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中考的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小明,其成绩最可能的是( )
A.1000m跑步用时4min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1s时间内跳绳100 次
D.实心球成绩为 40m
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3、自动驾驶小巴是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场馆内的特色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自动驾驶小巴正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若说坐在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道路旁的树木
B.沿途的电线杆
C.道路旁驶过的汽车
D.关着的小巴车门
4、一运动物体在前内的平均速度为
,后
内的平均速度为
,该物体在
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5、图中为甲、乙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甲、乙两刻度尺的读数分别为( )
A.甲3.80cm,乙3.80cm
B.甲2.80cm,乙2.8cm
C.甲2.80cm,乙2.80cm
D.甲2.8cm,乙2.8cm
6、如图所示,这是张老师正在讲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讲课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门外迟到的同学通过音色判断出是张老师在讲课
D.课堂上同学们保持安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C.甲、乙两物体相遇时距起点
D.时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8、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B.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C.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D.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9、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10、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11、物理课时老师用一个封闭的铝罐装了一些“干冰”带到教室来,当他打开铝罐放在桌子上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罐口产生浓浓的“白烟”,一会又看见铝罐外壁出现一层白霜。以上现象中没有涉及到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2、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A.-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D.80℃的酒精是液态
13、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伟自制了“水瓶琴”,他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声”由空气振动产生
B.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C.不同的“琴声”指的是音色不同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伟的耳朵中
1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B.牛
C.千克
D.秒
15、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可以发出频率为的声音
B.人能听到大象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C.人能听到频率为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大象听觉频率范围要大
16、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17、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18、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它看到的全身像应是( )
A.
B.
C.
D.
19、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陆地上跑得快的猎豹,
可跑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
,比较它们的速度最小的是( )
A.猎豹
B.褐海燕
C.旗鱼
D.三者一样
20、小璐在照镜子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之后,她认为自己往后退,镜子里的像会变小。下列对“她认为自己往后退,镜子里的像会变小”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她在(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收集证据
D.分析论证
21、生活中我们常用“估测”这种方法,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2mm
B.一枚鸡蛋质量大约500g
C.夏季,为了节能和身体健康的需要,空调最适宜的温度为28℃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2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都不变
B.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C.能装 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2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60dB﹣70dB
24、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准备用乒乓球拍去击打下方的水珠。乒乓球拍从地面到太空中的空间站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25、蒸包子的蒸笼往往有好几层叠在一起,但几层包子并不是一齐被蒸熟,而是___________的包子最先被蒸熟.用冰来冷却食品时,冰应放在食品的__________.冬天开空调时,为使室内尽快变暖,空调的出风口应对着___________吹.(本题各空选填“上方”或“下方”)
26、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长度的单位是 .
27、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cm;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
28、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很多,例如:①______;②_______;③改进测量方法等。
29、严冬季节,室外的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 ______,而自来水管的内径 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增大,导致水管被胀裂。
30、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静止在地面上,液体上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向______(选填“左”、“右”)运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液体”、“气泡”)具有惯性。
3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选填“压缩体积”或“增大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2、根据表格中数据判断:在寒冷的北方应该用______(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______;把酒精和水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中的酒精______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沸腾(填“会”或“不会”)。
标准大气压 | |||
物质 | 熔点/°C | 物质 | 沸点/°C |
固态水银 | -39 | 水银 | 357 |
固态酒精 | -117 | 酒精 | 78 |
33、如图所示,有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内装有质量为4kg的水,水深为15cm,底面积为0.02m2(g取,
)求:
(1)水的重力为_________N;
(2)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__N。
34、(1)如图1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水杯受到的重力与______是一对平衡力(A.手对杯子的握力;B.手对杯子的摩擦力)。如果将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如果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手握住水杯,仍然保持静止不动,那么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
(2)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推力F1=18N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
(3)若将A、B紧靠着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3所示),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35、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的实像.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____(选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36、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1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2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
表1:2526次普通列车
项目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 07:24 | 08:22 | 11:30 |
发车时间 | 06:30 | 07:26 | 08:24 |
|
里程/km | 0 | 84 | 165 | 300 |
表II:D412次动车组
项目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 09:51 | 10:33 | 11:45 |
发车时间 | 09:15 | 09:53 | 10:35 |
|
里程/km | 0 | 84 | 165 | 300 |
(1)D412次动车从上海到南京比2526次普通列年快_____h;
(2)D412次动车组由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_____
(3)2526次普通列车全长300m在驶往南京路上会通过一座大桥,若列车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该桥时所用的时间是2min求:这座大桥长多少m?_____
37、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家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超声波(如图),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求:
(1)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500m/s)
(2)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少米?
38、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湿滑水平路面,司机利用滑轮组成功的将汽车拖了出来,其拖动过程可以简化成下图所示的模型。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1000N,20秒内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如果滑轮组及绳子质量忽略不计,绳拉车的力也水平,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求:
(1)水平拉动绳端的速度;
(2)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39、向下拉绳将重物提升,画出图中滑轮组绕绳方法。
40、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1中,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在图2中,AO是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
(3)在图3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4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