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青海黄南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纪念金币发行于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D.2020年

2、结合以下三幅图片可知党和政府正在努力(  )

A.推动中国外交事业 B.加强两岸经济合作

C.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D.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3、1956年召开的一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A.强调了港澳特区的经济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阐明了“两种制度”的意义

D.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

5、提出“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家领导人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6、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朱德

C.陈毅

D.贺龙

7、黄继光、邱少云等最可爱的人所创造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包括: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为人民服务精神;④铁人精神;⑤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8、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9、下列涉及的历史事件,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④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0、2023年5月,中国台湾路拳道选手李东宪在亚太大师运动会上领奖时将五星红旗举起登上领奖台,被无数网友点赞。他表示他就是想表达自己是中国人的立场,“怕台湾人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和回家的路”。对于他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背了九二共识

B.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C.消除了两岸隔阂

D.标志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11、1968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当时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是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卢沟桥

C. 南京长江大桥

D. 泸定桥

12、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辽宁舰

B.山东舰

C.福建舰

D.致远舰

13、我国有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民族辉煌的历史。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14、某校九(1)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间。他们探究的“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实现中华民族伟人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弘扬民族精神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说明

A.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B.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D.实行优惠政策促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7、史实和史论是构成史学的重要因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的评论。下列叙述属于史论的是(     

A.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1953—1956年,我国相继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8、以下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时间顺序是

①邓小平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

③“三个代表”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19、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正确顺序

A.调整、巩固、提高、充实

B.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C.巩固、调整、充实、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林彪反革命集团夺权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2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6、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7、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8、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9、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3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2、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

(1)根据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2)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是依据哪部法律文件进行的?

(3)这次土地改革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4)依据材料二说出土地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