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19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A. 58周年
B. 68周年
C. 78周年
D. 88周年
2、以下四个城市最早对外开放的是( )
A.
B.
C.
D.
3、从农民拥护新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革命中最有意义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4、1980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5、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依法治国
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的开展
7、(2016青岛)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8、四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 B.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9、“‘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提出推动了全面改革的深化,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材料主要表述了“两个一百年”目标的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D.结果
10、下图笔记的主题是
A.“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浦东新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设立雄安新区
1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3、历史图片承载了许多历史信息和内涵,对它们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知识必备的技能之一。对下列图片解读有误的是
A.图一是农民的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图二是在自愿互利原则下完成的
C.图三实行的范围是全国
D.图四实行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私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1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A.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
B.1966年中国正式组建导弹部队
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
15、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表明(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16、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举办上海世博会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7、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8、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实行对外开放
19、下列思想与提出者相对应的是
A.改革开放——习近平 B.科学发展观——邓小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D.中国梦——胡锦涛
20、他在世时,很多人问他,搞“两弹”得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年,好朋友杨振宁看望他,他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他就是“两弹元勋”
A.杨利伟 B.翟志刚 C.王进喜 D.邓稼先
21、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22、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3、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4、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6、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7、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8、____________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9、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30、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31、周恩来在年少求学时即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经过新中国七十的艰苦奋斗,到今天“中华之崛起”已经不再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而是一个被热议的现象。
假如你参与以下几个分话题的讨论,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1)话题一:中国崛起了吗?(写出你的判断并写明理由)
(2)话题二:中国模式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请你总结中国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或者经验是什么?
(3)话题三:中国崛起的挑战你认为,在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32、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索。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和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请回答: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6)“全局性、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7)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