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作者依次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曹雪芹。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 《藤野先生》《端午的鸭蛋》《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小说、散文、诗、词。
D. 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庙堂”指代朝廷,“丝竹”指代音乐,“手足”指代兄弟,“三尺”代指讲台。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幽悄(qiǎo) 挑剔(tì) 气氛(fēn)
B. 羁绊(pàn) 磷火(lín) 糜子(méi) 羊肚(dǔ)
C. 撺掇(cuān) 蓦然(mò) 脸颊(xiá) 斡旋(wò)
D. 亢奋(kànɡ) 冗杂(rǒnɡ) 戛然(jiá) 晦暗(huì)
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匿名
B.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C.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管辖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O”记录。
②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O”。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O”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O”的荒原。
⑤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③⑤①④②
B.①④③②⑤
C.③②⑤①④
D.①④②③⑤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下面对这一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亭”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诗人把这首诗赠予堂弟,是纯粹向他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志向。
C.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中的“风”“冰霜”“松”都别有深意。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琢,无一处是闲笔,可谓言简义丰。
【2】请简要分析颔联中加点词“盛”“劲”的表达效果。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 关雎》)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
③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____________》)
④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暑假,小虞同学跟随父母去湖南旅游,途经洞庭湖时,看到烟波浩淼,湖水拍岸的壮阔美景,他不由地想起诗人____________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到的两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傅雷家书》文段,完成各题。
至于你忙,我也知道;但我每个月平均写三封长信,每封平均有三千字,而你只有一封,只及我的三分之一:莫非你忙的程度,比我超过百分之二百吗?问题还在于你的心情:心情不稳定,就懒得动笔。所以我这几封信,接连的和你谈思想问题,急于要使你感情平下来。做爸爸的不要求你什么,只要求你多写信,多写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为了你对爸爸的爱,难道办不到吗?我也再三告诉过你,你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见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的启发,可以帮助你今后的学习。这样一举数得的事,怎么没勇气干呢?尤其你这人是缺少计划性的,多写信等于多检查自己,可以纠正你的缺点。当然,要做到“不分散精力”,“重点学习”,“多写信,多发表感想,多报告计划”,最基本的是要能抓紧时间……
我说了那么多,又是你心里都有数的话, 。孩子,告诉我,你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努力了,那我们就安慰了,高兴了。
(1)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让孩子多写信?
(2)从语言特色来考虑,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哪一句( )
A.真怕你听腻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决心实行。
B.为了自己的未来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你一定会做到的。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牛犊面
①牛犊面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特色面食。虽叫“牛犊面”,但无论它的原料还是形状,都与牛犊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据。说。一碗牛犊面的奶香能引来周围的牛犊,故称“牛犊面”。
②牛犊面的主料是稀奶油和面片。
③如何制作牛犊面呢?首先,制作稀奶油。稀奶油的做法很讲究:把鲜牛奶盛进盆里,将其自然放酸之后,上面会结一层稀奶油。所结稀奶油的厚度与盆里的鲜牛奶量成正比,鲜牛奶越多,所结的稀奶油也就越多。稀奶油通常都被放进用纱布做成的袋子里,吊在空中存放。这样,能滤净残留在稀奶油中的奶精,稀奶油的浓度就会增加。稀奶油的浓度越高,做出来的牛犊面就越香。其次,制作面片。在内蒙古东部,80%的家庭喜欢用荞面做牛犊面,若没有荞面,也可以用白面代替。将荞面或白面和好擀开之后,切成边长2厘米左右的四方形面片,等待下锅。接着,文火煎炸。锅热之后,先将事先准备好的稀奶油放入热锅里用文火煮,当锅内的稀奶油微微沸腾时,放入切好的面片,加入少许盐,煎炸。等锅内的稀奶油变成黄油,面片像西下的夕阳般白里泛着金黄时,即可出锅。出锅时面片与奶油融为一体,入口时浓浓的奶香和面片丝滑的口感,让人久久难忘。
④尽管牛犊面是蒙古族的特色面食,却不经常吃。早些年,由于技术条件有限,牛犊面只能在夏天和初秋时节吃,稀奶油的炼制过程需要一个适合的温度,夏天和初秋的温度适宜炼制稀奶油。不过,随着炼乳技术的提高,现在,冬季也能吃到这道可口的面食了。机器提炼的稀奶油与人工提炼的相差无几,味道同样鲜美。
⑤小时候,只有逢重大节日母亲才会做牛犊面。为了做一顿牛犊面,母亲要做近半个月的准备。每天挤完牛奶之后盛在盆里,等发酵后提炼稀奶油。母亲对每个步骤都很小心,生怕整个过程中洒了一滴牛奶。蒙古族的习俗中,牛奶是高贵、纯美和善良的象征。牛奶做成的奶豆腐,奶酪、奶油、奶皮等奶食品也具有很高的地位。记得我每次出远门母亲都会弹洒奶汁,保佑我平安。起初我只觉得母亲过于迷信,后来才感知到这一习俗是希望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平平安安。已故的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的蒙古族诗人巴•布林贝先生,曾写过一首名为《心与乳》的诗,用诗意语言描绘蒙古与乳汁的关系。稀奶油作为牛奶直接提炼的奶食品,在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中被看做是上等美食。吃到牛犊面的人一定是远到而来的贵客 或受家族爱戴尊敬的长辈。若有朋自远方来,勤劳的蒙古族妇女也会做一顿可口的牛犊面给宾朋享用。
⑥小小一碗牛犊面里酸、香、咸三味融为一体,让你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看似简简单单的牛犊面,其背后包含着近半个月不为人知的等待与准备,这也正印证了蒙古族的生活哲学: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将复杂藏在简单背后。
(摘自《读者<饮食科学>》,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制作奶油时,需要把稀奶油放进用纱布做成的袋子里,吊在空中存放。
B.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提炼的稀奶油与人工提炼的稀奶油味道同样鲜美。
C.文段⑤插入小时候母亲做牛犊面、弹洒奶汁、蒙古族诗人巴•布林贝的诗,说明了牛犊面背后蒙古人的生活哲学。
D.看似简简单单的牛犊面,印证了蒙古族的生活哲学: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将复杂藏在简单背后。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的加点词“据说”去掉更好,去掉后语言表述显得更自信,更具有说服力。
B.第⑤⑥中插入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使本文的说明显得更生动。
C.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牛犊面。
D.文章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牛犊面的主料、制作方法、我与牛犊面相关的记忆、牛犊面背后的生活哲学。
【3】文段③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9、按要求作文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请以《难忘的 节》为题,写一篇文章,除描写节日的场面外,还要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和自己的感受。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成文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而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④不能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