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C.②分泌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③从⑤中滑出的现象叫脱臼
2、2020年9月,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各个国家都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分类及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就是严禁砍伐
3、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吃松蘑
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
4、我国研究人员在福建省内首次发现了奇异福建龙化石(如图)。奇异福建龙的前肢与始祖鸟相似,这一发现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已经停止进化
C.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低等
D.始祖鸟证明鸟类可能进化为古代爬行类
5、下面是某同学列举的仿生例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仿蛋壳——薄壳建筑
B.模仿长颈鹿——抗荷服
C.模仿蝴蝶——卫星控温系统
D.模仿青蛙——人的蛙泳
6、人体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 )
A.脑和脑神经
B.脊髓和脊神经
C.脑和脊髓
D.大脑、小脑和脑干
7、电鳗放电、萤火虫发光、鸟类飞行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 )
A.吸入的空气中的能量
B.周围环境中的能量
C.食物的消化作用
D.细胞的呼吸作用
8、下列植物中,属于我国珍稀植物的是( )
A.珙桐
B.凤凰木
C.牡丹
D.君子兰
9、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将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方案3: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方案中,只有方案2是合理的
B.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是相同的
C.使树叶保持潮湿是因为细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D.方案3不合理的原因是因为乙组树叶没有灭菌
10、鸟卵中能发育成小鸟的结构是( )
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卵壳
11、运城盐池真神奇,一边红来一边绿.研究人员在盐池泛红的池水中发现一种名为“轮虫”的生物,它的腹部为红色,身体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有口有肛门,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你知道它属于哪种动物吗?(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12、2023年11月,我市甲型流感高发,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甲型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的单细胞生物
B.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引起的疾病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3、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基因
C.DNA
D.生殖细胞
14、很多食品是运用发酵技术制作的,其保存方法也与微生物关系密切。对于食品制作和食品保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醋和酸奶利用的微生物都是醋酸菌
B.制作酱油和豆腐乳利用的微生物都是酵母菌
C.干蘑菇能保存很长时间的原因是去掉水分后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平遥薰肉能保存很长时间的原因与保存牛奶的方法一样都利用了巴氏消毒法
15、下列几位同学的认识,属于软体动物主要特点的是( )
A.有消化腔,有刺细胞
B.大都生活在陆地上
C.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D.身体前端有环带
16、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动物类群,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下列关于一些哺乳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是唯一能够飞翔的小型哺乳动物
B.蓝鲸是生活在水里的鱼类,是世上最大的鱼类
C.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D.鸭嘴兽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通过卵生、哺乳繁殖后代
17、下列分类单位按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种、属、科、目、纲、门、界
B.界、门、纲、目、科、属、种
C.科、纲、目、属、界、门、种
D.界、门、纲、目、科、种、属
18、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鲤鱼、草鱼、鳄鱼和鱿鱼都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B.鲤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C.可用BTB指示剂检验鱼的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现象是由蓝色变成黄色
D.鲤鱼体表覆盖着鳞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9、为能很好地观察到玉米籽粒各部分结构,需要将籽粒剖开。在下图所示剖面方向中符合要求的是( )
A.a→a'
B.b-b'
C.c→c'
D.d-d'
20、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21、针刺手,人会缩手,缩手反射是_______反射(选填“非条件”或“条件”),这个反射的中枢在_______(选填“大脑”或“脊髓”),第二次再看到针伸过来,人会立即缩手,这是__________反射(选填“非条件”或“条件”)。
22、通过对各种生态系统的分析,我们知道,一个生态系统总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 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必然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 三种组成成分。
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在青蛙、水稻、害虫之间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
24、读图填空题
(1)图片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头部负责_________,胸部是____中心。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分节。
25、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分解枯枝败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_。这类微生物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中,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它们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6、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疾病,但是病毒性疾病往往更难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细菌和病毒相比,个体较大,结构复杂,具有 结构。所以只要药物能够破坏细菌的一定结构,就能够治疗细菌性疾病。但是病毒的个体 ,结构十分简单,没有 结构,只由 外壳和内部 组成,所以要通过药物破坏其结构就困难多了。
(2)细菌一般在寄主的器脏表面进行繁殖,只要能够改变细菌的生存条件,细菌性疾病往往就能够得到控制。但病毒只有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中才表现出生命现象,药物要杀死病毒,就有可能同时杀死寄主的 ,导致治病的同时,也危害了寄主的身体。除非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识别正常的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可惜,现在的合成药物和治疗方法还不具有这种功能,具有这种功能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所以如果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性疾病就会变得很难治愈。
(3)通过上述回答,请你写出两条能够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有效抵抗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① ;
② 。
27、请完成“昆虫的发育”思维导图,并将答案填写在图下方横线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28、有些动物受伤时,总喜欢用舌头舔伤口,这样做其实对伤口恢复有好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29、为了控制________和提高_______,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____、____ 、_____ 、________等基本国策。
30、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在母体内进行,因为_____发达,所以是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31、连线题
32、噬菌体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 (____)
33、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用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分析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与人的差别个数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
34、如图是人体上肢的肌肉、骨和关节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动作.图B表示__动作.图中结构①是__,结构②是__.
(2)在图A中,①处于__状态,②处于__状态.在图B中,①处于__状态,②处于__状态.
(3)当垂直伸臂提一桶水时,图中①处于__状态,②处于__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