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福建南平初三(上)期末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A.区分氯化钠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触摸外壁

B.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C.除去Zn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适量的锌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

2、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①拉瓦锡 ②门捷列夫 ③阿伏加德罗 ④道尔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3、二氧化氯(ClO2)是自来水厂净水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备ClO2的一种方法是:,反应物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1

C.+4

D.+5

4、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5、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如图为镓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的核电荷数是31

C.镓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6、某同学在常温下,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并绘制出如下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a点时烧杯中的溶液pH大于7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滴入稀盐酸过程中,溶液中Na+数量不变

D.烧杯中溶液在a、b和c点时,溶质均有2种

7、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1.2g,其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10:1,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A.4.4g

B.2.2g

C.1.1g

D.0

8、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C.元素符号为He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9、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

A.用淘米或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C.用水后,立即关闭水龙头

D.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10、已知一种碳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6

B.2

C.8

D.14

11、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中可加入少量稀硫酸或烧碱以增强导电性

B.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停止加热后,立即读取数据

C.将装置中的铜粉换成木炭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4、某研究所利用太阳能聚光器获得的高能量进行热化学循环反应制取,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和Ⅱ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共有2种

B.该循环过程中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C.氢能是清洁能源,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

D.该循环过程理论上每生成,需补充65gZn

1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氧气——纯净物

B.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化合物

C.氦气、氢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氯酸钾——氧化物

1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海水

17、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200g含氢元素10.7%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则放置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

A.10g

B.178.6g

C.7.4g

D.21.4g

1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海水

C.大理石

D.二氧化锰

19、我市富康工业园区的一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2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电解水:水氢气+氧气

B.木炭跟氧化铜反应: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C.镁条燃烧:镁+氧气氧化镁

D.加热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氧化铜+水

21、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

22、“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上标有如表所示的标签

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

矿物元素     测定结果

   ≥4.0mg/L

   ≥0.5mg/L

   ≥0.35mg/L

   ≥0.8mg/L

这里所标的成分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23、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应综合利用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所以溶液有稳定性

24、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一一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一一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更快一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氧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一一分子间有间隔

25、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设计实验以实现物质的鉴别与检验、分离与提纯等目的。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使其充分燃烧

C

区分甲烷与氢气两种无色气体

点燃,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在火焰上

D

鉴别软水与硬水

取等量水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A.A

B.B

C.C

D.D

26、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焰火为节日增添了欢乐氛围。制作焰火的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S

B.A12O3

C.KC1O3

D.KNO3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

28、小王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用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现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 2 中的 MN 段、NP 段和 PQ 段。

(1)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MN 段b、NP 段c、PQ 段

(2)MN 段和 NP 段相比较,说明_____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29、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______;D为_____;F为________

(2)说出E、G两种仪器的作用:E的用途是_______;G的用途是________

(3)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

(4)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_______,视线要跟______保持水平。上图H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_______mL。

30、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总结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1)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_______。(填物质类别)

(2)若图中的酸为盐酸,反应④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的盐为_______。(填化学式)

(3)验证反应①,可选择下列_______(填字母)两种物质进行反应。

A Na2SO4 B KNO3 C Ba (OH)2 D NaOH

31、用化学符号填空:

(1)磷的元素符号为    

(2)两个锌离子    

(3)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    

(4)13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6)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氧元素_______________;②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______;③碳酸根离子________;④ 3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_;⑤氩气____________。⑥硫离子______

33、一个水分子是由 (填写具体微粒的名称,下同),氨气是由  构成 ,保持汞的化学性质是 

 

34、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化学,回答问题。

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性。

2)购买鲜花时,进入花店能闻到花香,体现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人们常用氮气做灯泡中灯丝的保护气,利用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35、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共有______种。

(2)中国科学家美雪峰当法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3)各写出一种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离子符号:阳离子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_

36、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物质A的化学式为H2S

B.物质B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物质C可形成酸雨

D.将水倒入物质E的浓溶液中配制稀溶液

(2)物质D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物质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E→F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D点物质转化为F点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1)模拟工业炼铁:A处通CO, BFe2O3粉末,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实验:在A处通入CO时,应立即点燃___________处(填“B”或“D”)酒精(喷)灯,反应过程中,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金属氧化物的组成:A处通COB盛金属氧化物,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B中所盛粉末:CuOFe3O4或两者混合物。

实验:同(1)操作、完全反应后,B中可观察到_________

实验结论(定性):试管B中的黑色粉末为CuOFe3O4两者混合物。

定量经测定反应前B180克,完全反应后B170.4克,将反应后B中固体全部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剩余固体12.8克。

实验结论(定量):mCuO):mFe3O4=______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38、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a、b、c)发生的三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反应,a瓶底盛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2)B装置中(a、b、c为小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其中c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

(3)C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钠元素与镁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M2-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已知 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则 M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_

40、将过量的锌粒逐渐加入到一定质量FeC12和CuC12的混合溶液中,如图所示为反应过程溶液中FeCl2的质量随加入锌的质量的变化情况。

(1)请写出B 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增大,请说明原因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