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超额完
C.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始
3、2011年下半年,“微博卖土豆”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先后有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民通过微博成功卖出了滞销土豆,新媒体的作用显现。这种新媒体是以哪一技术为基础的
A.计算机技术 B.克隆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航天技术
4、这里是位于我国最南端的边陲岛屿,原来较为封闭落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自1988年至今,30年的砥砺奋进,已让这个边陲岛屿发展成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材料中边陲岛屿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多次立功授奖,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邱少云
D.雷锋
6、检索关键词是查找信息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在百度上检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四个关键词。他所要查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大会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这一事件实际上美国是实际的指使者)。周恩来因行程有变而幸免于难。”材料不能说明
A.新中国面临险峻的外交环境 B.美国蓄意破坏新中国的外交事务
C.台湾与大陆处于敌对状态 D.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
9、“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0、“1951年,□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的协议。”□内的地方指的是
A. 新疆
B. 云南
C. 西藏
D. 青海
11、石油战线“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模范人物出现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实行股份制
D.自愿互利
13、导致下图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施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4、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针对的是( )
A.大跃进的评价问题
B.三大改造的评价问题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两个凡是”的方针
15、下图是199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和纪念信封,邮票上印有邓小平的头像。邓小平出现在这张邮票上的原因是( )
A.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领导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提出“一国两制”,为香港回归开辟了道路
D.提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作出了贡献
16、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17、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倡导发起这个原则的国家有
①美国;
②中国;
③印度;
④缅甸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8、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导致1951-1953年建交国家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949 | 1950 | 1051 | 1952 | 1953 |
建交国家数 | 10 | 9 | 1 | 0 | 0 |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美国等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C.中印缅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B. 朝鲜战争爆发
C.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D. 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0、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公私合营”
③“包产到户”
④“股份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2、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2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
28、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9、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30、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31、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两段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请举出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个即可),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第二段歌词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城市还是农村开始这种制度叫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2、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
33、中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司令员是谁?把敌人赶回到哪个分界线附近?
34、实现祖国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8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为期99年
(1)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见下图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材料三 见下图
(3)材料三中图一是我国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__________年;图二是我国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___________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决定阐明国家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强调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决定明确规定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责任……
(4)结合材料四,从祖国统一大业的角度说说该决定得以高票通过的原因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