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甘肃甘南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是

A.“三不”政策 B.九二共识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2、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辱却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

A. 导弹部队的建成   B.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火箭军的成立

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关于各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 ①阶段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产生

B. ②阶段李鸿章等人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C. ③阶段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D. ④阶段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4、下面是某班收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个资料。他们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A.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5、神舟九号飞船牵引国际社会目光,聚焦着中国最新航天成就。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6、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C.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D. 中国拒绝参加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7、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一步开放的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8、下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成果出现的历史阶段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9、深圳经由深汕高速公路联通了汕头经济特区和潮汕地区,借道随后修建的汕(头)汾(水关)高速,深圳、汕头、厦门3个经济特区连成一体,高速公路为特区增创新优势提供了良好契机。这三个经济特区建立的时间是( )

A. 1978年   B. 1979年   C. 1980年   D. 1981年

10、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面对有些国家的攻击,周恩来上台发言平静地说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二十国集团会议

11、中国在2014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17年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这反映了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③中国积极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李明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序依次各举一例,正确的是

A. 深圳-大连-长江三角洲-重庆

B. 厦门-武汉-珠江三角洲-昆明

C. 珠海-天津-满洲里-闽南三角地区

D. 汕头-海南岛-辽东半岛-重庆

13、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曾经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乐曲《东方红》它是(  )

A.神州五号 B.神州六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州七号

15、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16、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17、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18、邓小平:“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呢?”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一国两制”的完善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

19、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中,对外开放的“窗口”应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三幅图片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B.新时期的科教成就

C.文化事业的繁荣 D.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3、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4、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7、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29、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30、(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3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成功收回哪两个地区建立特别行政区,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累了成功经验?

(2)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屈辱。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的国防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在有陆军的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哪两个大的军种?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更名为什么?

(3)在外交上,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成就显著,请写出两例。

(4)在文化、科技上,更是成果丰硕。我国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著名人物分别是谁?

(5)在中国现代史上,工业从无到有、国防的现代化、“两弹一星”的成功、航天工程的成就,”“863计划”“973计划”的实施等,都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请问.科学技术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我们中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看,我们应有哪些自信?(写一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①1949年

举行开国大典

②1950年

土地改革

③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1956年秋

中共八大召开

⑤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⑥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大事年表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有哪些?(写出序号即可)请为表中第③至⑤序号所示事件拟定一个主题

(2)王大年是出生于1941年的农民,建国后他家刚分到的田地没几年又归公了。这与表中的哪些大事有关?步入中年的他凭借辛勤劳动又过上了殷实的生活,这又与表中的哪件大事有关?

(3)新中国经历艰难探索,终于取得辉煌成就,结合表中信息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