | 主要内容 | 历史地位评价 |
共同纲领 | ① | 确立了中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
1954年宪法 |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 ②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82年宪法 |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计 | ③ |
A.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人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祛律框架体系形成
B. 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时安邦的总章程
D. 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8、学者汪晖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一地方关系”。这一制度
A.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繁荣
D.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
9、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1954年9月,李大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应该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1、“香港回归中国后,‘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但主权在北京,不在伦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国人已经证明了‘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香港的经济制度没变 B.香港的社会制度没变
C.香港的生活方式没变 D.香港的主权归属没变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的一块:
A. 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D.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全面开展城市改革,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15、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焦裕禄
D.彭德怀
16、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地主阶级已经不复存在
C.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7、下列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8、阅读表格,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收入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80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元 |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手工生产的进步
19、报刊是利用纸张传播文字资料的一种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申报》
C.《解放日报》
D.《新闻报》
20、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改革开放之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工业化开始起步时
21、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2、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3、“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4、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5、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6、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8、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9、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30、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31、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
32、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3、“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什么道路?
(2)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确立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3)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指的是什么?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谁?
34、“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一个词。请认真阅读下列两段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2013年1月4曰《中国国防报》
材料二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B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D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暮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1)我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我国导弹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2)材料二A中,“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重大会议? “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它是由以谁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的?
(3)材料二B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哪一伟大构想中能体现出来? (4)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各族人民大团结”(材料C中) 的实现。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什么?
(5)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中国人民应该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 “复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