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2025年(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③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④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⑤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⑥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④⑥   D. ③④⑥

 

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诗歌,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D.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明月”是统摄全诗的灵魂,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偎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可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可杀无官职的人;偎假节可杀犯军令者。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是( )

A. (sè) 琴(xuán) 海(cāng)

B. 梦(xiǎo) 然(mǎng) 虎(lǚ)

C. (chóu) 马(wéi)  杜(juān)

D. (chè)  贵(fēi)  人(jiāo)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最近,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直到明年年中都有降息的可能。

B. 据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艳华看来,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回报慢的特点,决定了民营资本进入航空领域后将面临市场的残酷。

C. 10多年来,宝马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高发动机效率和降低排放的研发,这种战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收到了实效。

D. 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死亡弯月

江岸

(1)年过五十,工友们都把卢守贵喊老头。喊什么倒不当紧,找工作可就费了老鼻子劲儿了。老板有顾虑也是对的,毕竟建筑工地上都是爬高上低的活儿,还是用年轻人稳妥一些。

(2)过年的时候,回到黄泥湾,卢守贵惊讶地发现,比他还大好几岁的邻居罗延成家居然又盖了一栋小楼,两个儿子一人一栋,很显然,他在外面混得很滋润。这就不能不让卢守贵纳闷了。

(3)论相貌,罗延成头发花白,满脸褶子皮,比他卢守贵更像个老头;论文化,罗延成小学都没念完,卢守贵好歹是初中毕业生;论技术,罗延成只能干个粗活,卢守贵在建筑工地上样样活计拿得起放得下……自己怎么就混得不如他呢?

(4)有事没事的,卢守贵就蹭到罗延成家,死乞白赖地套近乎。他陪着笑脸,掏纸烟敬他,还帮他点上火。吸空了一盒又一盒烟,他也没从罗延成嘴里套出他想听的话来。聊别的,罗延成谈得头头是道,嘴角起白沫儿,只要一问他在哪个地方发财,具体做什么行当,他们之间的聊天就即刻冷场,罗延成要么默默吸烟,装聋作哑,要么转移话题,说起别的事情来。

(5)罗延成越是守口如瓶,卢守贵越要洞察他的私密。套不出他的话来,卢守贵简直茶不思饭不想了!女儿出嫁了,可是儿子还在读高中,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挣不到钱,怎么支撑这个家呢?

(6)过完正月十五,打工的人潮又要往各地涌流了。卢守贵还没想好,今年到底要去哪里,去干啥。这天,他让老婆炖上肉焖上鸡,再炒几个菜。“今天有客人来?”他老婆问。“我要请罗延成喝酒。”他说。“咱们和他非亲非故的,请他喝什么酒?”“我今年想跟他一起外出……”

(7)刚开始喝酒的时候,卢守贵什么也不提,只是一杯又一杯地敬酒。他想,只要罗延成喝高了,嘴上肯定就没有把门的了,到时候,还不像警察审问犯人一样,问什么他就交代什么。谁知酒至半酣,罗延成却放下了酒杯,不喝了。“兄弟,我知道你的用意,不是我不带你,这个活儿你干不了!”罗延成笑眯眯地说。“你能干,我怎么就干不了?只要你答应带着我,我一定干好!”卢守贵死死地盯着他的眼睛说。“你铁了心要跟我干?”“王八吃秤砣了!”

(8)两人结伴到了义阳市,找一间偏僻的出租房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罗延成带着卢守贵上了街。来到一处街口,他叮嘱卢守贵在街边坐着,待会儿他去找工作,无论他发生了什么事儿,都不要惊慌,只管看着就是了。

(9)卢守贵听话地在街边行道树旁坐下了,远远地看着罗延成。罗延成在街边站了好一会儿,突然横穿马路。一辆轿车笔直冲过来,朝他撞去。卢守贵惊恐地叫了一声,赶紧站起来,向罗延成跑去。等他跑到马路中间,轿车已经停了下来,司机从车里钻了出来,罗延成斜躺在轿车前面呻吟……

(10)回到出租房,罗延成得意地问,“你看清楚了吗?今天,我挣了一千元,这就是我的工作。这个工作,你敢干吗?”卢守贵一下子目瞪口呆了,吞吞吐吐地问,“你不是真的被车撞了吗?”“我说你干不了吧,你偏要跟我来。”卢守贵咬着嘴唇,低下了头。“要不,你再到建筑工地上找个活儿吧。”卢守贵想起了儿子今后读大学的高昂学费,慢慢抬起头来。

(11)当天晚上,罗延成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他积累的经验全部授给了卢守贵:首先要选择没有摄像头的街口,免得留下证据;其次要选择上下班高峰期,免得车速太快;第三要选择相对高档的轿车,免得司机没钱;第四要选择和司机私了,不要上医院和交警队,免得今后都认识你……他甚至不厌其烦地把奔驰、宝马、奥迪、路虎等市内经常出现的名车标志一一在纸上绘了出来,让卢守贵务必烂熟于心。否则,遇到杂牌车,司机穷得像鬼,榨不出多少油水来!

(12)第二天,卢守贵怀里像揣了一窝活蹦乱跳的兔子似的,傻傻地站在街边,死活不敢迈步朝马路走去。

(13)临近中午,到了下班高峰,车辆陡然增多了。卢守贵看到,罗延成要横穿马路了。一辆轿车眼看着要撞上他,却忽然向左拐弯,躲开了他,轿车后面,一辆大货车跟过来,为了躲避轿车,紧急向右拐弯,将罗延成卷到了右轮下面……

(14)在交警队处理罗延成后事的时候,卢守贵听说,大货车、大客车向右拐弯的时候,由于司机视线受阻,车辆右侧是非常危险的地带,叫做死亡弯月。

(选自2018年5期《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关介绍卢守贵找工作艰难的情况,为下文他向罗延成讨教找工作经验做了铺垫,也主要反映出农民工入城就业艰难的社会现实。

B.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卢守贵的自身条件都比罗延成好,收入却远不及罗延成高。小说巧用对比,使人心生疑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小说关于利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王八吃秤砣了”“掏纸烟敬他,还帮他点上火”“自己怎么就混得不如他呢”等,形象地表现了卢守贵的性格特征。

D. 卢守贵为洞察罗延成秘密请他喝酒,罗延成闭口不言,一句“这个活儿你干不了”,暗示了这个“工作”既危险,又不光彩,为下文写卢守贵心理变化埋下了伏笔。

2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卢守贵的心理变化过程。

3小说为何以“死亡弯月”为标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的淡雅之色表现诗人的恬淡之心,之后又以映入帘中的草色点出恬淡中的生机。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豪气。

(3)屈原《离骚(节选)》中,诗人叹息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但虽然困难重重,只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诗人将“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

(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不向官职比自己高的人学习,原因是“____________”巫医乐师工匠们相互学习,导致上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比喻论述以地事秦的危害的四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宋荣子因为“________”, 所以不能算逍遥游;而列子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算真正的逍遥游。

(2)在《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了对比的手法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度,也喻指自己的忍耐有度。

(3)在《论语·雍也》中,表明学习是有不同层次和不同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一贯的追求。晚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抨击了秦朝当政者掠夺之众和挥霍的无度。

(2)古人常赋予植物、动物以灵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做法可用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首联写“舞燕”“啼莺”两个意象,描绘了晚春时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诗人游赏的兴致。

C.颔联“日长”“花老”点出暮春时令,也暗示了诗人心绪。日长难遣,窗前小睡,樽前花老,诗人诗情难觅。

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只能无奈“归去”。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传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待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ト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注)①勋庸:功勋。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唐白居易居处。③科头:指不戴冠帽。④鸡林国:国家名。

【1】对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B.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C.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D.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乐府”本是始于秦汉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到的禄位交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的年龄而离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翻译文言文中画线句子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豚肉柔和细腻、鲜美无比,自古就有“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但河豚体内含有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一块小小的河豚鱼肝就足以毒死几十个成年人。科学家研究发现,刚孵化出来的河豚鱼苗原本是无毒的,生长过程中,河豚只喜欢滤食有毒的海藻,经年累月摄入的毒素沉积在河豚体内,致使其体内毒性越来越大,以致根本无解。

为了享受到美味的河孵肉,又避开中毒丧命的风险,人们在河豚幼苗时通过网箱养殖,把它们和海藻深度隔离,并投喂小鱼小虾。失去天然食物之后,小河豚一开始横冲直撞,试图冲破网葙束缚,以致头破血流,浮尸海面。但最终,为了生存,河豚接受了人们为它选择的食物。经过几代的培育驯化,人工养殖的河豚终于彻底改变了亘古不变的食性,体内的毒素也逐渐随之消失。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