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西新余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倒置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1961年起,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当时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稳定、巩固、提高

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D.共建、共享、改革、开放

2、—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洋。铁路鹰下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鞍钢、沈飞、长江大桥,都是今天仍然无比显赫的名字,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B.大力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着力发展交通建设

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相遇篇是献给无名英雄的一曲世纪赞歌,它的创作背景是

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①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 董存瑞 B. 邱少云 C. 黄继光 D. 罗盛教

6、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从此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④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力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

 

A. 人民政权的巩固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近代化的探索

D.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9、“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0、1972年9月25日上午,北京首都机场,一架来自日本的DC-8专机徐徐降落,舱门打开,日本国首相走下飞机,已经等候多时的周恩来走近舷梯,中日两国总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战后日本首相首次访问中国。文中的“日本国首相”是

A.田中角荣 B.安倍晋三 C.广田弘毅 D.伊藤博文

11、一位前苏共党员私下心情沉重地告诉一位作家:苏共在有约35万名党员的时候夺得政权,在有约550万名党员时打败希特勒,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丧失政权……下列理解符合题意的是

A.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B. 二战期间苏联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法西斯国家

C. 苏联改革失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D. 一个政党强大与否的标准与人数无关

1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3、怀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城市,现有通道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当年建立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县依据的是以下哪一基本国策?(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14、“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5、35年前,张大伯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今年,张大伯的儿子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和张大伯家现在的生活一样,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应该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D.中共八大召开以后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三个国家倡导推行的?

A. 中国、印度、缅甸

B. 中国、印尼、越南

C. 中国、印尼、缅甸

D. 中国、泰国、印度)

17、小伟同学在学习历史时看到这样一组关于各部门投资比例的数字:“工业58.2%、交通运输19.2%、农林水利7.6%、文化教育卫生7.2%、其它7.8%”。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

A.农业

B.文化教育

C.交通运输业

D.工业

18、《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词语主要是

A. 土地改革、开国大典、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西藏解放、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19、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

A. 平定七国之乱 B. 颁布推恩令

C. 统一铸币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深圳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2、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3、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4、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5、以下人物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中国脊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铎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袁隆平  ⑤王进喜  ⑥黄继光

(1)为保证潜伏战友的安全,烈火焚烧不动摇____________;

(2)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____________;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

(4)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

(6)“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26、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28、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9、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30、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两弹一星”指什么?请写出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的名字。“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何重大意义?

32、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

(2)这场战争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3)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列举两位这次战争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5)这次战争总司令是谁?

(6)这次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

(7)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33、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第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带动力。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15年4月30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农民成立互助组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哪些运动。

(3)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政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富裕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