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内蒙古通辽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A.邱少云

B.董存瑞

C.黄继光

D.王进喜

2、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8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3、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④国外最先进技术的引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5、习近平: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A.1945年波茨坦会议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6、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事件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志意义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国民政府成立

C.抗日战争

D.新中国成立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这句诗词反应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是: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C.川藏公路建成 D.宝成铁路建成

8、宋朝为了避免武将跋扈专横,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一政策称为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三省六部制 D.八股取士

9、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子,一年之中全家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3年,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收获谷子1600千克,全年有米吃,能吃到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些变化说明

A.我国已经从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农业合作化运动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落后农村经济

D.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10、1978年底,推动中国历史大转折,开启国家新命运的会议

A.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建立了多党合作制度

D.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11、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三反”运动完成后

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就。成就包括(  )

①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②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④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油田建立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下图报纸标题,所反映出的大跃进运动中所犯的错误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4、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反映了

A.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进攻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C.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即将失败

D.只有中国军民才能抗击日本侵略者

15、中国大飞机三剑客:运20、AG600、C919是中国最新的三个重要的大飞机项目,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新阶段。新中国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出现在

A.1953年

B.1956年

C.1964年

D.1978年

16、毛泽东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的“天翻地覆”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解放南京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A.阶级斗争上

B.经济建设上来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上

D.平反冤假错案上

18、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A. 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B.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决定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若让你选择一位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在班会上作一个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

B.

C.

D.

20、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2、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23、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5、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7、“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8、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30、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3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右图人物的什么成就,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0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三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3)材料三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哪两个严重失误?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