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朋邀请小敏参加他爷爷的生日宴会,小敏在宴会上,站起来对爷爷说:“爷爷您好!今天我承蒙张朋的盛情邀请,有幸光临贵府,参加您的生日宴会,这是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您老人家笑纳,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A.承蒙 B.光临 C.贵府 D.笑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庆通过开展“我为大庆美颜”活动,引导市民争做大庆文明代言人。
B.即便采用了这些革新措施,他的柴油用量也仅仅减少了一倍左右。
C.俄乌之间的冲突,对全世界甚至俄乌两国的经济造成了影响。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周大福金融中心高530米,当之无愧地坐上了长江以北地区第一高楼。②同时,它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四大高楼和全球第八大高楼。③正因如此,这座摩天大楼闻名遐迩。④它的建成,无论是对于天津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对外的形象,都有重大意义。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素湍:急流 襄陵:山陵 自三峡 :在
B. 缥碧:青白色 负势竞上:凭借 夕日欲颓:颓废
C. 相与:共同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 中庭:院子里
D. 晓雾将歇:消散 曦月:日月 哀转久绝:消失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颔联。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三峡》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描绘了山的挺拔险峻。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7、按要求完成问题。
把握文体特点是阅读名著的重要方法,下表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呈现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成表格。
书名 | 《红星照耀中国》 |
文体 | 纪实作品 |
读法 | 把握作者记录的事实,分辨作者的立场、评价和态度,获得启迪。 |
示例1 | ①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 _____的印象。 |
示例2 | ②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记录事实的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②_____在斯诺眼里它是波澜壮阔的史诗。 |
启示 | 我们从整本书中看到作者记录的事实,也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③_____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来*&源^:中教~网@]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幺?”“风。”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甸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品味“我们钻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1)“爷爷,那是什幺?”“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4】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无鄙切(měi)。”
②美,是“社戏”中的风俗民情,是“小石潭”的自然风景;是对“大自然”的科学探索,也是“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把题目《美,在 》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